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 、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 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 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 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我怎样写《黄河》(冼星海)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 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 所唾弃。因此,“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 用。《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 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 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 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 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 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 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 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 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 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 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 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 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 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 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
教学笔记: 一、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 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 年 8 月创作《五 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 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 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二、我怎样写《黄河》 (冼星海)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 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 所唾弃。因此,“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 用。《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 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 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 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 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 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 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 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 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 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 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 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 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 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 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
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 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4.《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 起来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 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的传达,更觉生动。 5.《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 只是颓废不同,《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 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 的 7.《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 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 龙”,是轮唱的伴唱,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起 伏,变化无穷,只是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8.《怒吼吧!黄河》 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 雄厚,但充满热血和鼓励,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最后两句:“向着全 中国受难的大众,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们,发出战斗的警号!” 要不断地唱三、四、五次,直至听众有了同感才转到结尾。最好用军号吹奏主调, 用战鼓伴奏,更可表现“黄河”的伟大。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 动的人们 《黄河》的做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 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摘自《冼星海全集》) 三、《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位朋友自北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 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 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
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 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4.《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 起来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 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的传达,更觉生动。 5.《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 只是颓废不同,《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 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 的。 7.《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 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 龙”,是轮唱的伴唱,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起一 伏,变化无穷,只是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8.《怒吼吧!黄河》 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 雄厚,但充满热血和鼓励,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最后两句:“向着全 中国受难的大众,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们,发出战斗的警号!” 要不断地唱三、四、五次,直至听众有了同感才转到结尾。最好用军号吹奏主调, 用战鼓伴奏,更可表现“黄河”的伟大。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 动的人们。 《黄河》的做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 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摘自《冼星海全集》) 三、《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光未然) 一位朋友自北美来电话约稿,以《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为题,要我为《华语 快报》撰文,以配合中国伟大作曲家冼星海的这部艺术作品在香港“黄河音乐节” 隆重上演。围绕这个题目,我早写过回忆录,要说的都说过了。而盛意难却,虽
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 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1937年春天我和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 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 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 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 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声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表现自己 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 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 我也并不例外。1938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 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 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 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 唱》的歌词。 现在可以补充的是,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胸中蕴蓄的诗情。 个是渡过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确确实实是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 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当时,同舟共济的邬析零同 志记录下来的船夫号子,曾经是星海作曲时的重要参考。再一个是行经山西吉县 以北的壶口(虎口)看黄河激流堕入悬崖深渊形成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壮美图景。 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船过此处要在陆上绕行一段)的地方。 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 上来》(大合唱第三首)中,我说“如实地写”,因为确实“从十里路外”,可 “仰望它的浓烟上升”,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里描述 的历史上西北人民无尽的苦难,当时“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 穿插在敌人后面”的奇异场面,也都是真实的。《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的这个 第三首,被写成一首朗诵歌曲,这在词曲作者都是有意的尝试。星海写道:“中 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能表达歌词的内容,而又可独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 的尝试。”(《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我以为应当这样尝试发挥艺术的效果 全国解放后,《黄河大合唱》在首都多次正式演出,都忽略了朗诵歌曲《黄 河之水天上来》,我对此表示遗憾。朗诵歌曲表演时难度较大。他们怕处理不好 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效果。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两场演出,是由我带病朗诵的, 当时伴奏条件也比较简朴。后来在延安演出,解放前在南北各大城市业余演出, 都是八首歌曲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唱,并未因第三首难于处理砸了锅。现在的专业 团体的高水平演唱,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强得多。我希望艺术家们克服困难,希 望听到大合唱全曲的完整演出。 我现在还记得,1939年2月的一个晚上,延安交际处一个宽大窑洞里,抗 战演剧第三队30位同志共度愉快的农历除夕。我应邀从二十里铺的医院赶来参 加这个晚会。星海同志也应邀参加了。在明亮的煤油灯下,我站起来作了几句说 明,然后很带感情地一气朗诵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歌词。同志们以期待的
