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 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wei)▲蓝②(tian)▲淡③金(bi)▲辉煌④赏心(yue)▲目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 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眼前那颗千年银杏 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④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⑧芳草鲜美, 。(陶渊明《▲》)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 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 “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2015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1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 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wèi)▲ 蓝 ②(tián)▲淡 ③金(bì)▲辉煌 ④赏心(yuè)▲目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 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眼前那颗千年银杏, 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登飞来峰》) ④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子曰:“敏而好学,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⑧芳草鲜美, ▲ 。(陶渊明《 ▲ 》) 4.名著阅读。(5 分)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 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 “我”主张 “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 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 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2)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 表格。 ①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②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③行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 ④弼马温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 ⑤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称呼 示例:① 得名原因 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 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 [答](1)上联:①:下联:▲:(2)上联:▲:下联:▲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 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 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2)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 表格。 ①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②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③行 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 ④弼 马 温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 ⑤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称 呼 示例:① ② ③ ④ ⑤ 得名原因 C 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 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 分)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 山 [答](1)上联: ① ;下联: ▲ ; (2)上联: ▲ ;下联: ▲ 。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6~8 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1分)
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夫大国,难测也 齐师败绩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B1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战于长勺 惧有伏焉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D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1~12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道州边鄙 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作 者:元结④) [注]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 州刺史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几尽而去。 ②岂力能制敌与? 12.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 相同的?(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9~10 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 分) 夫大国.,难测也 齐师.败绩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战于.长勺 惧有伏.焉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 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 11~12 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①破邵②,不犯道州边鄙 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③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作 者:元结④) [注] 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 州刺史。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几尽而去。 ②岂力能制敌与? 12.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 相同的?(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15 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A. B. C. D.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 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 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 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 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 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 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 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 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 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 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 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 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搖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 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 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剛”,达 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 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 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 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 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枃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 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 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选自hp/www.guokr.com/article/40152,有删改)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14.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 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 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 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 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 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 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 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 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 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 0,这时 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 10000 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 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 1/50 至 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 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 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 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 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 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 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 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 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 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 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选自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152/,有删改)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 分) 14.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 ....简析其说明效果。(3 分)
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2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 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 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ν,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 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 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 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 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 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 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 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 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 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 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 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 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 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 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 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 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 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籃,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 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
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2 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6~20 题。 杏荫井台 杨闻宇 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 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 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 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 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 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 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 来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 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 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 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 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 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 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 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 享受…… 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 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 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 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 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 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 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 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