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 民族感情。(重点) 2.了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反复诵读,体会 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族顽强 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重点)
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 民族感情。(重点) 2.了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反复诵读,体会 诗歌的意境美。(难点)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 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重点)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人。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 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 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 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 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人。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 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 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 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 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作者介绍
193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率领第三抗敌演出队由蛛涨 西东渡黄河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再渡黄河至延安, 两度目睹黄河的伟大气魄,亲临母亲河的惊涛骇浪,更为黄 河船夫们劈风斩浪的壮观场面而感概,奋然写下长诗《黄河 吟》,并在当年延安的除夕联欢会上高昂地朗诵了这部诗篇, 深深感动了当时在场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当光未然应冼星 海之约将原诗改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后,冼星海在 窑洞里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八个乐章的谱曲。4 月13日,由第三抗敌演出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大获 成功。从此,这部作品传遍大江南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 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率领第三抗敌演出队由陕 西东渡黄河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再渡黄河至延安, 两度目睹黄河的伟大气魄,亲临母亲河的惊涛骇浪,更为黄 河船夫们劈风斩浪的壮观场面而感概,奋然写下长诗《黄河 吟》,并在当年延安的除夕联欢会上高昂地朗诵了这部诗篇, 深深感动了当时在场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当光未然应冼星 海之约将原诗改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以后,冼星海在 窑洞里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八个乐章的谱曲。4 月13日,由第三抗敌演出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大获 成功。从此,这部作品传遍大江南北,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 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预习检查 浊流(zhu6) 狂澜(1an) 山巅(dian) 屏障( zhang) 澎湃(pai) 哺育(b) 九曲连环(q)
浊流( ) 狂澜( ) 山巅( ) 屏障( ) 澎湃( ) 哺育( ) 九曲连环( ) zhuó lán diān zhànɡ pài bǔ qū 预习检查
状为 大课堂 诗歌朗读
诗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