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功经验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 2、确立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3、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适宜的 技术、方法; 树立社会大卫生的观念,弘扬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5、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培养和保持一支技 术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 6、科学地开展疾病监测和依法防制,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措施落实; 7、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成功的防制经验。 2021/2/21
2021/2/21 6 (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功经验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 2、确立并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3、依靠科技进步,不断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适宜的 技术、方法; 4、树立社会大卫生的观念,弘扬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5、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培养和保持一支技 术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 6、科学地开展疾病监测和依法防制,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措施落实; 7、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成功的防制经验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特点 第一,一些急性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影响因素依然 较广泛存在,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等急性传染病 仍未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如病毒性肝炎我国是高发区 现每年发病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数30%以上。 据有关调查,仅乙型肝炎我国就有6亿多人感染过,大 约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 约12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 2021/2/21
2021/2/21 7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特点 第一,一些急性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影响因素依然 较广泛存在,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等急性传染病 仍未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如病毒性肝炎我国是高发区, 现每年发病数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数30%以上。 据有关调查,仅乙型肝炎我国就有6亿多人感染过,大 约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 约1200万,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
第二,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仍严重危害着广大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结核病发病还相当严重,据 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全国三 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 目前我国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传染性肺 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估算我国现有传染性肺结 核病人达2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2021/2/21
2021/2/21 8 第二,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仍严重危害着广大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结核病发病还相当严重,据 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全国三 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 目前我国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传染性肺 结核患病率为157.8/10万,估算我国现有传染性肺结 核病人达200万。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
第三,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病、丝虫病、麻风病等 已经消灭或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仍需 巩固防治成果。 第四,不断被发现的新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型霍 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疾病、莱姆病在我国已有 发生、传播与流行,艾滋病已呈加速上升趋势。 第五,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和交通发 展、人口流动、商品流通等因素,增加了各种传染病传 入、传播和蔓延流行的危险,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 病和寄生虫病仍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 生问题。 2021/2/21
2021/2/21 9 第三,脊髓灰质炎、碘缺乏病、丝虫病、麻风病等 已经消灭或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仍需 巩固防治成果。 第四,不断被发现的新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型霍 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疾病、莱姆病在我国已有 发生、传播与流行,艾滋病已呈加速上升趋势。 第五,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际旅游业和交通发 展、人口流动、商品流通等因素,增加了各种传染病传 入、传播和蔓延流行的危险,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 病和寄生虫病仍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 生问题
第六,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产生的新问题,如乡 镇企业发展带来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向题 第七,环境的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心血管病、 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问题。 第八,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压力的 增加等带来的精神卫生和意外伤害问题。 第九,人口老年化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防治问题。 第十,我国为多自然灾害国家,地震、旱灾、水灾 龙卷风等灾害引起的疾病危害问题。 2021/2/21
2021/2/21 10 第六,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产生的新问题,如乡 镇企业发展带来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问题。 第七,环境的污染,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心血管病、 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问题。 第八,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 增加等带来的精神卫生和意外伤害问题。 第九,人口老年化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防治问题。 第十,我国为多自然灾害国家,地震、旱灾、水灾、 龙卷风等灾害引起的疾病危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