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结合技术 技木要点:以人工合成的三核苷酸为桃板+核辅体+AA-RNA 保温 硝酸纤维滤膜过滤 分析留在滤膜上的核糖体-AAtRNA 确定与核糖体结合的AA
核糖体结合技术 技术要点: 保温 硝酸纤维滤膜过滤 分析留在滤膜上的核糖体-AAtRNA 确定与核糖体结合的AA 以人工合成的三核苷酸为模板+核糖体+AA-tRNA
遗传密码字典 第二位 第一位 第三位 (5) U C A G (3) 苯丙氨酸(Phe) 丝氨酸(Ser) 酪氨酸(Tyr) 半胱氨酸(Cys) U 苯丙氨酸(Phe) 丝氨酸(Ser) 酪氨酸(Tyr) 半胱氨酸(Cys) 亮氨酸(Leu) 丝氨酸(Ser) 终止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A 亮氨酸(Leu) 丝氨酸(Ser) 终止密码子 色氨酸(Trp) G 亮氨酸(Leu) 脯氨酸(Pro) 组氨酸(His) 精氨酸(Arg) U 亮氨酸(Leu) 脯氨酸(Pro) 组氨酸(His) 精氨酸(Arg) C 亮氨酸(Leu) 脯氨酸(Pro) 谷氨酰胺(Gln) 精氨酸(Arg) A 亮氨酸(Leu) 脯氨酸(Pro) 谷氨酰胺(Gln) 精氨酸(Arg) G 异亮氮酸(IIe) 苏氨酸(Thr) 天冬酰胺(Asn) 丝氨酸(Ser) 异亮氨酸(IIe) 苏氨酸(Thr) 天冬酰胺(Asn) 丝氨酸(Ser) 异亮氨酸(IIe) 苏氨酸(Thr) 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A 甲硫氨酸(met) 苏氨酸(Thr) 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G 缬氨酸(Val) 丙氨酸(AIa) 天冬氨酸(ASp) 甘氨酸(GIy) U 缬氨酸(Val) 丙氨酸(AIa) 天冬氨酸(Asp) 甘氨酸(Gy) C 缬氨酸(Val) 丙氨酸(AIa) 谷氨酸(Glu) 甘氨酸(Gly) A 缬氨酸(Val) 丙氨酸(AIa) 谷氢酸(Gu) 甘氨酸(Gy)
遗传密码字典 UACG UCAG U C A G 第二位 第一位 (5ˊ) 第三位 (3ˊ) UCAGUCAGUCAG
遗传密码的性质 1、密码子是近于完全通用的。 2、密码是无标点符号的且相邻密码子互不重叠。 3、密码的简并性与摆动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 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对应于同一氨 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多数情况下同义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相同,第 三个碱基不同,说明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第一第 二个碱基所决定。 4、64组密码子中,AUG既是的密码,又是起始密 码;有三组密码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多肽链合 成的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遗传密码的性质 3、密码的简并性与摆动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 码同一个 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对应于同一氨 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多数情况下同义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相同,第 三个碱基不同,说明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第一第 二个碱基所决定。 4、64组密码子中,AUG既是的密码,又是起始密 码;有三组密码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多肽链合 成的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1、密码子是近于完全通用的。 2、密码是无标点符号的且相邻密码子互不重叠
1966年Crick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 (1)mRNA上的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tRNA上 的反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 性主要是由这两个碱基对的作用。 (2)有些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按5-3)决定了 该tRNA识别密码子的数目。 (3)当一种氨基酸有几个密码子时,只要他们的第一 和第二个碱基中有一个不同,则需要不同的tRNA 来识别
1966年Crick根据立体化学原理提出: (2)有些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按5’-3’)决定了 该tRNA识别密码子的数目。 (3)当一种氨基酸有几个密码子时,只要他们的第一 和第二个碱基中有一个不同,则需要不同的tRNA 来识别。 (1)mRNA上的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tRNA上 的反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 性主要是由这两个碱基对的作用
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SD区 顺反子 顺反子 顺反子 5 AGGAGGU 插入顺序 插入顺序 末端顺序 先导区 帽子结构功能 ① 半衰期短 ②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③AUG作为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SD序列 的保守区,I6 S rRNA:3'-端反向互补而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
原核细胞mRNA的结构特点 5´ 3´ 顺反子 顺反子 顺反子 插入顺序 插入顺序 先导区 末端顺序 AGGAGGU SD区 帽子结构功能 ① 半衰期短 ② 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③ AUG作为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有一被称为SD序列 的保守区, 16S rRNA3’- 端反向互补而使mRNA与核糖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