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一 (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1-3题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有删节)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影响这种承诺和投入的 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 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某网站近期针 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1.“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低”是祸首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 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1382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 重要的,年轻人毕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TL更强调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 认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 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HR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 “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管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影响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管理水平决定着 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2、“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 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吸引。18.16%的参与调查者认 为如果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 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待遇福利,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因素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 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如果员 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兴趣了,如此怎么谈得上敬业 呢 3、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 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惟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 网友 hedgehog认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前提,他说:“敬业的工 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 (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待遇福利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 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问题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上级的管理水平又决 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 Engagement)是公司管理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 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 流程、架构和管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 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释放出工作热情。 1.简要概括此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4分)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C】
训练一 (时间:30 分钟,满分: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 1—3 题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有删节)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影响这种承诺和投入的 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 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某网站近期针 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1. “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低”是祸首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 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 1382 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 重要的,年轻人毕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 T-L 更强调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 认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 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 HR 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 “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管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影响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管理水平决定着 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2、“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 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向心吸引。18.16%的参与调查者认 为如果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 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待遇福利,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因素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 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如果员 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兴趣了,如此怎么谈得上敬业 呢?” 3、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的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 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惟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 网友 hedgehog 认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前提,他说:“敬业的工 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 (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待遇福利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 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问题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上级的管理水平又决 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Engagement)是公司管理需要认真考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 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 流程、架构和管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 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释放出工作热情。 1.简要概括此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4 分)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 C】
