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 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 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和道 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 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 面貌的预见。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 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 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比如, 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 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 重点不同。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 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其二,一定的社会 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 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虽然就准确 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 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比如,社会主义理 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作为 精神力量,它对当时人民群众和早期无产阶级自发斗争起了感奋作用,给社会的 发展从道德上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它自己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其 三,一定的社会理想产生之后,只有被实践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成为他们的道 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时,才会变成人们实践中的真实理想。如果一种社会理想没有 转化为该阶级成员的道德理想,那么这种社会理想还停留在认识领域。道德理想 使社会理想更接近于实践。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上革命阶级在斗争中追求奋斗 的社会理想,有浓厚的道德理想色彩和丰富的道德理想内容 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髙的、暂时还 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各尽 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由此产生的普遍道德要求是否定剥削、 否定不劳而获等。但是现实中还有更髙的道德理想标准,如不计报酬、毫不利己、 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准则具有规范的、现实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善 恶的标准;道德理想标准则具有崇高的、理想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人们行为 道德价值大小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准则,才有可能 进一步实现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理想标准。可以说,道德规范则是道德理想标 准的前提和基础:道德理想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髙要求,反映了道德行 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肖群忠《道德理想新探》 1.下列关手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四川省泸州市 2018 届高考模拟考试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 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 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和道 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 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 面貌的预见。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 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 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比如, 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 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 重点不同。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 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其二,一定的社会 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 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虽然就准确 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 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比如,社会主义理 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作为 精神力量,它对当时人民群众和早期无产阶级自发斗争起了感奋作用,给社会的 发展从道德上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它自己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其 三,一定的社会理想产生之后,只有被实践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成为他们的道 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时,才会变成人们实践中的真实理想。如果一种社会理想没有 转化为该阶级成员的道德理想,那么这种社会理想还停留在认识领域。道德理想 使社会理想更接近于实践。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上革命阶级在斗争中追求奋斗 的社会理想,有浓厚的道德理想色彩和丰富的道德理想内容。 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暂时还 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各尽 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由此产生的普遍道德要求是否定剥削、 否定不劳而获等。