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3· 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唐贞观中,长孙无忌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徵,祖 述晋葡勖《中经簿》而稍改变,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隶于 子:其所著录,《蕉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别益以记谈笑应 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论列则仍袭《汉书·艺文志》(后略 称(汉志》):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颈,《诗》美 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警为诗,工诵箴谏,大 夫规海,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构木锋以求歌谣,巡省, 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 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避忌,而职 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西方之传道而观 其衣物是也。孔子日,“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石晋时,刘狗等因韦述伯史作《唐书·经籍志》(后略称《唐 志》)则以毋煚等所之修《古今书录》为本,而意主简略,删其小 序发明,史官之论述由是不可见。所录小说,与《隋书·经籍 志)(后略称《隋志》)亦无甚异,惟删其亡书,而增张华博物 志》十卷,此在《隋志》,本属杂家,至是乃入小说: 宋皇祐中,曾公亮等被命到定旧史,撰志者欲阳修,其《艺 文志(后略称《新唐志》)小说类中,则大增晋至隋时著作,自 张华《列异传》、戴柞《甄异传》至吴筠〈续齐谐记》等志神怪者 十五家一百十五卷,王延秀《感应传》至侯君素《旌异记》等明 因果者九家七十卷,谐书前志本有,皆在史部杂传类,与者旧 高隐孝子良史列女等传同列,至是始退为小说,而史部遂无鬼 神传;又增益唐人著作,如李恕《诫子拾遗》等之垂教诫,刘孝 孙《事始)等之数典故,李涪〈刊误》等之纠讹遂,陆羽《茶经》等
·4 中国小说史略 之叙服用,并入此类,例乃愈棼,元修《宋史》,亦无变革,仅增 芜杂而已。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夥,派别滋 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日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附》之类是 也 一曰传奇:《飞燕),《太真》,《指莺》,《霍玉》之类是 也 一日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 -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 也; 一日辩订:《鼠璞》,《鸡助》,《姿暇》,《辩疑》之类是 也 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 也。 清乾隆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纪胸总其事,于 小说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 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悟宋而后,作者弥紫,中间诬谩 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高劝戒,广见闻,资考证 者,亦错出其中。班固称“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宫”,如淳注 谓“王者欲知间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然则博采 旁搜,是亦古制,固不必以冗杂废矣。今甄录其近雅别 者,以广见闻,准猥鄙荒诞,徒乱耳目者,则黜不载焉。 《西京杂记》六卷。《世说新语》三卷
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5 右小说家类杂事之属. 《山海经》十八卷。《穆天子传》六卷。《神异经》一 卷。. 《搜神记》二十卷。.《续齐谐记》一卷。. 右小说家类异闻之属. 《博物志》十卷。《述异记》二卷。《要阳杂俎》二十 卷,《续集》十卷。. 右小说家类琐语之属. 右三派者,校以胡应麟之所分,实止两类,前一即杂录,后 二即志怪,第析叙事有条贯者为异闻,钞录细醉者为琐语而 已。传奇不著录;丛谈辩订箴规三类则多改隶于杂家,小说范 围,至是乃稍整洁矣。然《山海经)(穆天子传》又自是始退为 小说,案语云,“《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实则恍忽无 征,又非《逸周书》之比,.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 破矣。今退置于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于是 小说之志怪类中又杂人本非依托之史,而史部遂不容多含传 说之书。 至于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民间,其书故当甚 夥,而史志皆不录。惟明王圻作(续文献通考〉,高儒作《百川 书志》,皆收《三国志演义》及《水浒传》,清初钱曾作(也是园书 目》,亦有通俗小说《三国志》等三种,宋人词话《灯花婆婆》等 十六种。然《三国》(水浒》,嘉靖中有都察院刻本,世人视若官 书,故得见收,后之书目,寻即不载,钱曾则专事收藏,偏重版 本,缘为旧刊,始以入录,非于艺文有真知,遂离叛于囊例也。 史家成见,自汉迄今盖略同:目录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 际者矣
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不足 征信。《汉志》乃云出于稗官,然稗官者,职惟采集而非创作, “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推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 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 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 活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 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 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 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 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虽 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歌也。如天地 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 见,即其例矣 天地混池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 辟,阳清为天,阴注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 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文,如此
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7· 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一引徐整(三五历记》)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蜗氏练五色石以 补其阙,断整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项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放天倾西北,日月星辰 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滦归焉。(《列子·汤问》)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 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 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简狄吞燕卵而 生商,刘龈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此外尚甚众。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澳 食凿齿九婴大风封雅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上 射十日而下杀锲输。.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短娥赞以奔月。(《淮南子· 览冥训》。高诱注白,短蛾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 母,未及服之。短蛾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昔尧涵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春 秋·左氏传》) 蓉踱使舜上涂索,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扦而 下去,得不死,眷畿又使舜穿井,舜穿并为匿空,旁出。 (《史记·舜本纪》) 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 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 山川神祇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 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