2.这篇调查报告每一部分都是先用数据,然后引用个别人的说法,最后再引专家的评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二 点:鉴赏评价D】 3.针对这则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你能为企业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提出哪些建设性意见? 请简要陈述 (6分) 【此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 究F。】 一【参考答案】1.(1)这项调查由中国能力资源网组织,采用网上专项投票的形式,共 收到1382人的投票。(1分)(2)从六个方面设置问卷:工作的挑战性、领导管理水平 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各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 个人职业化程度。(3分) 2.(1)先用数据统计,是列数字,能反映总体情况。(1分)(2)引用个别人的说 法,是举例子和引用,能反映具体的情况,(1分)这样点面结合,能客观具体地反映情 况,使结论更具说服力。(1分)(3)引用专家的评论,既能你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结 论,又能指导他人解决问题。(2分) (1)了解员工需要得到什么,让员工明确该做什么。(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给员工充分的支持。(3)提升员工的归属感。(4)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意思相 近即可,答对三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四所高校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那些新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给了他们无限的美好遐想。但是,真实的 大学校园,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幸福乐园,这里的生活一样紧张忙碌,还有来自各个方 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成为部分大学生一生不能承受之重 人们对大学生活美好的设想未能让人们对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又进 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疾病频发,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今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一名学 生坠楼身亡,此前不久.人民大学一名博士生也选择了同样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年 初,华南农业大学曾在十天内发生四起学生自杀事件。仅去年一年,北京高校就有超过15 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十分突出。大学生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心理 问题也不仅仅表现为自杀这一种形式,抑郁、自闭、强迫以及暴力倾向时有发生,震惊全国 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这篇调查报告每一部分都是先用数据,然后引用个别人的说法,最后再引专家的评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分) 【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二 点:鉴赏评价 D】 3.针对这则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你能为企业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提出哪些建设性意见? 请简要陈述。 (6 分) 【此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三点:探 究 F。】 一【参考答案】1.(1)这项调查由中国能力资源网组织,采用网上专项投票的形式,共 收到 1382 人的投票。(1 分)(2)从六个方面设置问卷:工作的挑战性、领导管理水平 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各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 个人职业化程度。(3 分) 2.(1)先用数据统计,是列数字,能反映总体情况。(1 分)(2)引用个别人的说 法,是举例子和引用,能反映具体的情况,(1 分)这样点面结合,能客观具体地反映情 况,使结论更具说服力。(1 分)(3)引用专家的评论,既能你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结 论,又能指导他人解决问题。(2 分) 3.(1)了解员工需要得到什么,让员工明确该做什么。(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给员工充分的支持。(3)提升员工的归属感。(4)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意思相 近即可,答对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四所高校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那些新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给了他们无限的美好遐想。但是,真实的 大学校园,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幸福乐园,这里的生活一样紧张忙碌,还有来自各个方 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成为部分大学生一生不能承受之重。 人们对大学生活美好的设想未能让人们对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又进 一步导致了大学生心理疾病频发,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今年 6 月,北京交通大学一名学 生坠楼身亡,此前不久.人民大学一名博士生也选择了同样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年 初,华南农业大学曾在十天内发生四起学生自杀事件。仅去年一年,北京高校就有超过 15 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十分突出。大学生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心理 问题也不仅仅表现为自杀这一种形式,抑郁、自闭、强迫以及暴力倾向时有发生,震惊全国 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探求大学生所面临压力的成因,帮助大学生健康、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渤海大学 商学院学生于今年初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就业、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这四 方面压力占大学生目前所面临压力的88.6%。在学习方面,有83.9%的学生感到日常学 习有压力,另有80.5%的学生感到考试前有压力。感觉日常学习比较紧张的学生一般学习 成绩比较优异,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认为日常学习很轻松。在面对考试的态度上,学习成绩 中等的学生考前都比较紧张,成绩较好的学生感觉一般.成绩较差的学生考前感觉很轻松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子女反映大学生活比较轻松的话,那就该留心一下他的学习成绩了 在就业方面,有84.3%的学生会经常考虑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而有36.6%的学生希 望毕业后的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这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就业问题.但有相当一部分学 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这可能会成为他们潜在的心理压力。在期望的月薪标准上.男 女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女生期望的月薪标准普遍低于男生,这反映出女生在就业问题上可 能面临比男生更大的压力。另外,有61%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会对自己产生 压力:来自于农村家庭的学生,认为父母的期望对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父母是事业单位 职员,他们的期望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动力;父母是企业高管的学生对父母的期望没感觉。因 此,家长如何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转化为子女前进的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84.4%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地与周围同学相处,有84.2%的学生 认为自己有两个以上知心朋友,这反映出独生子女大多数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在与异 性交往时,会有57.6%的学生存在不同原因的压力。学习成绩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 系,成绩差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对紧张,几乎没有知心朋友:成绩较差的学生,与同学关系 一般,知心朋友少于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同学关系融洽,知心朋友较多.因此家长除 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外.还应该关注一下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另外,调查表明:过度自 信也会给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 在经济方面,有经济压力的学生在一些方面会表现出明显差异。例如:有经济压力的学 生,成绩普遍好于其他组:考前感受普遍好于其他组:感受父母期望的压力普遍髙于其他组 水平,而在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组无明显差别。另外,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 但仍有92.2%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身边同学的高消费行为。因此,如何掌控学生的经济状况 也值得家长们深思 当学生面临压力时,一般都会主动寻求解压办法,但在面临不同压力时,解压的方法也 不尽相同,而且男女生的解压方法也不同 有学习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运动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和购物来排解压力,如果 需要求助时,多数男女学生都会选择求助朋友和家人。 有就业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运动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扣娱乐。其中在“发脾气” 和“嫡哭”两个选项上,只有女学生选,说明在就业问题上女生会感到更多的无奈。如果需 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异性朋友和不求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家人和同性朋友 有人际关系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购物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和运动。男学生在人 际关系压力过大时也会选择哭泣来解压。如果需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异性朋友 和家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同性朋友和不求人。 有经济压力时,男女学生排解方式无显著差别,多会选择娱乐、运动和埋藏心底等方式 如果需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同性髓友和不求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同性朋友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多给予些帮助和关爱,少一些说教和斥 责。而且学校方面还应该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材以及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因为有部分学 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学校和家长还应该提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自
