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共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填空、交流讨论,知道什么叫合金,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能,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能与所含成分量的多少有 关,进一步提高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2.通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初步学会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3.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增强社会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素材归纳整合能力。 【学习重点】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和如何正确使用金属材料 【温馨提示】“如何书写科学小论文”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1.下列物质(甲栏)及它们对应的用途(乙栏),试用短线把它们的对应关系连接起来。 甲栏 乙栏 氧化铁 红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铝 耐火材料 氧化亚铜 制造铜盐的原料 氧化铜 红色颜料 2.将下列左栏金属的用途与右栏的有关性质用线连起来。 左栏 右栏 生活用铁锅 导电性 金可以制成很薄的金箔 导热性 用铜制作印刷电路 延展性 用铁回收废定影液中的银 还原性 铝用于火箭推进剂 燃烧放出大量热 新知预习:1.阅读教材P65“实践活动”:采取网络、调查、资料査阅等方式收集(1)合金性能与成分的关系:(2) 有关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的用途;(3)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与金属相关知识,形成小论文。 2.阅读教材P66“思考与交流”:“如何选用材料”,通过课本上的相关提示,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3、阅读教材P66“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小组长安排不同组内学生扮演不 同的角色,通过查阅资料做好交流、表演准备。 【同步学习】 、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活动一、认识常见合金材料 阅读填空:阅读教材P64~65“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填写下列空白: (1)金属材料包括 和 合金是指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 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例如,合金的硬度可以它的纯金属成分,合金的熔 点也可以它的成分金属(填“大于”或“低于”) (2)常见合金有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使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合金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 3 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共 1 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填空、交流讨论,知道什么叫合金,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能,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能与所含成分量的多少有 关,进一步提高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2.通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初步学会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3.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增强社会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素材归纳整合能力。 【学习重点】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和如何正确使用金属材料。 【温馨提示】“如何书写科学小论文”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 旧知回顾:1.下列物质(甲栏)及它们对应的用途(乙栏),试用短线把它们的对应关系连接起来。 甲 栏 乙 栏 氧化铁 红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铝 耐火材料 氧化亚铜 制造铜盐的原料 氧化铜 红色颜料 2.将下列左栏金属的用途与右栏的有关性质用线连起来。 左栏 右栏 生活用铁锅 导电性 金可以制成很薄的金箔 导热性 用铜制作印刷电路 延展性 用铁回收废定影液中的银 还原性 铝用于火箭推进剂 燃烧放出大量热 新知预习:1.阅读教材 P65“实践活动”:采取网络、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1)合金性能与成分的关系;(2) 有关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的用途;(3)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与金属相关知识,形成小论文。 2.阅读教材 P66“思考与交流”: “如何选用材料”,通过课本上的相关提示,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3、阅读教材 P66“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小组长安排不同组内学生扮演不 同的角色,通过查阅资料做好交流、表演准备。 【同步学习】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活动一、认识常见合金材料 1. 阅读填空:阅读教材 P64~65“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填写下列空白: (1)金属材料包括 和 。合金是指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 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例如,合金的硬度可以 它的纯金属成分,合金的熔 点也可以 它的成分金属(填“大于”或“低于”)。 (2)常见合金有 、 、 。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使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合金
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 2.阅读填空:阅读教材P66“资料卡片”,填写下列空白: 黑色金属材料包括 有色金属材料可分为 金属材料分为 合金可以是金属元素间组成,也可以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3.交流讨论:“新知预习1” 对应练习1、多数合金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金的 (D) A.熔点高,硬度小 B.密度大 C.机械强度差 D.熔点低,硬度大 对应练习2、工业生产合金,就是将两种或以上的金属熔化、冷却而成。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金属 熔点(℃) 1083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A) A.Cu、Na B.Fe、Cu C.Fe、Al D.Al、Na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活动二、如何选用材料 1、思考交流:“新知预习2”。 2、概括归纳: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对应练习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氧化铁常用于制造涂料 B.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C.氧化亚铜用于制造颜料 D.化工商店中的银粉是金属银的粉末 活动三、角色扮演 表演交流:“新知预习3” 对应练习4、人民网消息:“科学家发现,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比瓶装饮料高3-6倍,铝元素的过量摄入对人体的有 害的。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就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许多发达国家已限制易拉罐的生产。若经常饮用易拉罐饮 料,不利与人体健康。”以下是几位学生看了这条消息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拉罐壳是由某种含铝化合物制成的,所以会有部分铝化合物溶解在内装的饮料中 B.拉罐壳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常温下铝易跟水反应使内装的饮料中含铝量増大 C.汽水类饮料显酸性,所以这类易拉罐饮料中会有较多的铝离子 D.表面易形成保护膜,所以铝制易拉罐不会使饮料中含铝量增大,这则报导有误 【反馈练习】1.合金有许多特点:如NaK合金为液体,而Na和K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 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B) A.纯铁 B.生铁 C.碳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生铁的含碳量比钢要高,所以相同条件下钢比铁容易受到腐蚀 B.灼烧某物质时,用眼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以判断该物质不含钾元素 C.向新制的FeSO溶液中滴入适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个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是:浅绿色溶液→白色 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D.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Cl和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氢气的体积(同 温同压下)前者小于后者 3.下列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D) A.合金的硬度都比成分金属大 B.合金的熔点都比成分金属低 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D.青铜、不锈钢、18K金都是合金
