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6(互动交流版)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2页~9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髙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 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 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 的联系。 ◆难点 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 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的幻灯(见练习设计)。 ◆学生准备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6(互动交流版)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 2 页~9 页。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 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 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 的联系。 ◆难点 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 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的幻灯(见练习设计)。 ◆学生准备
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 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数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建情境,导入 分析第一则新闻结构,划分层次,分析 课文的六要索 朗读第一则新闻,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整 体认识 分析这篇第一则闻的王个组成都分 对新闻的特点和写法有初步了解 生理解第一则新闻的内容和 构,引导学生把握新闻六要素 口述一两则新闻 指导字生了鮮新闻的五个成部分,f 绍新闻的特点和写法 散读第一则新闻,注意感情基调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创建情景,导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1.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准备讲述 事,这些新近发生的事通过报纸、电2.口述所搜集的新闻。其他学生 视、广播等途径被我们知晓,就是我|注意记录所讲新闻的时间、地点 们常说的新闻。谁能跟我们讲讲他这|人物、情节等。 两天听到或看到的新闻? 3.根据教师的讲述,检查自己所 2.请二位同学试着讲两则新闻。 记录内容的准确性,评判自己描 3.根据学生说的结果进行诱导,引起述事件的能力。 学生对新闻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朗读第一则新闻,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 1.范读第一则新闻,注意要读得流1.听教师朗读,注意感受其感情基 利、有气势,给学生以表率 调 2.适当介绍第一则新闻背景。 2.倾听,必要处作好记录。 3.让学生散读一二次 3.自由散读,了解文章大意。 4.抽查几人朗读,并给予评价。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理解第一则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约 分钟)
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 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 1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1 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 事,这些新近发生的事通过报纸、电 视、广播等途径被我们知晓,就是我 们常说的新闻。谁能跟我们讲讲他这 两天听到或看到的新闻? 2.请二位同学试着讲两则新闻。 3.根据学生说的结果进行诱导,引起 学生对新闻学习和写作的兴趣。 1.拿出准备好的资料,准备讲述。 2.口述所搜集的新闻。其他学生 注意记录所讲新闻的时间、地点、 人物、情节等。 3.根据教师的讲述,检查自己所 记录内容的准确性,评判自己描 述事件的能力。 二、朗读第一则新闻,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范读第一则新闻,注意要读得流 利、有气势,给学生以表率。 2.适当介绍第一则新闻背景。 3.让学生散读一二次。 4.抽查几人朗读,并给予评价。 1.听教师朗读,注意感受其感情基 调。 2.倾听,必要处作好记录。 3.自由散读,了解文章大意。 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三、理解第一则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将课1.默读课文,在书上划分层次,并归 文分成若干个层次,概括出大意。纳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给2.回答问题 机会补充 3.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答案,感受文 3.归纳小结。引导划分的依据,章的革命气息 并提示学生要学习革命前辈英勇4.在教师诱导下理清本文的时间、地 奋战的精神。 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 4.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理清本结果等六要素 文的六要素,培养其分析能力。 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约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1.在教师讲解时作好相应记录,然后 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阅读课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分。标题就是……请大家结合课后2.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习二,分析这篇新闻的五个部分。3.与教师一起理清本文的结构,作好 2.抽学生发言。 笔记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板书),4.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反映新闻 注意在讲解过程中加强对新闻结写作特点的语句,加以体会 构五部分的具体介绍。 4.师: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 有它自己的特点,它要求叙述事件 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感受新闻 的上述特点。 板书设计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3~16句)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安庆 20日夜~21日 30万 芜湖 夜 西路军九江一 21日17时~22 35万 2/3 安庆 日22时 东路军南京一江阴21日17时~22日2235万 大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将课 文分成若干个层次,概括出大意。 2.抽学生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给 机会补充。 3.归纳小结。引导划分的依据, 并提示学生要学习革命前辈英勇 奋战的精神。 4.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理清本 文的六要素,培养其分析能力。 1.默读课文,在书上划分层次,并归 纳各部分大意。 2.回答问题。 3.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答案,感受文 章的革命气息。 4.在教师诱导下理清本文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等六要素。 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约 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 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 分。标题就是……请大家结合课后 习二,分析这篇新闻的五个部分。 2.抽学生发言。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逐步板书), 注意在讲解过程中加强对新闻结 构五部分的具体介绍。 4.师: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 有它自己的特点,它要求叙述事件 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感受新闻 的上述特点。 1.在教师讲解时作好相应记录,然后 阅读课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2.发表意见,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与教师一起理清本文的结构,作好 笔记。 4.