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资银与卖第一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Theory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银行的发展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1933年修改后的《银行法》加进了〈格拉斯一 斯蒂格尔法案〉( Glass steagallact)(第16、20、 《1933年银行法》 21和32条),目的是要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 务截然分开。该法案规定: 任何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 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指定的政府债 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购买某些股票和债 券三类证券业务外,不能经营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不可以设立从事证券投资的子公司 投资银行既不可以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 业务,也不可设立吸收公众存款的分公司; 同时该法对商业银行可以涉及的证券业务作出 了4点相当明确的规定。 《1934年证券交易法》 安黴农业大学金融系冯庆水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庆水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Theory &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 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933年修改后的《银行法》加进了〈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案〉(Glass Steagall Act)(第16、20、 21和32条),目的是要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 务截然分开。该法案规定: ➢ 任何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 除了可以进行投资代理、经营指定的政府债 券、用自有资本有限制地购买某些股票和债 券三类证券业务外,不能经营证券投资业务; ➢ 商业银行不可以设立从事证券投资的子公司, 投资银行既不可以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 业务,也不可设立吸收公众存款的分公司; 同时该法对商业银行可以涉及的证券业务作出 了4点相当明确的规定。 《1933年银行法》 《1934年证券交易法》
机资银与卖第一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Theory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银行的发展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Glass steagallact) 对商业银行可以涉及的证券业务所作出的4点明确 《1933年银行法》 规定是 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和持有美国联邦政府和联 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公债;经批准后也可以购 买一些州和地方债券。 商业银行最多可以用自有资本的10%进行股 票和其他非债券证券的买卖,但是它们必须 经过独立的证券评级机构评级,且级别最低 应是BBB级的。 >决不允许商业银行动用其存款去进行前两项 规定之外的证券投资活动。 >商业银行通过信托业务,可以代理客户进行 《1934年证券交易法》 证券投资和买卖。 安黴农业大学金融系冯庆水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庆水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Theory &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 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 Steagall Act) 对商业银行可以涉及的证券业务所作出的4点明确 规定是: ➢ 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和持有美国联邦政府和联 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公债;经批准后也可以购 买一些州和地方债券。 ➢ 商业银行最多可以用自有资本的10%进行股 票和其他非债券证券的买卖,但是它们必须 经过独立的证券评级机构评级,且级别最低 应是BBB级的。 ➢ 决不允许商业银行动用其存款去进行前两项 规定之外的证券投资活动。 ➢ 商业银行通过信托业务,可以代理客户进行 证券投资和买卖。 《1933年银行法》 《1934年证券交易法》
机资银与卖第一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Theory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银行的发展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一步将规范 《1933年银行法》 范围扩大到了二级市场。该法案对新成立 《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赋予了很 大的权力,规定新发行的证券和股票交易 所都必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股票交 易所必须遵守有关买空卖空、场内交易和 信息披露等统一的交易操作规程。为了防 止证券交易委员会成员的舞弊行为,法案 还规定该委员会的五个全职委员不得在外 兼任其他职务。 安黴农业大学金融系冯庆水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庆水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Theory &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 3.分业阶段(大危机至20世纪60年代) 《1933年证券法》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一步将规范 范围扩大到了二级市场。该法案对新成立 的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赋予了很 大的权力,规定新发行的证券和股票交易 所都必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股票交 易所必须遵守有关买空卖空、场内交易和 信息披露等统一的交易操作规程。为了防 止证券交易委员会成员的舞弊行为,法案 还规定该委员会的五个全职委员不得在外 兼任其他职务。 《1933年银行法》 《1934年证券交易法》
机资银与卖第一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Theory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4现代合业阶段(20世纪7年代以来) 总体过程:从相互渗透到混业经营 原因: 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规避管制 官方放松金融管制 实现形式:控股公司 详细内容:见教材P23-26页 混业经营的标志: 1999年1l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安黴农业大学金融系冯庆水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庆水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Theory &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 4.现代合业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总体过程:从相互渗透到混业经营 原因: ⚫ 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规避管制 ⚫ 官方放松金融管制 实现形式:控股公司 详细内容:见教材P23—26页 混业经营的标志: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机资银与卖第一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Theory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银行业 务竞争加剧,再加上世界经济的动荡,使金融业产生了意义深远的 变化。这些变化包括: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金融管制不断放松, 金融自由花趋势日益明显;金融业务与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 务进一步交叉,传统的专业化金融业务分工界限逐渐模糊;国内、 国际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蓬勃发展;银行业务进一步国 际化;国内外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出现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 等。在这种背景下,投资银行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混业经营趋势 2全球化趋势 3业务多元化与经营特色化并重的发展趋势 4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安黴农业大学金融系冯庆水
安徽农业大学金融系 冯庆水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Theory &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s 三、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银行业 务竞争加剧,再加上世界经济的动荡,使金融业产生了意义深远的 变化。这些变化包括: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金融管制不断放松, 金融自由花趋势日益明显;金融业务与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业 务进一步交叉,传统的专业化金融业务分工界限逐渐模糊;国内、 国际融资出现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蓬勃发展;银行业务进一步国 际化;国内外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出现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 等。在这种背景下,投资银行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 1.混业经营趋势 2.全球化趋势 3.业务多元化与经营特色化并重的发展趋势 4.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