是 ,根据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 和 。 2.阅读填空:阅读教材 P66“资料卡片”,填写下列空白: 黑色金属材料包括 ,有色金属材料可分为 。金属材料分为 。 合金可以是金属元素间组成,也可以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 3.交流讨论:“新知预习 1”. 对应练习 1、多数合金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金的 ( D ) A.熔点高,硬度小 B.密度大 C.机械强度差 D.熔点低,硬度大 对应练习 2、 工业生产合金,就是将两种或以上的金属熔化、冷却而成。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金属 Na Cu Al Fe 熔点(℃)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A ) A.Cu、Na B.Fe、Cu C.Fe、Al D.Al、Na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活动二、如何选用材料 1、思考交流:“新知预习 2”。 2、概括归纳: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 对应练习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氧化铁常用于制造涂料 B.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C.氧化亚铜用于制造颜料 D.化工商店中的银粉是金属银的粉末 活动三、角色扮演 表演交流:“新知预习 3”。 对应练习 4、人民网消息:“科学家发现,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比瓶装饮料高 3~6 倍,铝元素的过量摄入对人体的有 害的。世界卫生组织 1998 年就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许多发达国家已限制易拉罐的生产。若经常饮用易拉罐饮 料,不利与人体健康。”以下是几位学生看了这条消息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C ) A.拉罐壳是由某种含铝化合物制成的,所以会有部分铝化合物溶解在内装的饮料中 B.拉罐壳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常温下铝易跟水反应使内装的饮料中含铝量增大 C.汽水类饮料显酸性,所以这类易拉罐饮料中会有较多的铝离子 D.表面易形成保护膜,所以铝制易拉罐不会使饮料中含铝量增大,这则报导有误 【反馈练习】1. 合金有许多特点:如 Na—K 合金为液体,而 Na 和 K 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试推测生铁、纯铁、 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 B ) A.纯铁 B.生铁 C.碳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生铁的含碳量比钢要高,所以相同条件下钢比铁容易受到腐蚀 B.灼烧某物质时,用眼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以判断该物质不含钾元素 C.向新制的 FeSO4 溶液中滴入适量的 NaOH 溶液,放置片刻,整个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是:浅绿色溶液→白色 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D.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 HCl 和过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氢气的体积(同 温同压下)前者小于后者 3.下列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合金的硬度都比成分金属大 B.合金的熔点都比成分金属低 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 D.青铜、不锈钢、18K 金都是合金
4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铁矿石炼成铁是化学变化,由生铁炼成钢是物理变化 B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容器易被腐蚀 C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在性能和用途上差别不大 D.它们都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 5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表(CuSO)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_Fe+Cu2=Fe2+C (2)尽管铜比铁较为稳定,但铜器表面经常会生成铜锈即:铜绿,化学式为Cu(OH)2CO]其中生成铜绿的反应 物除铜外还有O2、CO2和H2O。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放潮湿、隔绝空气等,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 试写出除去铜绿而又不伤器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O3+4HC=2CuCl2+CO↑+3HO。 【归纳梳理】 合金材料 概念 金 性能 【课后巩固】教材作业:P68习题4、5、7、10 提高训练:1.在我国文明发展过程中,最早较广泛使用的金属是 (A) A、铜 B、铁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B司母成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的古青铜象(A) C.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3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 (A) A.合金钢 B高碳钢 C.中碳钢 D低碳钢 4铝硅合金(含Si13.5%)它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铝、②硅、③铝硅 合金中,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D)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 B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分布在地壳中的铁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 D纯铁的抗腐蚀能力相当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6.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耐腐蚀性强,它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海工业中。科学家预言,到21世纪其 用途仅次于铁和铝,该金属是 (C) A.锌 B铜 C.钛 D镁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 收,它们属于 (B) A.有机物 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 D.盐 8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 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4.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由铁矿石炼成铁是化学变化,由生铁炼成钢是物理变化 B.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容器易被腐蚀 C.生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在性能和用途上差别不大 D.它们都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 5.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 0、+1、+2 价。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表(CuSO4)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Fe+Cu2+ Fe2++Cu 。 (2)尽管铜比铁较为稳定,但铜器表面经常会生成铜锈[即:铜绿,化学式为 Cu2(OH)2CO3],其中生成铜绿的反应 物除铜外还有 O2、CO2 和 H2O。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 放潮湿、隔绝空气等 ,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 试写出除去铜绿而又不伤器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4HCl 2CuCl2+CO2↑+3H2O 。 【归纳梳理】 。 合金材料 概念 。 合金 性能 。 【课后巩固】教材作业:P68 习题 4、5、7、10 提高训练:1. 在我国文明发展过程中,最早较广泛使用的金属是 ( A ) A、铜 B、铁 C、铝 D、铅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B.司母成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的古青铜器 C.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3.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 ( A ) A.合金钢 B.高碳钢 C.中碳钢 D.低碳钢 4.铝硅合金(含 Si 13.5%)它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铝、②硅、③铝硅 合金中,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D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 B.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分布在地壳中的铁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 D.纯铁的抗腐蚀能力相当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6.