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检测 8>七年觎语文试卷< 总分 得分 语文基础知识 1、用楷书书写句子,填在方格内(3分) 2、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栖(x)息嫌恶(w)头晕目眩(xuan) B.厄(e)运滑稽(jI)忍俊不禁(jin) C.湛(zhin)蓝静谧(bi)更胜一筹(chou) D.伫(zh)立御聘(pin)苦心孤诣(yi)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2分) 不可救药害人听闻隐隐约约无比珍奇 B.随声付和开天辟地塞翁失马智子疑邻 C.爱慕虚荣自高自大踉踉跄跄晴天霹雳 D.莽莽榛榛虚无缥藐一筹莫展忍俊不禁 4、选词填空(4分) A.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傲然愤然凛 然) B.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的 (温馨 暖温和)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_地说(肯定坚定决定) D.“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 的东西呢!”(宝贵珍奇贵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在《蚊子和狮子》一文中,蚊子至死不明白被消灭的原因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用楷书书写句子,填在方格内(3 分) 满 怀 豪 情 迎 奥 运 2、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 3、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2 分) A.不可救药 害人听闻 隐隐约约 无比珍奇 B.随声付和 开天辟地 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 C.爱慕虚荣 自高自大 踉踉跄跄 晴天霹雳 D.莽莽榛榛 虚无缥藐 一筹莫展 忍俊不禁 4、选词填空(4 分) A.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 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傲然 愤然 凛 然) B.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的 (温馨 温 暖 温和) C.“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 地说(肯定 坚定 决定) D.“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 的东西呢!”(宝贵 珍奇 贵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在《蚊子和狮子》一文中,蚊子至死不明白被消灭的原因。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 学 期期 终 教学 质 量检 测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考场号 座位号 姓名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严 禁 答 题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C.《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D.“我看见了它,萤火虫,小小的萤火虫,就像一盏小小的灯”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 仿写(2分) 例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仿写: 7、诗句对接(11分) (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 志在千里。 (3)开轩面场圃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 潭影空人心 (6)何当共剪西窗烛 (7)乱花渐欲迷人眼 (8) 江春入旧年 (9) 赚得行人空喜欢 (10)无可奈何花落去 8、按照提示默写古文:(8分) (1)岁寒 (2)徐喷以烟 作白之鹤观 为之怡 然称快。 (3)《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谈诗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4)《山市》孙公子禹年与同人初见山市时心理反映的句子是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6分)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C.《落难王子》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不要像王子那样娇贵,否则就会落难。 D.“我看见了它,萤火虫,小小的萤火虫,就像一盏小小的灯”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 6、仿写(2 分) 例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仿写: 7、诗句对接(11 分) (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 (2) 志在千里。 (3)开轩面场圃 。 (4)我寄愁心与明月 。 (5) 潭影空人心。 (6)何当共剪西窗烛 。 (7)乱花渐欲迷人眼 。 (8) 江春入旧年 (9) 赚得行人空喜欢。 (10)无可奈何花落去 。 8、按照提示默写古文:(8 分) (1)岁寒 。 (2)徐喷以烟 ,作白之鹤观 为之怡 然称快。 (3)《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谈诗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4)《山市》孙公子禹年与同人初见山市时心理反映的句子是 。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6 分)
(1)著名数学家,教育育家苏步青教授在六十年代的教育生涯中,既教书又育人,教书 兢兢业业,育人孜孜不倦。 2)一次,一个学生为了能在第二天的科学讨论会上“过关”;夜里来敲苏老的门,想 从他这里得点“信息”,找一条“捷径”。没想到 这位学生熬了个通 宵,第二天发言十分精彩,得到了苏老的表扬 (3)这位当年苏老门下的弟子,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教授,谈及苏老的“严”,他感慨良 多,“惡不是苏教擐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的念天e (4)苏老对学生既严又慈。他主张教师对学生在学业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则要给予 关心。 5)苏老曾风趣地说:“有人说我是名师出高徒,我不是名师,是严师。 9、从下列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A.苏老热情地接待了他,给他指出了重点难点 B.苏老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一番 C.苏老弄清他的来意,马上“轰”他走,叫他回去独立思考。 D.苏老兴致勃勃地和他一起讨论了发言提纲 10、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1、此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内容。(6分) 第一部分 内容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三部分 内容 12、请为此文拟一个题目(2分) 13、选文的线索是 主旨句是 分) 生命的本质(20分) ①夜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时而熟悉时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 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 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1)著名数学家,教育育家苏步青教授在六十年代的教育生涯中,既教书又育人,教书 兢兢业业,育人孜孜不倦。 (2)一次,一个学生为了能在第二天的科学讨论会上“过关”;夜里来敲苏老的门,想 从他这里得点“信息”,找一条“捷径”。没想到 。这位学生熬了个通 宵,第二天发言十分精彩,得到了苏老的表扬。 (3)这位当年苏老门下的弟子,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教授,谈及苏老的“严”,他感慨良 多,“要不是苏教授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的今天。” (4)苏老对学生既严又慈。他主张教师对学生在学业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则要给予 关心。 (5)苏老曾风趣地说:“有人说我是名师出高徒,我不是名师,是严师。 9、从下列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文中横线上。(2 分) A.苏老热情地接待了他,给他指出了重点难点。 B.苏老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一番。 C.苏老弄清他的来意,马上“轰”他走,叫他回去独立思考。 D.苏老兴致勃勃地和他一起讨论了发言提纲。 10、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2 分) 11、此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内容。(6 分) 第一部分 内容: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三部分 内容: 12、请为此文拟一个题目(2 分) 13、选文的线索是 主旨句是 (4 分) 生 命 的 本 质(20 分) ①夜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时而熟悉时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声。