但是现实中还有更高的道德理想标准,如不计报酬、毫不利己、 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准则具有规范的、现实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善 恶的标准;道德理想标准则具有崇高的、理想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人们行为 道德价值大小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准则,才有可能 进一步实现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理想标准。可以说,道德规范则是道德理想标 准的前提和基础:道德理想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反映了道德行 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肖群忠《道德理想新探》) 1. 下列关手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就是道徳理想,它主要指还不能被当代社会大 多数成员遵照实行的比较高的道德要求 B.道徳理想包含着一定社会阶级和它的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徳风尚的 向往,它与一定阶级的社会理想相联系。 C.一定阶级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等同于社会理想,它包含着对未来 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预见。 D.恩格斯认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它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 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和社会理想 完全吻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道徳理想的内涵,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了道德理想的两方面内容 B.文章善用例证法来论证,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如以共产主义理想为 例来阐述道徳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联系。 C.文章论述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时,辩证地分析了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之 间的联系和差异 D.道德理想标准高于道德规范准则,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性质,社会上多 数人能接受“按劳取酬”却不能奉行“不计报酬”就证明了这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在内容上着重点不同,在形成过程上有先后之分,在实 践途径上道德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B.革命阶级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带有道德理想色彩,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 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就是证明 C.既然空想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那么可以认为空想社 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预测,与科学社会主义重合度极高。 D.承认社会理想和道徳理想的联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前者代替后者;承认 者的差别,则要求人们注意发挥后者在实现前者中的作用。 【答案】1.B2.A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 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A项,从第一段看,道德理想还包括一定社会 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C项,“等同于”表述错误, 原文为“主要是指”;D项,“完全吻合”错,原文第二段说“社会理想和道德 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围绕道徳理想的内涵,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了道德理想的两方面内 容。”表述错误,第二节“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 理想的关系。”第四节“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 范体系中较高的、暂时还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文章运用的是 并列式结构。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 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C项“可以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 预测”分析有误,文中无此意义。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 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A. 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就是道徳理想,它主要指还不能被当代社会大 多数成员遵照实行的比较高的道德要求。 B. 道徳理想包含着一定社会阶级和它的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徳风尚的 向往,它与一定阶级的社会理想相联系。 C. 一定阶级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等同于社会理想,它包含着对未来 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预见。 D. 恩格斯认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它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 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和社会理想 完全吻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道徳理想的内涵,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了道德理想的两方面内容。 B. 文章善用例证法来论证,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如以共产主义理想为 例来阐述道徳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联系。 C. 文章论述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时,辩证地分析了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之 间的联系和差异。 