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少夸特数上,从而较多新加劳动量被分配在个别夸特上这种情 况,[449]完全不会改变个别夸特所吸收的这个或多或少的劳动量 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既不会改变资本所生产的总剩 余价值,也不会改变包括在个别夸特价值(这个价值一般来说同新 加到个别夸特上去的价值成比例)中的剩余价值的可除部分。假如 在既定的前提下,较多的活劳动追加到一定量劳动资料上去,那么 较多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就以同一比例追加到它上面去;假如 较少的活劳动追加到劳动资料上去,那么较少的有酬劳动和较少 的无酬劳动就以同一比例追加到它上面去;然而,新加劳动的这二 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却仍然不变。 撇开个别破坏性的影响(考察这些影响与当前的目的毫无关 系)不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和结果就在于:不断提高劳动 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加被同一追加劳动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 数量,也可以说,不断把新加劳动分配在更多的产品量上,从而降 低单个商品的价格,或者使商品价格普遍变便宜。但是,商品价格 的这种便宜化本身,既丝毫不会改变同一可变资本所生产的剩余 价值量,也完全不会改变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新加劳动分为有酬 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或在单个商品中实现的剩余价值率。如果 一定量亚麻、纱锭等等为了把自己转化为一码麻布吸收了比较少 的织布劳动,那么,这丝毫不会改变这个较多或较少的织布劳动分 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新加到一定量已经物化的劳动上 去的活劳动绝对量,丝毫不会改变单个商品内这个时而变大时而 变小的劳动量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因此,不管由劳动 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价格怎样变化,或者说,不管这种商品 价格怎样降低和商品怎样变便宜,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总 16 卡 · 马克思
较少夸特数上,从而较多新加劳动量被分配在个别夸特上这种情 况,[449]完全不会改变个别夸特所吸收的这个或多或少的劳动量 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既不会改变资本所生产的总剩 余价值,也不会改变包括在个别夸特价值(这个价值一般来说同新 加到个别夸特上去的价值成比例)中的剩余价值的可除部分。假如 在既定的前提下,较多的活劳动追加到一定量劳动资料上去,那么 较多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就以同一比例追加到它上面去;假如 较少的活劳动追加到劳动资料上去,那么较少的有酬劳动和较少 的无酬劳动就以同一比例追加到它上面去;然而,新加劳动的这二 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却仍然不变。 撇开个别破坏性的影响(考察这些影响与当前的目的毫无关 系)不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和结果就在于:不断提高劳动 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加被同一追加劳动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 数量,也可以说,不断把新加劳动分配在更多的产品量上,从而降 低单个商品的价格,或者使商品价格普遍变便宜。但是,商品价格 的这种便宜化本身,既丝毫不会改变同一可变资本所生产的剩余 价值量,也完全不会改变单个商品中所包含的新加劳动分为有酬 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或在单个商品中实现的剩余价值率。如果 一定量亚麻、纱锭等等为了把自己转化为一码麻布吸收了比较少 的织布劳动,那么,这丝毫不会改变这个较多或较少的织布劳动分 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新加到一定量已经物化的劳动上 去的活劳动绝对量,丝毫不会改变单个商品内这个时而变大时而 变小的劳动量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因此,不管由劳动 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价格怎样变化,或者说,不管这种商品 价格怎样降低和商品怎样变便宜,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总 16 卡 · 马克思