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 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 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 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 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人所有的词汇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 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 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 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 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 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 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 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 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 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 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 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鳘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 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4分) (1)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应当是 (2)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 (3)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可以概括为什么?(不超过30字) 15、仔细阅读第⊕段,回答问题(4分) (1)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2)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16、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4分)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 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 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人所有的词汇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 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 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 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 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 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 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 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 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 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 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 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 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4 分) (1)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应当是 。 (2)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 是 。 (3)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可以概括为什么?(不超过 30 字) 15、仔细阅读第○4 段,回答问题(4 分) (1)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2)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16、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4 分)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17、第⑥段中说“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全命的舞蹈”。(4分) (1)联系全文,说说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体的内容 (2)“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有意安排”的吗?说 说你的理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 A.在“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中,作者特意加上“在夜幕之 后”这一修饰成分,说明“那些残疾人”身残志坚,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⑤段开头“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这句 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赞美残疾人的音乐嘹亮、动听。 C.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不但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并且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 D.对“残疾人”和“小姑娘”,作者开始都生有怜悯之情,后来发现这种怜悯是多余的, 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怜悯。 E.本文作者先写残疾人,再写小姑娘,最后引发对整个人类生命史的思考。由点到面从 而提示了生命本质的普遍意义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2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1)填空(3分) 选文选自《 作者 题目的意思是 (2)解释加点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17、第○6 段中说“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全命的舞蹈”。(4 分) (1)联系全文,说说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体的内容。 (2)“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有意安排”的吗?说 说你的理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2 分) A.在“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中,作者特意加上“在夜幕之 后”这一修饰成分,说明“那些残疾人”身残志坚,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5 段开头“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这句 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赞美残疾人的音乐嘹亮、动听。 C.第○7 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不但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 并且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 D.对“残疾人”和“小姑娘”,作者开始都生有怜悯之情,后来发现这种怜悯是多余的, 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怜悯。 E.本文作者先写残疾人,再写小姑娘,最后引发对整个人类生命史的思考。由点到面从 而提示了生命本质的普遍意义。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20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 .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 .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1)填空(3 分) 选文选自《 》作者 , 朝人。 题目的意思是 。 (2)解释加点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