为了探求大学生所面临压力的成因,帮助大学生健康、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渤海大学 商学院学生于今年初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就业、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这四 方面压力占大学生目前所面临压力的 88.6%。在学习方面,有 83.9%的学生感到日常学 习有压力,另有 80.5%的学生感到考试前有压力。感觉日常学习比较紧张的学生一般学习 成绩比较优异,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认为日常学习很轻松。在面对考试的态度上,学习成绩 中等的学生考前都比较紧张,成绩较好的学生感觉一般.成绩较差的学生考前感觉很轻松。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子女反映大学生活比较轻松的话,那就该留心一下他的学习成绩了。 在就业方面,有 84.3%的学生会经常考虑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而有 36.6%的学生希 望毕业后的月薪达到 3000 元以上,这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就业问题.但有相当一部分学 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这可能会成为他们潜在的心理压力。在期望的月薪标准上.男 女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女生期望的月薪标准普遍低于男生,这反映出女生在就业问题上可 能面临比男生更大的压力。另外,有 61%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会对自己产生 压力:来自于农村家庭的学生,认为父母的期望对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父母是事业单位 职员,他们的期望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动力;父母是企业高管的学生对父母的期望没感觉。因 此,家长如何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转化为子女前进的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人际关系方面,有 84.4%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地与周围同学相处,有 84.2%的学生 认为自己有两个以上知心朋友,这反映出独生子女大多数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在与异 性交往时,会有 57.6%的学生存在不同原因的压力。学习成绩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 系,成绩差的学生,与同学关系相对紧张,几乎没有知心朋友;成绩较差的学生,与同学关系 一般,知心朋友少于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同学关系融洽,知心朋友较多.因此家长除 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外.还应该关注一下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另外,调查表明:过度自 信也会给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 在经济方面,有经济压力的学生在一些方面会表现出明显差异。例如:有经济压力的学 生,成绩普遍好于其他组;考前感受普遍好于其他组:感受父母期望的压力普遍高于其他组 水平,而在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组无明显差别。另外,尽管家庭经济条件各不相同, 但仍有 92.2%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身边同学的高消费行为。因此,如何掌控学生的经济状况 也值得家长们深思。 当学生面临压力时,一般都会主动寻求解压办法,但在面临不同压力时,解压的方法也 不尽相同,而且男女生的解压方法也不同。 有学习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运动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和购物来排解压力,如果 需要求助时,多数男女学生都会选择求助朋友和家人。 有就业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运动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扣娱乐。其中在“发脾气” 和“嫡哭”两个选项上,只有女学生选,说明在就业问题上女生会感到更多的无奈。如果需 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异性朋友和不求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家人和同性朋友。 有人际关系压力时,男学生多选择购物和娱乐,女学生多选择倾诉和运动。男学生在人 际关系压力过大时也会选择哭泣来解压。如果需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异性朋友 和家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同性朋友和不求人。 有经济压力时,男女学生排解方式无显著差别,多会选择娱乐、运动和埋藏心底等方式。 如果需要寻求帮助,男学生多会选择求助同性髓友和不求人,女学生多会选择同性朋友。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多给予些帮助和关爱,少一些说教和斥 责。而且学校方面还应该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材以及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因为有部分学 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才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学校和家长还应该提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或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够准确定位自
己。针对现在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学校与家庭应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教育 使得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少走些弯路、少遇些挫折 对于有经济压力的学生,社会应该多给予些切实的帮助.少一些作秀的支持,因为经济 压力己经使他们面临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压力,而那些看似堂皇的资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他 们的精神负担。 老师和家长更应该重新审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简单的说教并不会切实拉近 彼此心理上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很少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强则国强!愿家乡的学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选自《锦州晚 报》,有删改) 4.根据调查结果,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 5.调査报告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或用典型事例,或用对比方法,或用精确数字。请就 本文的特点,选择一种方法加以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 点:鉴赏评价D。】 6.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哪些压力?你又是如何解压的? 【此题考査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探究 参考答案:4.①多留意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②经常与学生沟通。③重新审视与学生沟通 交流的方式和方法。④向其周围的同学了解更多信息。 5.要反映出具体情况,数字材料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表达方式简明。反映的内容却十 分具体,看似枯燥,但最能说明问题。可以产生文字叙述难以达到的表达准确、一目了然的 效果。如在说明大学生压力的时候.一系列数字表明,就业、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方面的 压力是当代大学生不能承受之重。“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调查报告中最常用、表 达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用来对比的可以是具体事例,也可以是统计数字表。如本文在说明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解压方式时,采用了对比手法,表明性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出现 的情况就有差别,为后文阐述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帮助学生做了充分铺垫 6.性别、成绩、家庭背景不同,压力以及解压的方式就可能不同,只要联系目己的实 情,言之成理即可