D. 道德理想标准高于道德规范准则,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性质,社会上多 数人能接受“按劳取酬”却不能奉行“不计报酬”就证明了这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在内容上着重点不同,在形成过程上有先后之分,在实 践途径上道德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B. 革命阶级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带有道德理想色彩,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 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就是证明。 C. 既然空想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那么可以认为空想社 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预测,与科学社会主义重合度极高。 D. 承认社会理想和道徳理想的联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前者代替后者;承认二 者的差别,则要求人们注意发挥后者在实现前者中的作用。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 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A 项,从第一段看,道德理想还包括一定社会 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C 项,“等同于”表述错误, 原文为“主要是指”;D 项,“完全吻合”错,原文第二段说“社会理想和道德 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围绕道徳理想的内涵,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了道德理想的两方面内 容。”表述错误,第二节“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 理想的关系。”第四节“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 范体系中较高的、暂时还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文章运用的是 并列式结构。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 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C 项“可以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 预测”分析有误,文中无此意义。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 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代词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査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文学类文本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卿嫂(节选) 白先勇 不知怎的,我老觉得这两姐弟跟别人很不一样。比如说吧,胖子大娘也还不是有 个干弟弟叫狗娃的,可是她对他一点也不热络,一径骂他做臭小子,狗娃向她 讨些我们厨房的剩锅巴要吃一顿臭骂,才捞到几包;可是玉卿嫂对他干弟弟却是 相差得天远地远 平日玉卿嫂是连一个毫子都舍不得用的。我妈的赏钱、她自己替人家织毛衣、绣 鞋面赚来的工钱,一个子一个子全放进柜子里一个小漆皮匣子中,每次到了月尾, 我就看见她把匣子打开,将钱抖出来,数了又数,然后仔仔细细的用条小手巾包 好揣到怀里,拿到庆生那儿去。 每次玉卿嫂带我到庆生那里,一进门她就拖着庆生到窗口端详半天,一径问着他 这几天觉得怎么了?睡得好不好?天亮咳得厉害不厉害?为什么还不拿棉袄出 来,早晚着了凉可怎么是好?天凉了,吃些什么东西?怎么不买斤猪肝来炖炖? 菠莱能补血,花生牛肺熬汤最润肺一一这些话连我都听熟了 玉卿嫂真是什么事都替庆生想得周周全全的,垫褥薄了,她就拿她自己的毡子来 替他铺上:帐子破了洞,她就仔仔细细的替他补好;她帮他钉纽子、做鞋底、缝 枕头囊一——一切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她总要亲自动手。要是庆生有点不舒服, 她煎药熬汤的那份耐性才好呢,搅了又搅,试了又试。有一次庆生感了风寒,玉 卿嫂盘坐在他床上,拿着酱油碟替庆生在背上刮痧时,我直听到她刮了多久就问 了多久:“痛不痛?我的手太重了吧?你难过就叫,噢。”忽儿她拿着汗巾子替 他揩汗,忽儿她在他背上轻轻的帮他揉搓,体贴得不得了 玉卿嫂对庆生这份好是再也没说了,庆生呢,要是依顺起来,也算是百般的迁就 了,玉卿嫂说一句他就应一句。然而我老觉得他们两个人还是有点不对劲,不知 怎么的,玉卿嫂一径想狠狠的管住庆生,好像恨不得拿条绳子把他拴在她裤腰带 上,一举一动,她总要牢牢的盯着。庆生的手动一下,她的眼珠子就转一下,我 本来一向觉得玉卿嫂的眼睛很俏的,但是当她盯着庆生看时,闪光闪得好厉害 嘴巴闭得紧紧的,却有点怕人了。庆生常常给她看得发了慌,活像只吃了惊的小 兔儿,一双眸子东窜西窜,似乎是在躲什么似的。我一个人来和庆生玩还好些, 我们下着棋有谈有笑,他一径露着一嘴齐垛垛的牙齿,好好看。 要是玉卿端坐在旁边,他不知怎么搞的,马上就紧张起来了,心老是安不下来, 时不时就拿眼角去瞟玉卿嫂一下,要是发现她在盯着他,他就忙忙垂下眼皮,有 时突地两只手握起拳头,我看到他手背的青筋都暴起来了。说起来也怪得很,庆 生虽然万分依从玉卿嫂,可是偶尔他却会无缘无故为些小事跟玉卿嫂拗得不得 了,两人僵着,默默的谁也不出声,我那时夹在中间最难过了,闷得好像透不过 气来似的,只听得他们呼吸得好重。 有一件事情玉卿嫂管庆生管得最紧了,除了买东西外,玉卿嫂顶不喜欢庆生到外 面去。为了这件事,庆生也和玉卿嫂闹过好几次别扭。我最记得有一天晚上,我 妈到姑婆那儿去了。玉卿嫂带了我往庆生那儿,庆生不在屋里,我们在他房里等 了好一会儿他才回来,玉卿嫂一看见他马上站起来劈头劈脸问道:“到哪里去 来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代词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 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文学类文本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卿嫂(节选) 白先勇 不知怎的,我老觉得这两姐弟跟别人很不一样。比如说吧,胖子大娘也还不是有 一个干弟弟叫狗娃的,可是她对他一点也不热络,一径骂他做臭小子,狗娃向她 讨些我们厨房的剩锅巴要吃一顿臭骂,才捞到几包;可是玉卿嫂对他干弟弟却是 相差得天远地远。 平日玉卿嫂是连一个毫子都舍不得用的。我妈的赏钱、她自己替人家织毛衣、绣 鞋面赚来的工钱,一个子一个子全放进柜子里一个小漆皮匣子中,每次到了月尾, 我就看见她把匣子打开,将钱抖出来,数了又数,然后仔仔细细的用条小手巾包 好揣到怀里,拿到庆生那儿去。 每次玉卿嫂带我到庆生那里,一进门她就拖着庆生到窗口端详半天,一径问着他 这几天觉得怎么了?睡得好不好?天亮咳得厉害不厉害?为什么还不拿棉袄出 来,早晚着了凉可怎么是好?天凉了,吃些什么东西?怎么不买斤猪肝来炖炖? 菠莱能补血,花生牛肺熬汤最润肺——这些话连我都听熟了。 玉卿嫂真是什么事都替庆生想得周周全全的,垫褥薄了,她就拿她自己的毡子来 替他铺上;帐子破了洞,她就仔仔细细的替他补好;她帮他钉纽子、做鞋底、缝 枕头囊——一切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她总要亲自动手。要是庆生有点不舒服, 她煎药熬汤的那份耐性才好呢,搅了又搅,试了又试。