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能反映新闻 写作特点的语句,加以体会。 板书设计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 句)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3~16 句)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安庆一 芜湖 20 日夜~21 日 夜 30 万 30 万 西路军九江一 安庆 21 日 17 时~22 日 22 时 35 万 2/3 东路军南京一江阴 21日17时~22日22 时 35 万 大部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数师指导 学生活动 [看’分斫第一则逦 自主完成题目,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姐织学生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 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要有自己的体会 导入第二则新闻 进入新课学习 置烈文结构,规分是次,入理解数,奶是次,理解文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合课后练习三,揣摩课文语言。1.在教室指导下揣摩课文语言。 (1)由学生看书上题目自主完成,要(1)自主完成题目,列出提纲 求列提纲 (2)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体会。 (2)抽学生指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优劣(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及理由。 2.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找出相应 (3)小结。 语句。3.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体 2.师:在课文开头和结尾处,有些语会 句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宏伟的气势和军4.随教师的指导感受文章的用词特 威,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加以分析。点 3.抽学生回答 4.师小结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这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仔细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相应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板书),请大家句子用以阐述 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2.抽多名学生发言。 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3.师归纳小结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分钟)
第 2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2 课时) 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结合课后练习三,揣摩课文语言。 (1)由学生看书上题目自主完成,要 求列提纲。 (2)抽学生指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优劣 及理由。 (3)小结。 2.师:在课文开头和结尾处,有些语 句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宏伟的气势和军 威,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3.抽学生回答。 4.师小结。 1.在教室指导下揣摩课文语言。 (1)自主完成题目,列出提纲。 (2)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体会。 (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2.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找出相应 语句。3.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体 会。 4.随教师的指导感受文章的用词特 点。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这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 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条(板书),请大家 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2.抽多名学生发言。’ 3.师归纳小结。 1.仔细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相应 句子用以阐述。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在教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1.听教师介绍背景资料,有必要可作 长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记录 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另一篇作品一—《中原我军解放南3.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与前一篇的异 阳》。南阳是……(介绍新闻背景)同。 2.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出 感情 3.对学生朗读作出评价,并范读。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自由散读课文,划分层次。1.自由散读,划分层次。 2.随机抽查提问,有不同意见者给机2.踊跃作答,在讨论中逐步明确答 会补充,结合课后习题四,针对不同案。 答案进行归纳小结,分析文章的谋篇|3.思考问题 布局 4.回答问题,在教师提示下得出正 3.提间:这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确答案 南阳解放的消息,还介绍一年多来南 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4.抽学生回答,师小结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语言精炼。 第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疑难字词练习〔见板书〕 通过工具书或借助课本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课室练习〔见练习设计[思考完成练习 作文练习 描写中注意新闻结构和要索的完整性 疑难字词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朗读词语,进行听写练习,抽几名1.上台板书,听写词语。 学生上台板书 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相关字词 2.对听写结果进行评价。 3.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了 解学生对疑难字词的掌握程度。 课堂练习(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 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 另一篇作品——《中原我军解放南 阳》。南阳是……(介绍新闻背景) 2.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出 感情。 3.对学生朗读作出评价,并范读。 1.听教师介绍背景资料,有必要可作 记录。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与前一篇的异 同。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自由散读课文,划分层次。 2.随机抽查提问,有不同意见者给机 会补充,结合课后习题四,针对不同 答案进行归纳小结,分析文章的谋篇 布局。 3.提问:这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 南阳解放的消息,还介绍一年多来南 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4.抽学生回答,师小结。 1.自由散读,划分层次。 2.踊跃作答,在讨论中逐步明确答 案。 3.思考问题。 4.回答问题,在教师提示下得出正 确答案。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语言精炼。 第 3 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疑难字词练习(约________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朗读词语,进行听写练习,抽几名 学生上台板书。 2.对听写结果进行评价。 3.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了 解学生对疑难字词的掌握程度。 1.上台板书,听写词语。 2.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相关字词。 二、课堂练习(约________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