之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可以仍然不变。如果不是新加到劳动 资料上去的劳动的生产力发生变化,而是创造劳动资料的劳动的 生产力发生变化,从而劳动资料的价格或上升或下降,那么同样清 楚的是,这样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的追加活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不变的划分。 反过来说,如果说商品价格的变化并不排除不变的剩余价值 率,不排除追加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不变的划分,那么 商品价格的不变,也不排除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不排除新加劳动分 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划分的变化。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 要假定,在我们讲到的劳动部门中,所有包括在它的产品中的劳动 的生产力都不发生变化,例如,在上述情况下就是织布劳动的生产 率不发生变化,或提供亚麻、纱锭等等的劳动的生产率不发生变 化。按照以前的假定,80镑用于不变资本,20镑用于可变资本。假 定这20镑代表20个织工的20日(如周日)。按照假定,他们生产 了40镑,也就是说,他们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我 们再[450]假定工作日过去等于10小时,现在延长到12小时,那 么每人就要增加2小时剩余劳动。总工作日就要增加 1 5,从10小 时增加到12小时。因为10∶12=162 3∶20,所以为了推动同一不 变资本80镑,从而生产1200码麻布,现在就只需要162 3 个织工。 (因为20人劳动10小时,是劳动200小时;162 3 人劳动12小时, 也是劳动200小时。)换句话说,假如我们象以前一样保持20个工 人不变,那么他们现在追加的就不是200小时劳动,而是240小时 劳动。因为200小时的价值一周内每天表现为40镑,240小时的 价值一周内每天就表现为48镑。然而,因为劳动生产力等保持不 变,因为40镑要有80镑不变资本,所以48镑要有96镑不变资 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17
之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可以仍然不变。如果不是新加到劳动 资料上去的劳动的生产力发生变化,而是创造劳动资料的劳动的 生产力发生变化,从而劳动资料的价格或上升或下降,那么同样清 楚的是,这样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的追加活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不变的划分。 反过来说,如果说商品价格的变化并不排除不变的剩余价值 率,不排除追加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不变的划分,那么 商品价格的不变,也不排除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不排除新加劳动分 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比例划分的变化。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 要假定,在我们讲到的劳动部门中,所有包括在它的产品中的劳动 的生产力都不发生变化,例如,在上述情况下就是织布劳动的生产 率不发生变化,或提供亚麻、纱锭等等的劳动的生产率不发生变 化。按照以前的假定,80镑用于不变资本,20镑用于可变资本。假 定这20镑代表20个织工的20日(如周日)。按照假定,他们生产 了40镑,也就是说,他们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我 们再[450]假定工作日过去等于10小时,现在延长到12小时,那 么每人就要增加2小时剩余劳动。总工作日就要增加 1 5,从10小 时增加到12小时。因为10∶12=162 3∶20,所以为了推动同一不 变资本80镑,从而生产1200码麻布,现在就只需要162 3 个织工。 (因为20人劳动10小时,是劳动200小时;162 3 人劳动12小时, 也是劳动200小时。)换句话说,假如我们象以前一样保持20个工 人不变,那么他们现在追加的就不是200小时劳动,而是240小时 劳动。因为200小时的价值一周内每天表现为40镑,240小时的 价值一周内每天就表现为48镑。然而,因为劳动生产力等保持不 变,因为40镑要有80镑不变资本,所以48镑要有96镑不变资 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17
