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篇目汇编 (一)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背诵篇目汇编 (一)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三)《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o)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she)俨(ya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an陌(m 0)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6),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a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ao)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y1)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i)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ei)具言所闻,皆叹惋(wa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u)云:“不 足为(we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n)下,诣(yi)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a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三)《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 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 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
(四)《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e)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i)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u)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an)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chang)。” (五)《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hua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底以出,为坻(chi),为屿(ⅶ),为嵁(kan)为岩。青树翠蔓(m an),蒙络摇缀,参(cen)差(ci)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 i)然不动;俶(chu)尔远逝,往来翕(x1)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 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1iao)无人,凄神寒骨,悄(qi
(四)《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 ) 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cháng)。” (五)《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 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 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 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
ao)怆( chuang)幽邃(sui)。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ong)古,余弟宗玄。隶(1)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六)《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teng)子京谪(zhe)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 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u)予(yu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u)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 sha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 人之述备矣(yi)。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in)雨霏霏(fe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ao),浊浪排 空;日星隐耀(yao),山岳潜(qian形;商旅不行,樯(qing)倾楫(j)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ing),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zhi)汀(ting)兰,郁郁青青(qing)。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l)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六)《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 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 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 空;日星隐耀(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 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e)?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七)《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八)《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七)《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八)《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