己。针对现在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学校与家庭应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教育, 使得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少走些弯路、少遇些挫折。 对于有经济压力的学生,社会应该多给予些切实的帮助.少一些作秀的支持,因为经济 压力已经使他们面临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压力,而那些看似堂皇的资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他 们的精神负担。 老师和家长更应该重新审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简单的说教并不会切实拉近 彼此心理上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很少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的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强则国强!愿家乡的学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选自《锦州晚 报》,有删改) 4.根据调查结果,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真实的心理状态?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分析综合 C】 5.调查报告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或用典型事例,或用对比方法,或用精确数字。请就 本文的特点,选择一种方法加以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 一点:鉴赏评价 D。】 6.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哪些压力?你又是如何解压的? 【此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报告阅读要求的第一点:探究 F。】 参考答案:4.①多留意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②经常与学生沟通。③重新审视与学生沟通 交流的方式和方法。④向其周围的同学了解更多信息。 5.要反映出具体情况,数字材料是最有效的方法,它表达方式简明。反映的内容却十 分具体,看似枯燥,但最能说明问题。可以产生文字叙述难以达到的表达准确、一目了然的 效果。如在说明大学生压力的时候.一系列数字表明,就业、学习、经济和人际关系方面的 压力是当代大学生不能承受之重。“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调查报告中最常用、表 达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用来对比的可以是具体事例,也可以是统计数字表。如本文在说明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及解压方式时,采用了对比手法,表明性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出现 的情况就有差别,为后文阐述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帮助学生做了充分铺垫。 6.性别、成绩、家庭背景不同,压力以及解压的方式就可能不同,只要联系目己的实 情,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有:如何与异性女生正常交往而不被家长、 老师、同学、学校当成是早恋,我们渴望与异性女生交往,这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而且有助 于互通信息,如女同学的文科普遍学得较好,上课的笔记也记得很详尽,文艺才能一般比男 同学要好,但男女同学过往甚密,就会遭到指责、批评、处分,在新课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学 习方法就是互相讨论,老师往往将男女同学分在一个组,难道因为怕人议论就连讨论也不要 了吗?第二个压力是学习成绩差的被老师瞧不起,当成问题学生,其实学习成绩不好,有基 础的原因,也有学习方法的原因,老师还是喜欢唯考试是重,弄的差生越来越讨厌学校;第 三个压力是与父母沟通太少,有时还吵架,其实父母一片苦心,他们含辛茹苦全是为了子女, 为什么人大了,与父母的关系反而差了。 专题突破通 【专题综练】 、(2004年上海市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 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 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 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 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 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 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 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 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 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 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 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 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 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 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 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 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年,全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 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的比重,说明报纸 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 而同步扩张 1992-2002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 份992993994995996997 999 000001 002 告收 入|6.18 0.544.687.696.8304.3512.3327.7657.7088.00 (亿
示例: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有:如何与异性女生正常交往而不被家长、 老师、同学、学校当成是早恋,我们渴望与异性女生交往,这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而且有助 于互通信息,如女同学的文科普遍学得较好,上课的笔记也记得很详尽,文艺才能一般比男 同学要好,但男女同学过往甚密,就会遭到指责、批评、处分,在新课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学 习方法就是互相讨论,老师往往将男女同学分在一个组,难道因为怕人议论就连讨论也不要 了吗?第二个压力是学习成绩差的被老师瞧不起,当成问题学生,其实学习成绩不好,有基 础的原因,也有学习方法的原因,老师还是喜欢唯考试是重,弄的差生越来越讨厌学校;第 三个压力是与父母沟通太少,有时还吵架,其实父母一片苦心,他们含辛茹苦全是为了子女, 为什么人大了,与父母的关系反而差了。 专题突破通练 【专题综练】 一、(2004 年上海市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题。 世界报业协会在 2003 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 行量却增长了 8.5%,从 1997 年到 2002 年 5 年累计增长 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 2003 年 6 月 13 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 3 份报纸进 入前 20 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 270 万份排在第 9 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 186 万份排在第 18 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 150 万份排在第 20 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 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 8200 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 万份。 按照日销量 8200 万份、13 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 63 份,比 1999 年增长了 7 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545 份,美国平均每千 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198 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 1996 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 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 96 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60 份,发达国家 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226 份。1999 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 第一,每千人 583 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 E&P 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 1468 种(2001 年的数 据),非日报 7689 种(2000 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 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 说明 2002 年 2137 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 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 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 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 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 1992--2002 年,全国报纸广告 11 年来以平均约 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纸 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 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 GDP 的比重,说明报纸 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 而同步扩张。 1992—2002 年我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长率 年 份 1 992 1 993 1 994 1 995 1 996 1 997 1 998 1 999 2 000 2 001 2 002 广 告收 入 (亿 1 6.18 3 7 . 71 5 0.54 6 4.68 7 7.69 9 6.83 1 04.35 1 12.33 1 27.76 1 57.70 1 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