本。因此支出的资本共计116镑,这个资本所生产的商品价值= 144镑。但由于120镑=1200码,所以128镑=1280码。因此,一 码值128镑 1280= 1 10镑=2先令。一码的价格不变,因为它象过去一样还 是值那么多物化在劳动资料中的劳动和新加的织布劳动的总量。 然而每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却增加了。过去1200码中有20镑 剩余价值,因此一码中有20镑 1200= 2 120= 1 60镑= 1 3 先令=4便士。现在 1280码中有28镑剩余价值,一码中有51 3 便士,因为51 3 便士乘 以1280=28镑,这就是1280码中所包含的实际剩余价值额。同 样,追加的8镑剩余价值也等于80码 (每码2先令),码数实际 上从1200增加到1280。 在这里,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劳动生产力保持不变。支出在工 资上的资本保持不变。但是,剩余价值额却由20增加到28,或者 说增加8,它是以21 2 或 5 2 除20得出的;因为8× 5 2= 40 2=20,即 增加了40%。这就是总剩余价值增加的百分数。但是,如果讲到剩 余价值率,那么它原来是100%,现在是140%。 这些数字在以后可以搞精确。暂时它足以说明:剩余价值在商 品价格不变时[451]会增加,因为同一可变资本会推动更多的劳 动,从而不仅生产出具有同一价格的更多的商品,而且生产出包含 更多无酬劳动的更多的商品。 正确的计算已表示在下列对照表中,对此还要先提出以下说 明: 如果起初20v=20个十小时工作日 (可以把它作为周日而乘 以6,情况不变),一个工作日=10小时,那么这个总劳动就=200 小时。 如果把工作日从10小时延长到12小时(剩余劳动从5小时 18 卡 · 马克思
本。因此支出的资本共计116镑,这个资本所生产的商品价值= 144镑。但由于120镑=1200码,所以128镑=1280码。因此,一 码值128镑 1280= 1 10镑=2先令。一码的价格不变,因为它象过去一样还 是值那么多物化在劳动资料中的劳动和新加的织布劳动的总量。 然而每码中所包含的剩余价值却增加了。过去1200码中有20镑 剩余价值,因此一码中有20镑 1200= 2 120= 1 60镑= 1 3 先令=4便士。现在 1280码中有28镑剩余价值,一码中有51 3 便士,因为51 3 便士乘 以1280=28镑,这就是1280码中所包含的实际剩余价值额。同 样,追加的8镑剩余价值也等于80码 (每码2先令),码数实际 上从1200增加到1280。 在这里,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劳动生产力保持不变。支出在工 资上的资本保持不变。但是,剩余价值额却由20增加到28,或者 说增加8,它是以21 2 或 5 2 除20得出的;因为8× 5 2= 40 2=20,即 增加了40%。这就是总剩余价值增加的百分数。但是,如果讲到剩 余价值率,那么它原来是100%,现在是140%。 这些数字在以后可以搞精确。暂时它足以说明:剩余价值在商 品价格不变时[451]会增加,因为同一可变资本会推动更多的劳 动,从而不仅生产出具有同一价格的更多的商品,而且生产出包含 更多无酬劳动的更多的商品。 正确的计算已表示在下列对照表中,对此还要先提出以下说 明: 如果起初20v=20个十小时工作日 (可以把它作为周日而乘 以6,情况不变),一个工作日=10小时,那么这个总劳动就=200 小时。 如果把工作日从10小时延长到12小时(剩余劳动从5小时 18 卡 · 马克思
延长到7小时),那么20日总劳动就=240小时。 如果200小时劳动表现为40镑,那么240小时劳动就表现为 48镑。 如果200小时推动不变资本80镑,那么240小时就推动不变 资本96镑。 如果200小时生产1200码,那么240小时就生产1440码。 下面就是这个对照表: c v m 总 产 品价值 剩 余 价值率 剩余 价值 额 麻布 码数 每码麻 布价格 每码中包 含的织布 劳动量 每码中包 含的剩余 劳动 剩余劳动率 80镑 20镑20镑120镑 100% 2012002先令 8便士 4便士 4∶4=100% 96镑 20镑28镑144镑 140% 2814402先令 8便士 42 3 便士 42 3 ∶41 3 =140% 7∶5= 小时数从5增加到7。 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提高,就是说,由于工作日的延长,使用 的劳动总量[有酬部分和无酬部分之间]的比例从5∶5提高到7 ∶5,从100%提高到140%,并且这个比例同样也表现在个别码之 中。但是,剩余价值总量决定于在这个提高了的比率下所使用的工 人人数。假如工人人数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减少,—— 假如只使用 同从前一样数量的劳动,就是说,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使用较少的 工人人数,——那么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仍然不变,但这并不是说剩 余价值绝对额的提高仍然不变。 我们现在倒过来假定工作日保持不变,即等于10小时,但是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既不是织布劳动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劳 动生产率增加,也不是织布劳动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而是那些 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19
