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学资源
《洋务运动》教学资源
数学瓷洹 出自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2017年11月第2次印刷)。特致谢意! 資源1: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得到了三种教训:第一,他们确切地认 识到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法远在我们之上。……第二,恭亲王及文祥发现西洋人不但 愿意卖军器给我们,而且愿意把制造军器的秘密及训练军队的方法教给我们,这颇出于 时人意料之外。他们认为这是我们自强的机会。第三,恭亲王及文祥发现西洋人并不是 他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狼子野心,不守信义”。英、法的军队虽然占了北京,并且实 力充足,能为所欲为,但《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居然依据条约撤退军队,交还首都。 时人认为这是了不得的事情,足证西洋人也守信义,所以对付外人并不是全无办法的。 从这三种教训,恭亲王及文祥定了一个新的大政方针:第一,他们决定以夷器和夷 法来对付夷人。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他们于是买外 国军器,请外国教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自强之道。第二,他们知道自强不是短期内
目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2017年11月第2次印刷。特致谢意! 所能实现的。在自强没有到达预期程度之以 国应该谨守条约以免战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53~54页,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資源2:奕诉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目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 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讦,晚期曾心酸地自谓: 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 12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資源3:早在1859年,法国钦差回国后就曾经寄送给清廷一部电报机作为礼品,恭 亲王奕诉却“以为无用相却”,又送还了人家。到了1863年,英、法公使向清廷建议引 入电报,法国人李梅还为清廷开列清单,详估开办电报所需费用,电报线路架设、局所 的数目位置,电报价目,等等。可惜清廷对于电报毫无兴趣,更不准许铺设电报线路。 当时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就认为电报这玩意儿“于中国毫无益处,而贻害于无穷”。那 时候中国还十分封闭,连修一条铁路都惹得怨声载道,遑论电报。最离谱的谣言甚至说
那一根一根杆子戳在地上,专门吸地气和死人魂魄,然后顺着线给传到荚吉利、法兰西 之类的地方去,供洋人吸食。洋人之食地气,如我民之吸鸦片,是上瘾的。 马伯庸、阎乃川:《触电的帝国:电报与中国近代史》, 17~18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資源↓:电线电报是近代引入中国、引起相当争议的“奇技淫巧”之一。顽固派认为电 线会变乱风俗,是背祖弃宗之举,如工科给事中陈彝在1875年9月的一道奏折中坚决表示要 禁止架设电线,认为电线可以“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因为:“铜线之害不可枚举,臣 仅就其最大者言之。夫华洋风俗不同,天为之也。洋人知有天主、耶稣,不知有祖先,故 凡人其教者,必先自毁其家木主。中国视死如生,千万年未之有改,而体魄所藏为尤重。 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 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 尚安望尊君亲上乎?”在顽固派的逻辑中,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 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对架设电报线在军事和经济上的重要性,连洋务派开 始也多认识不足,对有关架设电报线的建议屡屡以无用而拒绝,奕诉、曾囯藩、崇厚、左 宗棠、刘坤一等都曾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是劳民伤财的无益之举。不过李鸿章的态度则有
田目仲尧明、沈为慧、何成刚《史学阅与微踝设计中国逝代史(上)》(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2017年11月第2次印刷)。特致谢意! 所不同,他在1865年3月就曾致函总理衙门,提出架电报线费钱并不多,但传递信息却非常 迅速,现在洋人正想方设法在中国架设电线,中国一时能禁止,但“将来不知能否永远禁 阻”,如果不能永远禁阻,不如中国现在自己开始创办电报事业。然而,他的这一建议并未 得到总理衙门的支持和其他洋务派官员的响应,结果不了了之,但李鸿章并未因此作罢,而 是一直在等待恰当的机会。事实上,洋商已想尽种种办法,主要是架设海线而非陆线绕过 清政府管理在中国架线设局。凡此种种,足见中国开创自己电报事业的艰难。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306~307页,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 資源5: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 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 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矚目的成就。 —向锐:《西风渐进七十年》,99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資源6: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现代文明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厌恶了封建的旧礼 教、旧习俗,不少留学生脱下长袍穿上西装,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社交活动,有些学生 甚至剪掉发辫。在清政府看来,穿西服辱没了中国士大夫的身份,参加各种健身运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