是限题限时作文,也该再试试看。我要借此机会,热烈祝贺“黄河音乐节”取得 丰硕成果。香港文化界盛情邀请而我因事未能前往,也借此表示谢意和歉意。 早在 1937 年春天我和星海在上海结识的时候,他已经大发宏愿,要通过自 己创造的音乐形象,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 和胜利的确信。他把这一宏愿灌注到他正在写作的《民族交响乐》中。抗战爆发 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热情奔放的时代,作家艺术家更处于热情奔放的潮头。他写 了很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爱国歌曲,更希望通过声乐艺术的长篇巨著以表现自己 的宏愿。这说明《黄河大合唱》的诞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作曲家蕴蓄已久 的内在要求。 回想起来,作曲家反映时代要求的宏愿,也正是中国作家艺术家共同的心愿, 我也并不例外。1938 年秋冬,我和抗敌演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 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 的身姿,时刻强烈地感动着我,我在心头酝酿着一个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 稍后在延安治病写诗时,接受星海和演剧三队同志们的建议,改写为《黄河大合 唱》的歌词。 现在可以补充的是,当时有两个印象,强烈地直接激发了胸中蕴蓄的诗情。 一个是渡过黄河险滩时船夫们驾驶方舟(确确实实是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 景,这已经在《黄河船夫曲》中有所表现和发挥了。当时,同舟共济的邬析零同 志记录下来的船夫号子,曾经是星海作曲时的重要参考。再一个是行经山西吉县 以北的壶口(虎口)看黄河激流堕入悬崖深渊形成尼亚加拉大瀑布式的壮美图景。 这是著名的“黄河冒烟”“陆地行舟”(船过此处要在陆上绕行一段)的地方。 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我把当时的印象如实地写进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 上来》(大合唱第三首)中,我说“如实地写”,因为确实“从十里路外”,可 “仰望它的浓烟上升”,它确实“摇动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这里描述 的历史上西北人民无尽的苦难,当时“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 穿插在敌人后面”的奇异场面,也都是真实的。《黄河大合唱》八首歌曲的这个 第三首,被写成一首朗诵歌曲,这在词曲作者都是有意的尝试。星海写道:“中 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能表达歌词的内容,而又可独立自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 的尝试。”(《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我以为应当这样尝试发挥艺术的效果。 全国解放后,《黄河大合唱》在首都多次正式演出,都忽略了朗诵歌曲《黄 河之水天上来》,我对此表示遗憾。朗诵歌曲表演时难度较大。他们怕处理不好, 影响了整个演出的效果。1939 年 4 月在延安首次两场演出,是由我带病朗诵的, 当时伴奏条件也比较简朴。后来在延安演出,解放前在南北各大城市业余演出, 都是八首歌曲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唱,并未因第三首难于处理砸了锅。现在的专业 团体的高水平演唱,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强得多。我希望艺术家们克服困难,希 望听到大合唱全曲的完整演出。 我现在还记得,1939 年 2 月的一个晚上,延安交际处一个宽大窑洞里,抗 战演剧第三队 30 位同志共度愉快的农历除夕。我应邀从二十里铺的医院赶来参 加这个晚会。星海同志也应邀参加了。在明亮的煤油灯下,我站起来作了几句说 明,然后很带感情地一气朗诵了全部四百多行的《黄河》歌词。同志们以期待的
眼光聚精会神地谛听着。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 “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 的契合。 《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的成就。歌词为实现作曲家的宏愿提供了便 利条件。我们痛惜天才的作曲家过早地离去!要是他活到今天—当然是80高龄 了,听到他的歌声至今还在大河上下、天南海北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 华的壮志豪情,那该多好啊!要是他还活着,在他正常延续的后40年中间,他该 写出多少不朽的时代乐章啊!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我们损失之大!越发激励年轻 代的有志之士,急起直追,弥补我们的重大损失,并且以超越前人的新创造,为 新中国增添新的光彩! (原载1985年8月28日纽约《华语快报》)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 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 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 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 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 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 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 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 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 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 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 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 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 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 《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 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 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 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 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 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教案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
眼光聚精会神地谛听着。掌声刚落,星海同志霍地站起来,把歌词抓在手里,说: “我有把握写好它!”接着是更热烈的掌声,杂以欢呼,祝贺这诗与音乐的心灵 的契合。 《黄河大合唱》主要是音乐艺术的成就。歌词为实现作曲家的宏愿提供了便 利条件。我们痛惜天才的作曲家过早地离去!要是他活到今天──当然是 80 高龄 了,听到他的歌声至今还在大河上下、天南海北鼓舞着炎黄子孙团结奋起振兴中 华的壮志豪情,那该多好啊!要是他还活着,在他正常延续的后 40 年中间,他该 写出多少不朽的时代乐章啊!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我们损失之大!越发激励年轻一 代的有志之士,急起直追,弥补我们的重大损失,并且以超越前人的新创造,为 新中国增添新的光彩! (原载 1985 年 8 月 28 日纽约《华语快报》)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 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 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 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 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 人光未然 1935 年 8 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 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 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 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 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 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 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 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 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 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 《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 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 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 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 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 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教案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背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注意节奏
过程与方法::朗读训练 情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难疑点解决办法 重点:朗读、背诵 难点:诗歌的思想内涵 疑点: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电脑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学法,学生主动讨论研究 教学步骤 才华展示 学生范文展示 复习检查 学生针对上节的内容互测、互评。 导入新课 放《黄河》歌曲的录音,导入新课(导入的内容略) 作者简介:找两名学生完成 基础知识:记忆书后3题词语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 体会情感齐读 4、理解词意默读 分组讨论 1、从几个角度写黄河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1。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 2。你能有感情地与别人合作齐读一下课文吗? 研究学习 l、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 教师小节 布置作业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主体 尾声 教学回顾 黄河相关图片: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训练 情感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难疑点解决办法: 重点:朗读、背诵 难点: 诗歌的思想内涵 疑点: 时代背景与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 、电脑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学法,学生主动讨论研究。 教学步骤 : 才华展示 学生范文展示 复习检查 学生针对上节的内容互测、互评。 导入 新课 放《黄河》歌曲的录音,导入 新课(导入 的内容略) 作者简介:找两名学生完成 基础知识:记忆书后 3 题词语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 3、体会情感 齐读 4、理解词意 默读 分组讨论 1、从几个角度写黄河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1。在你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节最有气势? 2。你能有感情地与别人合作齐读一下课文吗? 研究学习 1、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拓展延伸 怎样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 教师小节 布置作业 理解背诵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主体------尾声 教学回顾 黄河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