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2010级“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 1.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2.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交机读卡、答题 卷和作文纸,试题卷自己留存。 3.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巨擘(bo)殷红(yan)标识(shi)旌旗蔽日(jing) 吮吸(shin)惩罚( cheng)恫吓(he)应运而生( ying) C.木讷(ne)内疚(j)胴体(tng)命运多舛( chuan) D.粗犷( guang)角色(jue)铜臭(xiu)酩酊大醉(dig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如继往擅长诺千斤严惩不贷 B融汇贯通蜇伏 委曲求全 漫不经心 C.人情事故精萃 震耳欲聋 悬梁刺股 D九州方圆祛除 地制宜 贻人口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 2010 级“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 1.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2.请将第 I 卷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 II 卷答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交机读卡、答题 卷和作文纸,试题卷自己留存。 3. 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巨擘(bò) 殷红(yān) 标识(shí) 旌旗蔽日(jīng) B. 吮吸(shǔn) 惩罚(chéng) 恫吓(hè) 应运而生(yīng) C. 木讷(nè) 内疚(jiù) 胴体(tóng) 命运多舛(chuǎn) D. 粗犷(guǎng) 角色(jué) 铜臭(xiǜ) 酩酊大醉(dǐg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一如继往 擅长 一诺千斤 严惩不贷 B.融汇贯通 蜇伏 委曲求全 漫不经心 C.人情事故 精萃 震耳欲聋 悬梁刺股 D.九州方圆 祛除 因地制宜 贻人口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重视对生活细节和生活情趣的捕捉,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创作,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 趋,画出了普通人独特的乡土情感 B我们没去过太空,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才体验到一点 点失重的感觉 C.教学语言要做的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尽量在最短的时间传达最大的信息 D虽然有关部门反应强调要加大对违规车辆和厂家的查处力度,但每次总是雷电大,雨点小, 收获甚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 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省国资围绕做强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 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C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付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D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公司领导很着急。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太阳神鸟”金饰 在已出土的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饰的图案最为精美。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 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关结合
A.他重视对生活细节和生活情趣的捕捉,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创作,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 趋,画出了普通人独特的乡土情感。 B.我们没去过太空,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才体验到一点 点失重的感觉。 C.教学语言要做的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尽量在最短的时间传达最大的信息。 D.虽然有关部门反应强调要加大对违规车辆和厂家的查处力度,但每次总是雷电大,雨点小, 收获甚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 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省国资围绕做强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 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C.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付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 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D.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公司领导很着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太阳神鸟”金饰 在已出土的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饰的图案最为精美。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 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关结合
太阳神鸟”金箔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达20克。外廓呈 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 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的鸟构成,乌均作引颈伸腿、展翅 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红色衬底上,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 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大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 日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由于太阳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民们对太阳天然地怀有 种敬畏崇拜之情。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了。“太阳神鸟”金箔饰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太阳崇拜习俗,更以其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向我们透露着商周时期古蜀 国人的精神观念。在图像语言能力远远超过文字能力的古蜀时代,古蜀人自然盛行采用雕塑 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观念。相关的文物图像充分证明了太阳崇拜是古蜀时代一个十分突 出的主题观念。同时,考古发现还证明在古蜀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 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首次 发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正是这一信仰观念的极好例证。除了表达对太阳神的崇奉之情,金 箔饰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可能还以此来表明他们就是《山海经》中所述“使四鸟”的帝俊的后 裔,表明他们与远古太阳神话传说中金乌化身的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的亲缘关系 太阳神鸟”的图案是中华先民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今天,这件造型精致, 寓意深刻的杰作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遗产! 5、对“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金箔饰分内外两层,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 B金箔饰内层图案就是一个喷射出12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等距离分布的弧形齿状光芒的 C.金箔饰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均呈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状的按反时针方向飞行的鸟构 D金箔饰图案中的鸟在红色衬底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 6、下列不属于从“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可以解读出的古蜀人的精神观念的一项是() A.古蜀人崇拜太阳,信仰太阳神话传说
“太阳神鸟”金箔饰外径 12.5 厘米,内径 5.29 厘米,厚度 0.02 厘米,重量达 20 克。外廓呈 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 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的鸟构成,乌均作引颈伸腿、展翅 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红色衬底上,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 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大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 日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由于太阳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民们对太阳天然地怀有一 种敬畏崇拜之情。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了。“太阳神鸟”金箔饰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太阳崇拜习俗,更以其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向我们透露着商周时期古蜀 国人的精神观念。在图像语言能力远远超过文字能力的古蜀时代,古蜀人自然盛行采用雕塑 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观念。相关的文物图像充分证明了太阳崇拜是古蜀时代一个十分突 出的主题观念。同时,考古发现还证明在古蜀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 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首次 发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正是这一信仰观念的极好例证。除了表达对太阳神的崇奉之情,金 箔饰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可能还以此来表明他们就是《山海经》中所述“使四鸟”的帝俊的后 裔,表明他们与远古太阳神话传说中金乌化身的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的亲缘关系。 “太阳神鸟”的图案是中华先民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今天,这件造型精致, 寓意深刻的杰作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遗产! 5、对“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箔饰分内外两层,外径 12.5 厘米,内径 5.29 厘米,厚度仅 0.02 厘米,重量却有 20 克。 B.金箔饰内层图案就是一个喷射出 12 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等距离分布的弧形齿状光芒的 太阳。 C.金箔饰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均呈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状的按反时针方向飞行的鸟构 成。 D.金箔饰图案中的鸟在红色衬底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 鸟。 6、下列不属于从“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可以解读出的古蜀人的精神观念的一项是( ) A.古蜀人崇拜太阳,信仰太阳神话传说
B古蜀人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 C.古蜀人的神鸟信仰与太阳信仰并存交融。 D.古蜀人可能认为自己是传说中帝俊的后裔,与十日有亲缘关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 拜的文物图案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B“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思想、复杂的宗教迷信观念、丰富的艺术 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C.“太阳神鸟”金箔饰,既是古蜀人对远古神话的一种生动解释和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 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的珍贵实物记录 D.充分展现了中华先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已经 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日:“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 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 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 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
B.古蜀人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 C.古蜀人的神鸟信仰与太阳信仰并存交融。 D.古蜀人可能认为自己是传说中帝俊的后裔,与十日有亲缘关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 拜的文物图案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B.“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思想、复杂的宗教迷信观念、丰富的艺术 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C.“太阳神鸟”金箔饰,既是古蜀人对远古神话的一种生动解释和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 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的珍贵实物记录。 D.充分展现了中华先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已经 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 「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日:“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 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 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 址也”,“某家酒肆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
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 最高秀。南览江,北览准,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清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 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 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 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桅子华发为赞求书者,爱以 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唐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航问,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 余既信信,拿流风,捕徐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犷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 友人宋翔民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几人哉?此岂关 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 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令扬州,其初也秋欤?予之身世,虽 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文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礼曹,客有过者日 过:拜访。B审视,玻璃无色具 审:仔细地 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风侧艳诗于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以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B②④⑤ ②③⑤D.①③⑥
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 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 最高秀。南览江,北览准,江淮数十州县治, 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清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 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 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 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桅子华发为赞求书者,爰以 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唐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航问,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 余既信信,拿流风,捕徐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 友人宋翔民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几人哉?此岂关 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 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令扬州,其初也秋欤?予之身世,虽 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文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礼曹,客有过者日 过:拜访。B.审视,玻璃无色具 审:仔细地。 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风侧艳诗 于:在。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以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