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光学里微分析 ·19 2 图2.12二轴品正、负光性光率体 生双折射,双折射率等于N。-Nm或Nm-N,其大小介于零与最大值之间。但 无论光性正负,垂直B切面上的双折射率总是小于垂直B切面上的双折射率。 平行光轴面的切面、垂直B的切面和垂直B的切面相当于二轴晶光率体的 三个主轴面。 5)斜交切面。包括垂真主轴面的斜交面和任意斜交面。均为椭圆切面,椭圆 长短半径所对应的折射率值介于Ng和N。之间,双折射率介于0与N。一N, 之间。 2.2.5光率体在晶体中的位置一光性方位 光率体的主轴与晶面、结晶轴以及晶棱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性方位。不同晶体 的光性方位不同,而同一晶体的光性方位基本固定,故确定光性方位可以帮助鉴定 晶体
·20· 材料研究方法 三方、四方和六方晶系晶体的光率体均属一轴晶光率体。一轴晶光率体为旋 转椭球体,其旋转轴(光轴)与结晶轴(轴)相当,也和晶系的高次对称轴重合。光 率体的中心与晶体中心重合。 二轴晶光率体为三轴椭球体,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二次对称轴(主轴),三个对 称面(主轴面)和一个对称中心。其对称要素为3L23P℃,与斜方晶系的最高对称性 相当。因此斜方晶系的光性方位的特点是:光率体的三根主轴与晶体的三根结晶 轴重合,至于是哪一根主轴与哪一根结晶轴重合,因晶体不同而不同。光率体的三 个主轴面与晶体的三个对称面(即100、010、001面)重合: 单斜晶系的光性方位与斜方晶系不同,单斜晶系晶体的最高对称型为LP℃。 其光性方位的特点是:光率体的三主轴之一与晶体的二次对称轴(即b轴)重合, 光率体中三个主轴而之一与晶体的对称面(即010面)重合,光率体的另外二主轴 在(010)面内与晶体的另外二晶轴(a、c轴)相交一定角度。 三斜晶系晶体中,仅具有-个对称中心c可与光率体的对称中心c重合,其品 体的光性方位的特点是:光率体的三根主轴与晶体的三根结晶轴斜交,其斜交角度 因矿物晶体而不同。 2.3光学显微分析方法 光学显微分析是利用可见光观察物体的表面性貌和内部结构,鉴定晶体的光 学性质。透明晶体的观察可利用透射显微镜,如偏光显微镜。而对于不透明物体 来说就贝能使用反射式显微镜,即金相显微镜。利用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进 行晶体光学鉴定,是研究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2.3.1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目前研究材料晶相显微结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偏光显微镜技术在不断地改进中,镜下的鉴定工作逐步由定性分析发展到 定量鉴定,为显微镜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暴。 1.偏光显微统的构成 偏光显微镜的类型较多,但它们的构造基本相似。下面以XPT7型偏光显微 镜(图2.13)为例介绍其基本构成。 镜臂:呈弓形,其下端与镜座相连,上部装有镜筒。 反光镜:是个拥有平,凹两面的小圆镜,用于把光反射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中去。当进行低倍研究时,需要的光量不大,可用平面镜,当进行高倍研究时,使用 凹镜使光少许聚敛,可以增加视域的亮度
第2章光举显做分制 ·21 下偏光镜:位于反光镜之上。从反光镜反 射来的自然光,通过下偏光镜后,即成为振动方 向固定的偏光,通含用PP代表下偏光镜的振 动方向。下偏光镜可以转动,以便调节其振动 方向。 锁光圈:在下偏光镜之上,可以自由开合 用以控制进人视域的光量。 聚光镜:在锁光圆之上。它是一个小凸透 镜,可以把下俯光镜透出的偏光聚敛面成锥形 偏光。聚光镜可以自由安上或放下。 我物台:是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平台,边缘 有刻度(0°-360),附有游标尺,读出的角度可 精确至0.「。同时配有固定螺丝,用以固定物 图2.13XPT7型俯光品微词 台。物台中央有圆孔,是光线的通道。物台上1.日惯:2镜商:正,翰氏铺:d.粗的手完 有一对弹簧夹,用以夹持光片。 5.调手轮6,演:.:上国 镜筒:为长圆简形,安装在镜臂上。转动镜光镜:9,试板孔0,物顺:H.载物台 臂上的粗动螺丝或微动螺丝可调节焦距。镜情 12,聚光德:13.领光漏:.下得尤镜 1位光轻 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中间有试板孔。 上偏光镜和勃氏镜。 物镜:由1一5组复式透镜组成。其下端瑞的透镜称前透镜,上瑞的透镜称后透 镜。前透镜越小,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每台显微镜附有3~7个不同放大 倍数的物镜。每个物镜上刻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V,A),机械筒长,盖玻璃厚度 等。数值孔径表征了物镜的聚光能力,放大倍数越高的物镜其数值孔径越大,而对 于同一放大倍数的物镜,数值孔径越大则分辨率越高。 目镜:由两片平凸透镜组成,目镜中可做置十字丝,日镜方格网或分度尺等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上偏光镜:其构造及作用与下偏光镜相同,但其振动方向(以AA表示)与下 偏光镜振动方向(以PP表示)垂直。上偏光镜可以自由推人或拉出。 勃氏镜:位于目镜与上偏光镜之间,是一个小的凸透境,根据需要可推人或 拉出 此外,除了以上一些主要部件外,偏光显微镜还有一些其他附件,如用于定量 分析的物台微尺,机械台和电动求积仪,用于品体光性鉴定的石膏试板,云母试板 石英楔补色器等 利用偏光显微镜的上述部件可以组合成单偏光,正交偏光锥光等光学分析系 统,用来鉴定品体的光学性质