有一次庆生感了风寒,玉 卿嫂盘坐在他床上,拿着酱油碟替庆生在背上刮痧时,我直听到她刮了多久就问 了多久:“痛不痛?我的手太重了吧?你难过就叫,噢。”忽儿她拿着汗巾子替 他揩汗,忽儿她在他背上轻轻的帮他揉搓,体贴得不得了。 玉卿嫂对庆生这份好是再也没说了,庆生呢,要是依顺起来,也算是百般的迁就 了,玉卿嫂说一句他就应一句。然而我老觉得他们两个人还是有点不对劲,不知 怎么的,玉卿嫂一径想狠狠的管住庆生,好像恨不得拿条绳子把他拴在她裤腰带 上,一举一动,她总要牢牢的盯着。庆生的手动一下,她的眼珠子就转一下,我 本来一向觉得玉卿嫂的眼睛很俏的,但是当她盯着庆生看时,闪光闪得好厉害, 嘴巴闭得紧紧的,却有点怕人了。庆生常常给她看得发了慌,活像只吃了惊的小 兔儿,一双眸子东窜西窜,似乎是在躲什么似的。我一个人来和庆生玩还好些, 我们下着棋有谈有笑,他一径露着一嘴齐垛垛的牙齿,好好看。 要是玉卿端坐在旁边,他不知怎么搞的,马上就紧张起来了,心老是安不下来, 时不时就拿眼角去瞟玉卿嫂一下,要是发现她在盯着他,他就忙忙垂下眼皮,有 时突地两只手握起拳头,我看到他手背的青筋都暴起来了。说起来也怪得很,庆 生虽然万分依从玉卿嫂,可是偶尔他却会无缘无故为些小事跟玉卿嫂拗得不得 了,两人僵着,默默的谁也不出声,我那时夹在中间最难过了,闷得好像透不过 气来似的,只听得他们呼吸得好重。 有一件事情玉卿嫂管庆生管得最紧了,除了买东西外,玉卿嫂顶不喜欢庆生到外 面去。为了这件事,庆生也和玉卿嫂闹过好几次别扭。我最记得有一天晚上,我 妈到姑婆那儿去了。玉卿嫂带了我往庆生那儿,庆生不在屋里,我们在他房里等 了好一会儿他才回来,玉卿嫂一看见他马上站起来劈头劈脸问道:“到哪里去 来?
“往水东门外河边上荡了一下子。”庆生一面脱去外衣,低着头答道。 “去那里做什么?”玉卿嫂的眼睛盯得庆生好紧,庆生一直没有抬起头来。 “我说过去荡了一下子。 “去那么久?”玉卿嫂走到庆生身边问着他,庆生没有出声。玉卿嫂接着又问: “一个人—?”她的声音有点发抖了 “这是什么意思?当然一个人!”庆生侧过脸去咳了几声躲开她的目光 “我是说一一呃一一没有遇见什么人吧?” “跟什么人讲过话没有?” “真的没有?” 庆生突然转过脸来喊道:“没有!没有!没有!一 庆生的脸涨得好红,玉卿嫂的脸却变得惨白惨白的,两个人嘴唇都抖—一抖得好 厉害, 把我吓得连不敢出声,心里直纳闷。他们两人怎么一下子变得一点也不斯文了 呢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胖子大娘对待干弟弟狗娃的行为与玉卿嫂对待干弟弟庆生的行为相对 比,“相差得天远地远”突出了玉卿嫂对庆生的关爱之深。 B.玉卿嫂平时不太花钱,她将工钱一个子一个子存放在柜子里,到了月尾又将 钱抖出来,数了又数,这说明她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玉卿嫂总恨不得拿条绳子将庆生拴在裤腰带上,对庆生的一举一动,她总要 牢中的盯着,这反映出玉卿嫂很疼爱庆生,总怕他出意外。 D.小说所写的为家常小事,但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细节刻画,将玉卿嫂对庆生 的关怀体贴融入平常小事的叙述之中,凸显姐弟情深,令人感动。 5.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有人说,玉卿嫂对他干弟弟庆生前后的表现矛盾,这样设计不合情理;有人 则不以为然。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4.B5.采用第一视角,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具有真实感。 “我”是线索人物,以“我”的所看、所感、所想结构全文。“我”是一个涉世 未深、天真单纯的孩子,从“我”的眼光角度来看玉卿娘,令事件更真实,更突 出,更吸引人。使叙述的情节内容更加集中,不必花大量笔墨来交代相关内容, 6.观点一:合乎情理。开头玉卿嫂对庆生是关怀备至,细微体贴,生怕他没钱 用、怕他因受冻而咯血,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她总要亲自动手,但正因为是爱 之深,贵之切,所以当庆生外出没有报告时态度就非常激烈,劈头盖脸地问, 点也不斯文了。这样的设计能丰富玉卿嫂的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性,真实性。使情节产生波澜性,强化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兴趣。 观点二:不合情理。开头玉卿嫂对庆生是关怀备致,细微体贴,但后来却写她管 庆生太紧了,当庆生外出没有报告时态度就非常激烈,相互之间要闹别扭,前后 态度简直天壤之别,与前面的“爱之深”相互矛盾,不符合人之常情。这样的设 计让玉卿嫂这个人物具有矛盾性,使得玉卿嫂前面的表现显得虚假,从而人物的 表现也就不真实了。既然前面写庆生在玉卿嫂面前百依百顺,而玉卿嫂对庆生也 关心备致,那么就会考虑庆生的感受,而不会让庆生不高兴,因此后面的情节安 排有些突兀,不符合生活真实。 【解析】
“往水东门外河边上荡了一下子。”庆生一面脱去外衣,低着头答道。 “去那里做什么?”玉卿嫂的眼睛盯得庆生好紧,庆生一直没有抬起头来。 “我说过去荡了一下子。” “去那么久?”玉卿嫂走到庆生身边问着他,庆生没有出声。玉卿嫂接着又问: “一个人——?”她的声音有点发抖了。 “这是什么意思?当然一个人!”庆生侧过脸去咳了几声躲开她的目光。 “我是说——呃——没有遇见什么人吧?” “跟什么人讲过话没有?” “真的没有?” 庆生突然转过脸来喊道:“没有!没有!没有!——” 庆生的脸涨得好红,玉卿嫂的脸却变得惨白惨白的,两个人嘴唇都抖——抖得好 厉害, 把我吓得连不敢出声,心里直纳闷。他们两人怎么一下子变得一点也不斯文了 呢?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胖子大娘对待干弟弟狗娃的行为与玉卿嫂对待干弟弟庆生的行为相对 比,“相差得天远地远”突出了玉卿嫂对庆生的关爱之深。 B. 玉卿嫂平时不太花钱,她将工钱一个子一个子存放在柜子里,到了月尾又将 钱抖出来,数了又数,这说明她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 玉卿嫂总恨不得拿条绳子将庆生拴在裤腰带上,对庆生的一举一动,她总要 牢中的盯着,这反映出玉卿嫂很疼爱庆生,总怕他出意外。 D. 小说所写的为家常小事,但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细节刻画,将玉卿嫂对庆生 的关怀体贴融入平常小事的叙述之中,凸显姐弟情深,令人感动。 5. 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有人说,玉卿嫂对他干弟弟庆生前后的表现矛盾,这样设计不合情理;有人 则不以为然。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4. B 5. 采用第一视角,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具有真实感。 “我”是线索人物,以“我”的所看、所感、所想结构全文。“我”是一个涉世 未深、天真单纯的孩子,从“我”的眼光角度来看玉卿娘,令事件更真实,更突 出,更吸引人。使叙述的情节内容更加集中,不必花大量笔墨来交代相关内容。 6. 观点一:合乎情理。开头玉卿嫂对庆生是关怀备至,细微体贴,生怕他没钱 用、怕他因受冻而咯血,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情,她总要亲自动手,但正因为是爱 之深,贵之切,所以当庆生外出没有报告时态度就非常激烈,劈头盖脸地问,一 点也不斯文了。这样的设计能丰富玉卿嫂的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性,真实性。使情节产生波澜性,强化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具有可读性,吸引读者的兴趣。 观点二:不合情理。开头玉卿嫂对庆生是关怀备致,细微体贴,但后来却写她管 庆生太紧了,当庆生外出没有报告时态度就非常激烈,相互之间要闹别扭,前后 态度简直天壤之别,与前面的“爱之深”相互矛盾,不符合人之常情。这样的设 计让玉卿嫂这个人物具有矛盾性,使得玉卿嫂前面的表现显得虚假,从而人物的 表现也就不真实了。