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 春秋后期 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学派 的创始人。 2.成就 (1)思想方面:核心思想是“ ”,将“ ”作为处理人 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方面:主张 ,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 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 春秋后期 鲁国 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 学派 的创始人。 2.成就 (1)思想方面:核心思想是“ 仁 ”,将“ 仁 ”作为处理人 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方面:主张 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 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 ”:在教学中,注重 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 出一系列 和方法。 (4)文化传承: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 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地位 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孔子 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 一些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 有教无类 ”;在教学中,注重 道德教育 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 出一系列 教学原则 和方法。 (4)文化传承: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 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3.地位 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论语 》一书。孔子 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 一些 道德规范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图示点拨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仁者爱人” 创办私学 孔 以德治国, 政治 教育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子 反对苛政 道德教育和文 化知识教育 文化贡献: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孔子 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图示点拨
知识点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 立,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 2.概况 (1)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 9966 ”,反对 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1.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 立,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 2.概况 (1)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 兼爱 ”“ 非攻 ”,反对 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 节俭
(2)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实行“ ”,提出“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 的战争。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 ”,明确尊卑等级, 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 (4)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统治
(2)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 非正义 的战争。 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 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 以维系社会秩序。 (3)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 民心 。 (4)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 以法治国 ,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