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初2009级“ 文试题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为第 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请做到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 洁,不用涂改液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jn)打了个寒颤(zhan)。 B.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hin)浊吗?你好,溪流妹妺! 你吟着一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he)吗? C.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yudn),埋没于蓬蒿(go)荆棘之中, 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i)不倦地汲(j)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而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确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B.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 师的接见 C.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D.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 助他将衷情吐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 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B.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 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C.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的工 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有用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初 2009 级“一诊”语文试题 全卷分 A 卷和 B 卷,A 卷满分 100 分,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A 卷分为第 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请做到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 洁,不用涂改液。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jīn)打了个寒颤(zhàn)。 B.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hún)浊吗?你好,溪流妹妹! 你吟着一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hè)吗? C.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yuán),埋没于蓬蒿(gāo)荆棘之中, 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而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确就在这天空中荡漾。 B.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 师的接见。 C.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D.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 助他将衷情吐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 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 B.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 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 ....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C.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的工 作,并乐此不疲 ....,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D.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有用心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同时得到 B.乞人不屑也 屑:轻视 C.死亦我所恶 恶:讨厌,僧恨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感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B.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乡为生死而不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 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 B.文章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自然引出中心论点,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 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形象生动。 C.文章的第二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 从反面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 从正面说明有人丧失“本心” D.本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 雄辩、善辩的才华。如第二段中连用三句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 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第Ⅱ卷(共82分) 综合积累与运用。(共10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分) 译文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译文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 同时得到 B.乞人不屑.也 屑:轻视 C.死亦我所恶. 恶: 讨厌,憎恨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感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B.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乡为.生死而不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 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 了。 B. 文章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自然引出中心论点,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 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形象生动。 C.文章的第二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 从反面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 从正面说明有人丧失“本心”。 D.本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 雄辩、善辩的才华。如第二段中连用三句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 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第Ⅱ卷 ( 共 82 分 ) 三、综合积累与运用。(共 10 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 分) 译文: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 分) 译文:
8.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一小题,2分)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是: ②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写出我国古代诗词中借柳抒怀的两 句诗: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共12分) 黄河黄土黄种人(节选)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 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 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 艘小纸船, 悠悠地飘过来, 吸饱水分, 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 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 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借。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 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 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是,有了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灌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岀真诚努 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济世救 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硏究为生的居里夫人, 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
8.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 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④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⑤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 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 ( 任选做其中一小题,2 分)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是: , 。 ②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写出我国古代诗词中借柳抒怀的两 句诗: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3 题。(共 12 分) 黄河黄土黄种人(节选)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 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 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 一艘小纸船, 悠悠地飘过来, 吸饱水分, 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 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 。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 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 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 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是,有了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灌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努 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济世救 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的居里夫人, 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 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 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 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 珍惜 (节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文第①段引用几米小诗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1.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1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所采用的一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13.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感受。(3分) 五、作文(60分) 14.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1)半命题作文 或许你长相平平,或许你成绩欠佳,或许你就是一棵不为人知的小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 不重要,运动场上有你矫健的身姿,联欢会上有你迷人的歌喉,哪怕只是小草的你,也默默 绽放出绿的美丽……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请你勇敢、自信地说“我爱我自己,因为我 请以“我爱我自己,因为我很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文体不限,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话题作文 超越障碍,脚下会出现坦途;超越黑暗,眼前是一片光明:超越自我,未来将海阔天空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 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 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 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学会 珍惜。 (节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选文第①段引用几米小诗的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 11.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 分} 答: 1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所采用的一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 分) 答: 13.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的感受。(3 分) 答: 五、作文 (60 分 ) 14.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60 分 ) (1)半命题作文 或许你长相平平,或许你成绩欠佳,或许你就是一棵不为人知的小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 不重要,运动场上有你矫健的身姿,联欢会上有你迷人的歌喉,哪怕只是小草的你,也默默 绽放出绿的美丽……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请你勇敢、自信地说“我爱我自己,因为我 很 ” 请以“我爱我自己,因为我很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文体不限,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字数不少于 6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话题作文 超越障碍,脚下会出现坦途;超越黑暗,眼前是一片光明;超越自我,未来将海阔天空
生活中与超越为伴,会体验执著,感受惊喜,拥有自信 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2)文体不限,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卷(50分) 赏析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 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②,吾侪③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水离城墙顶端只差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 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⑤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 母深明大义。②涂潦(l如0):泥水。③吾侪(chai):我们。④锸(cha):锹。⑤虞:准 备,防范。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生活中与超越为伴,会体验执著,感受惊喜,拥有自信。 请以“超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2)文体不限,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字数不少于 6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 卷 (50 分) 一、赏析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全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2.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 ( 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3~5 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 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 涂潦②,吾侪③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水离城墙顶端只差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 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⑤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 岁死于狱中。其 母深明大义。②涂潦(láo):泥水。③吾侪(chái):我们。④锸(chā):锹。⑤虞:准 备,防范。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