既然前面写庆生在玉卿嫂面前百依百顺,而玉卿嫂对庆生也 关心备致,那么就会考虑庆生的感受,而不会让庆生不高兴,因此后面的情节安 排有些突兀,不符合生活真实。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 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 手法,BC项考核形象,D项考核情节,其中B项“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错 误,这主要是体现她对庆生的爱,因为她将这些钱全部给了庆生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我”的作用的题目,首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 分析,采用第一视角,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具有真实感;然后结合文章 的内容从人物塑造、结构和效果的角度分析,此题从结构看“我”是线索人物, 以“我”的所看、所感、所想结构全文;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我”是一个涉 世未深、天真单纯的孩子,从“我”的眼光角度来看玉卿娘,令事件更真实,更 突出,更吸引人;从表达效果看,使叙述的情节内容更加集中,不必花大量笔墨 来交代相关内容。 点睛:此题考核赏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首先明 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 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 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 人物,以我的所闻所见,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征。还有从“我”的视角观察 事物,便于表达情感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文章的姐欧股安排是否合理, 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情节、人物和主旨等分析理由,此题如合 乎情理。从文章的情感看玉卿嫂对庆生爱之深,责之切;从形象看,这样的设计 能丰富玉卿嫂的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性,真 实性;从情节的推进看,使情节产生波澜性,吸引读者的兴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 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 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 有关。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 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 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给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实情况 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人让座, 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人 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 的老幼病残孕专座 (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2017年7月6日《北京晨报》 材料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 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 手法,BC 项考核形象,D 项考核情节,其中 B 项“很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错 误,这主要是体现她对庆生的爱,因为她将这些钱全部给了庆生。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我”的作用的题目,首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 分析,采用第一视角,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具有真实感;然后结合文章 的内容从人物塑造、结构和效果的角度分析,此题从结构看“我”是线索人物, 以“我”的所看、所感、所想结构全文;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我”是一个涉 世未深、天真单纯的孩子,从“我”的眼光角度来看玉卿娘,令事件更真实,更 突出,更吸引人;从表达效果看,使叙述的情节内容更加集中,不必花大量笔墨 来交代相关内容。 点睛:此题考核赏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主要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首先明 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 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 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 人物,以我的所闻所见,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征。还有从“我”的视角观察 事物,便于表达情感。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的内容是文章的姐欧股安排是否合理, 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情节、人物和主旨等分析理由,此题如合 乎情理。从文章的情感看玉卿嫂对庆生爱之深,责之切;从形象看,这样的设计 能丰富玉卿嫂的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性,真 实性;从情节的推进看,使情节产生波澜性,吸引读者的兴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 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 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 有关。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 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 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给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实情况 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人让座, 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人 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 的老幼病残孕专座。 (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2017 年 7 月 6 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