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地攫取这种新的化合物。每个人都热心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 份。竞争在所不免。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 矩的性质。但是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 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一切便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因 工厂的过度生产、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 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竞争变成了残 酷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描绘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 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伟大成果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一套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他们 引以为快的民族感情的哲学骗局,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 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和地方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 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啼笑皆非的对比,就 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①。 20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①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两段话:“因此,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 专门批判之前,首先提出一些较能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 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论点,并且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 种批评意见也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 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de bonne foi〔认真地〕加以 分析。 1.一般意识形态,德国哲学 A.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 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 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 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 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编者 注
贪婪地攫取这种新的化合物。每个人都热心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 份。竞争在所不免。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 矩的性质。但是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 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一切便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因 工厂的过度生产、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 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竞争变成了残 酷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描绘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 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伟大成果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一套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他们 引以为快的民族感情的哲学骗局,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 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和地方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 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啼笑皆非的对比,就 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①。 20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①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两段话:“因此,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 专门批判之前,首先提出一些较能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 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进行批判时所持的论点,并且对于了解和说明以后各 种批评意见也是必要的。我们这些意见正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 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de bonne foi〔认真地〕加以 分析。 1.一般意识形态,德国哲学 A.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 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 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 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 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意识形态本身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编者 注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国的批判,直到它的最后的挣扎,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 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它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 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 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 义。对黑格尔的这种依赖关系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在这些新出现的 批判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尽管 他们每一个人都断言自己已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他们和黑格尔的 论战以及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 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 住的那些方面。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 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但是后来却亵渎了这些范畴,用一些世俗 的名称称呼它们,如“类”、“唯一者”、“人”,等等。 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 念的批判①。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 意识,什么是宗教观念,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整个的进步在于: 想像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以及其 他的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的、 法律的、道德的意识被宣布为宗教的或神学的意识,而政治的、法 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 一、费 尔 巴 哈 21 ①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这种批判企图吹嘘自己是使世界免除一切灾难 的绝对救世主。宗教总是被看作和解释成这些哲学家们所厌恶的一切关系的 终极原因、他们的永世的仇敌。”—— 编者注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国的批判,直到它的最后的挣扎,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 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它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 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 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 义。对黑格尔的这种依赖关系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在这些新出现的 批判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尽管 他们每一个人都断言自己已超出了黑格尔哲学。他们和黑格尔的 论战以及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 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 住的那些方面。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 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但是后来却亵渎了这些范畴,用一些世俗 的名称称呼它们,如“类”、“唯一者”、“人”,等等。 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 念的批判①。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 意识,什么是宗教观念,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整个的进步在于: 想像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以及其 他的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的、 法律的、道德的意识被宣布为宗教的或神学的意识,而政治的、法 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 一、费 尔 巴 哈 21 ①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这种批判企图吹嘘自己是使世界免除一切灾难 的绝对救世主。宗教总是被看作和解释成这些哲学家们所厌恶的一切关系的 终极原因、他们的永世的仇敌。”—— 编者注
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都被宣布为宗 教的关系,继而转化为迷信—— 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 到处出现的都只是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世界在愈来愈大的规模 上被圣化了,直到最后可尊敬的圣麦克斯en bloc〔完全地,彻头 彻尾地〕把它宣布为圣物,从而一劳永逸地把它葬送为止。 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归入某种黑格尔的逻辑范 畴,就明白易懂了。青年黑格尔派则批判一切,到处用宗教的观念 来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青年黑格尔派同意 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观念、普遍的东西统 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而另一 派则认为它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既然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为某种 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 派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羁绊一样,所以不言而喻,青年黑 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既然根据青年黑 格尔派的幻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 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所以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 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他们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 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种改变 意识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现存的东西, 也就是说,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尽管青年黑格尔派 思想家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最大 的保守分子。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说他 们仅仅是为反对“词句”而斗争。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 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末他们就 22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都被宣布为宗 教的关系,继而转化为迷信—— 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 到处出现的都只是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世界在愈来愈大的规模 上被圣化了,直到最后可尊敬的圣麦克斯en bloc〔完全地,彻头 彻尾地〕把它宣布为圣物,从而一劳永逸地把它葬送为止。 老年黑格尔派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归入某种黑格尔的逻辑范 畴,就明白易懂了。青年黑格尔派则批判一切,到处用宗教的观念 来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青年黑格尔派同意 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观念、普遍的东西统 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而另一 派则认为它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既然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即被他们变为某种 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 派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羁绊一样,所以不言而喻,青年黑 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既然根据青年黑 格尔派的幻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 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所以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 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他们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 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种改变 意识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现存的东西, 也就是说,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尽管青年黑格尔派 思想家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最大 的保守分子。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说他 们仅仅是为反对“词句”而斗争。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 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末他们就 22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 果,就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但就连这些说明也是片 面的。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来粉饰他们的一 种奢望,以为他们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了仿佛具有世 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 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 的联系问题。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 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 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 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 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 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 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各种自然条件 —— 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 件②。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 一、费 尔 巴 哈 23 ① ②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 生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制约着肉体组织 的整个进一步发达或不发达。”—— 编者注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 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 料。”—— 编者注
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 果,就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但就连这些说明也是片 面的。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来粉饰他们的一 种奢望,以为他们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了仿佛具有世 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 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 的联系问题。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 一些只有在想像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 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 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 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 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 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各种自然条件 —— 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 件②。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 一、费 尔 巴 哈 23 ① ②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制约着人们最初的、自然产 生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制约着肉体组织 的整个进一步发达或不发达。”—— 编者注 手稿中删去了以下这一段话:“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 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 料。”—— 编者注
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 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 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 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 生活本身。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 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 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 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 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 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 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 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 的4。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 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 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 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 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 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 量的增加(例如开垦新的土地)。 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 24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
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 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 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 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 生活本身。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 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 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 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 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 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 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 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 的4。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 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 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 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 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 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 量的增加(例如开垦新的土地)。 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 24 卡·马克思和费·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