延长到7小时),那么20日总劳动就=240小时。 如果200小时劳动表现为40镑,那么240小时劳动就表现为 48镑。 如果200小时推动不变资本80镑,那么240小时就推动不变 资本96镑。 如果200小时生产1200码,那么240小时就生产1440码。 下面就是这个对照表: c v m 总 产 品价值 剩 余 价值率 剩余 价值 额 麻布 码数 每码麻 布价格 每码中包 含的织布 劳动量 每码中包 含的剩余 劳动 剩余劳动率 80镑 20镑20镑120镑 100% 2012002先令 8便士 4便士 4∶4=100% 96镑 20镑28镑144镑 140% 2814402先令 8便士 42 3 便士 42 3 ∶41 3 =140% 7∶5= 小时数从5增加到7。 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的提高,就是说,由于工作日的延长,使用 的劳动总量[有酬部分和无酬部分之间]的比例从5∶5提高到7 ∶5,从100%提高到140%,并且这个比例同样也表现在个别码之 中。但是,剩余价值总量决定于在这个提高了的比率下所使用的工 人人数。假如工人人数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减少,—— 假如只使用 同从前一样数量的劳动,就是说,由于工作日的延长而使用较少的 工人人数,——那么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仍然不变,但这并不是说剩 余价值绝对额的提高仍然不变。 我们现在倒过来假定工作日保持不变,即等于10小时,但是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既不是织布劳动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劳 动生产率增加,也不是织布劳动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而是那些 第六章 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19
生产包括在工资中的产品的其他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必 要劳动从5小时减少到4小时,于是工人现在不是为资本家劳动 5小时,而是6小时,不是为自己劳动5小时,而是4小时。[452] 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例,过去是5∶5=100 100,即100%,现在是 6∶4=150∶100=150%。 象从前一样地使用20个人工作10小时,即200小时;象从前 一样地推动不变资本80镑。总产品价值象从前一样=120镑,码 数=1200,一码的价格=2先令,因为生产价格完全没有改变。一 个工人的全部产品(按价值)过去等于2镑,而20个工人的全部产 品等于40镑。但是,假如一周内每日5小时等于20镑,那么一周 内每日4小时就等于16镑,现在工人用这笔钱购买与从前同样数 量的生活资料。现在每个工人每天只完成4小时必要劳动,20个 工人的报酬不是等于从前的20镑,而是等于16镑。可变资本从 20镑下降到16镑,但是它象从前一样还是推动同样多的绝对劳 动量。然而这个劳动量却有了不同的划分。从前是 1 2 有报酬,1 2 没 有报酬。现在是10小时中4小时有报酬,6小时没有报酬;就是说 2 5 有报酬,3 5 没有报酬;或者说,比例6∶4代替了比例5∶5,即剩 余价值率150%代替了剩余价值率100%。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50%。一码中有31 5 便士的有酬织布劳动,44 5 便士的无酬织布劳 动;这就是24 5∶16 5 或24∶16,同上面一样。所以,我们得出: c v m 总产品 价值 剩余 价值率 剩余 价值 额 麻布 码数 每码麻 布价格 织布 劳动量 剩余 劳动 剩余劳动率 8060 24 120镑 150% 24 12002先令 8便士 44 5 便士 44 5 ∶31 5=24∶16 =150% 20 卡 · 马克思
生产包括在工资中的产品的其他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必 要劳动从5小时减少到4小时,于是工人现在不是为资本家劳动 5小时,而是6小时,不是为自己劳动5小时,而是4小时。[452] 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例,过去是5∶5=100 100,即100%,现在是 6∶4=150∶100=150%。 象从前一样地使用20个人工作10小时,即200小时;象从前 一样地推动不变资本80镑。总产品价值象从前一样=120镑,码 数=1200,一码的价格=2先令,因为生产价格完全没有改变。一 个工人的全部产品(按价值)过去等于2镑,而20个工人的全部产 品等于40镑。但是,假如一周内每日5小时等于20镑,那么一周 内每日4小时就等于16镑,现在工人用这笔钱购买与从前同样数 量的生活资料。现在每个工人每天只完成4小时必要劳动,20个 工人的报酬不是等于从前的20镑,而是等于16镑。可变资本从 20镑下降到16镑,但是它象从前一样还是推动同样多的绝对劳 动量。然而这个劳动量却有了不同的划分。从前是 1 2 有报酬,1 2 没 有报酬。现在是10小时中4小时有报酬,6小时没有报酬;就是说 2 5 有报酬,3 5 没有报酬;或者说,比例6∶4代替了比例5∶5,即剩 余价值率150%代替了剩余价值率100%。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50%。一码中有31 5 便士的有酬织布劳动,44 5 便士的无酬织布劳 动;这就是24 5∶16 5 或24∶16,同上面一样。所以,我们得出: c v m 总产品 价值 剩余 价值率 剩余 价值 额 麻布 码数 每码麻 布价格 织布 劳动量 剩余 劳动 剩余劳动率 8060 24 120镑 150% 24 12002先令 8便士 44 5 便士 44 5 ∶31 5=24∶16 =150% 20 卡 ·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