·22· 材朴研究方法 2.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利用单偏光镜鉴定晶体光学性质时,仅使用偏光显微镜中的下编光镜,而不使 用锥光镜、上偏光镜和勃氏镜等光学部件,利用下偏光镜观察、测定品体光学性质。 单偏光下观察的内容有:晶体形态,晶体颗粒大小、百分含量、解理、突起、糙而、贝 克线以及颜色和多色性等。 (1)晶体的形态 每一种晶体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晶习性,构成一定的形态。晶体的形状、大小 完整程度常与形成条件、析晶顺序等有密切关系。所以研究晶体的形态,不仅可以 帮助我们鉴定晶体,还可以用来推测其形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偏光显微镜中 见到的晶体形态并不是整个立体形态,仅仅是晶体的某一切片。切片方向不同,晶 体的形态可完全不同。 在单偏光中还可见晶体的自形程度,即晶体边棱的规则程度。根据其不同的 形貌特征可将晶体划分为下列几个类型。 自形晶:光片中晶形完整,一般呈规则的多边形 [图2.14(a)],边棱全为直线。析晶早、结晶能力强 物理化学环境适宜于晶体生长时,便形成自形晶。 半自形晶:光片中晶形较完整,但比自形晶差, 图2.14(b)],部分晶棱为直线,部分为不规则的曲 线。半自形晶往往是析品较晚的晶体。 他形晶:光片中晶形呈不规则的粒状,晶棱均为 他形的曲线[图2.14(c)]。他形晶是析晶最晚或温度 图2.14晶体的自形程度 下降较快时析出的晶体。 (a)自形品:(b)半自形品 由于析晶时物质成分的黏度和杂质等因素的影 (c)他形晶 响,还会形成一些奇形的晶体。这些晶体在光片中呈 雪花状、树枝状,鳞片状和放射状等形态的骸晶。这在玻璃结石中较为常见。 此外,在镜下常能见到一个大晶体包裹着一些小晶体或其他物质,称之为包表 体。包裹体可以是气体、液体、其他晶体或同种晶体。从包裹体的成分和形态可以 分析出晶体生长时的物理化学环境,成为物相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 (2)品体的解理及解理角 晶体沿着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面称为解理面。 解理面一般平行于晶面。许多晶体都具有解理,但解理的方向、组数(沿几个方向 有解理)及完善程度不一样,所以解理是鉴定晶体的一个重要依据。解理具有方向 性,它与晶面或晶轴有一定关系。 晶体的解理在光片中是一些平行或交叉的细缝(解理面与切面的交线),称为
第2辛光学显微分析 23. 解理缝。根据解理发育的完善程度,可以划分为极完全 解理[图2.15(a)门、完全解理[图2.15(b)]和不完全解 理图2.15(c)]三类。有些晶体具有两组以上解理,可 以通过测定解理角来鉴定晶体。 (3)颜色和多色性 光片中晶体的颜色,是晶体对白光中七色光波选择 吸收的结果。如果晶体对白光中七色光波同等程度的 吸收,透过晶体后仍为白光,只是强度有所减弱,此时晶 体不具颜色,为无色晶体。如果晶体对白光中的各色光 图2.15晶体的解理 吸收程度不同,则透出晶体的各种色光强度比例将发生 改变,晶体呈现特定的颜色。光片中晶体颜色的深浅,称为颜色的浓度。颜色浓度 除与该晶体的吸收能力有关外,还与光片的厚度有关,光片越厚吸收越多,则颜色 越深。 均质体晶体是光学各向同性体,其光学性质各方向一致,故对不同振动方向的 光波选择吸收也相同,所以均质体晶体的颜色和浓度,不因光波的振动方向而发生 变化。但部分非均质体晶体的颜色和浓度是随方向而改变的。在单偏光镜下旋转 物台时,非均质体晶体的颜色和颜色深浅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光波和晶体中的 振动方向不同,使晶体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多色性:额色深浅发生改变的现象 称为吸收性。一轴晶晶体允许有两个主要的颜色,分别与N。、N。相当。二轴晶允 许有三个主要的颜色,分别与光率体三主轴N。、NmN,相当。晶体的多色性或吸 收性可用多色性公式或吸收性公式来表示,如普通角闪石的多色性公式为Ng=深 绿色,Nm=绿色,N。=浅黄绿色。 (4)贝克线,糙面、突起及闪突起 在光片中相邻两物质间,会因折射率不同丽发生由折射,反射所引起的一些光 学现象。 在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可以看到比较黑暗的边缘,称为晶体的轮 廓。在轮廓附近可以看到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当升降镜简时,亮线发生移动,这 条较亮的细线称为贝克线。 贝克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相邻两物质的折射李不等,光通过接触界面时, 发生折射、反射所引起的(图2.16)。按两物质接触关系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邻两晶体倾斜接触,折射率大的晶体盖在折射率小的晶体之上[图2,16 ()],平行光线射到接触面上,光由光疏介质进人光密介质,光靠近法线方向折射, 光线均向折射率高的一边折射,致使晶体的一边光线增多而亮度增强,另一边光线 减弱,所以在两物质交界处出现较亮的贝克线和较暗的轮廓。 相邻两晶体倾斜接触,折射率小的晶体盖在折射率大的晶体之上,若接触面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