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耐腐蚀性强,它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和航海工业中。科学家预言,到 21 世纪其 用途仅次于铁和铝,该金属是 ( C ) A.锌 B.铜 C.钛 D.镁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 收,它们属于 ( B ) A.有机物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盐 8.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 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9.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⑤ 具有金属光泽。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金属性质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 (2)用铝制成的高压铝锅 (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③ (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_②_ 10、古代的“药金”外观与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金子。它的冶炼方法如下:将ZnCO3、赤铜(Cu20)和木炭混合加热 至800℃,得金光闪闪的“药金”,则药金的主要成分是Cu、Zn,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温 C+2Cu,=4Cu+CO C+203 2Zn+cO 【我的反思】 归纳与整理(共1课时) 【复习目标】1通过展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进一步熟悉金属单质的性质并能加以运用。 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进一步熟悉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基本 思路和方 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了解金属材料的广泛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习重点】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1.回顾本章主干知识,归纳、整理,填写教材P69表格。 2.思考教材P69钠、铝、铁及它们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如何进行的? 【同步学习】 情景引入:本章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如何来归纳与整理呢?又如何来运用呢?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活动一、金属单质 【自主学习】1.展示交流:常见金属单质 2.典例剖析:【例】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钠 B.镁 D.一样多 3.归纳梳理:金属与酸反应要先比较金属与酸的量,应按量的物质进行计算产生H2的量,若酸不足,则Na 可以反应,产生H按计算,Mg、A1则按的量来计算。 对应训练1、将115g钠、9g铝、28g铁分别投入200mL1molL的盐酸中,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A) A.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B.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 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 A )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D.把 Cr、Ni 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9.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⑤ 具有金属光泽。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金属性质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 ④ ; (2)用铝制成的高压铝锅 ① ; (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 ③ ; (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 ② 。 10、古代的“药金”外观与金相似,常被误认为金子。它的冶炼方法如下:将 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 至 800 ℃ , 得 金 光 闪 闪 的 “ 药 金 ”, 则 药 金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___Cu 、 Zn_____ , 有 关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C+2Cu2O 4Cu+CO2↑__、__C+2ZnO 2Zn+CO2↑_____。 【我的反思】 。 归纳与整理(共 1 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展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进一步熟悉金属单质的性质并能加以运用。 2.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进一步熟悉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 3.通过讨论交流、典例剖析、归纳梳理,了解金属材料的广泛用途,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复习重点】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1.回顾本章主干知识,归纳、整理,填写教材 P69 表格。 2.思考教材 P69 钠、铝、铁及它们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是如何进行的? 【同步学习】 情景引入:本章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如何来归纳与整理呢?又如何来运用呢? 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活动一、金属单质 【自主学习】1.展示交流: 常见金属单质 2.典例剖析:【例】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C ) A.钠 B.镁 C.铝 D.一样多 3.归纳梳理:金属与酸反应要先比较金属与酸的量,应按____量的物质进行计算产生 H2 的量,若酸不足,则 Na 可以_____反应,产生 H2 按____计算,Mg、Al 则按_____的量来计算。 对应训练 1、将 11.5 g 钠、9 g 铝、28 g 铁分别投入 200 mL 1 mol/L 的盐酸中,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 ) A. 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 B.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 D. 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活动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讨论交流:教材P69“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网络图,思考讨论各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2.典例剖析:【例】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苯,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 观察到现象是[p(苯)=0.87gcm-3,p(Na)=097gcm-] (A) 3归纳梳理:写出下图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Na,o ④ 0Ns:①N①→MaHm Na,CO3- 金属钠 00 Na2O2 Nacl Nahco 金属钠 金属钠 (1) ;(2) (3) ;(4) (6) (7) (10) (12) (13) (14) (15) ;(16) 对应训练2、下图是教师演示的两个实验(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钠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碳酸钠 细 包有过氧化钠 的棉花 (1)实验一的两烧杯 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 液变浑浊。加热时,试实验一 实验二 象是:I.无明显现象Ⅱ.溶 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 CO+CO2↑+H2O (2)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含有NaO2的棉花燃烧。由该实验可以得出许 多结论,请写出你所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1:该反应放热 结论2反应产物有氧气生成 活动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讨论交流:教材P69“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网络图,思考讨论各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2典例剖析:【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
碳酸氢钠 碳酸钠 澄清石灰水 细 沙 包有过氧化钠 的棉花 二氧化碳 I II 实验一 实验二 活动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讨论交流:教材 P69“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网络图,思考讨论各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2. 典例剖析:【例】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苯,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 观察到现象是[ρ(苯)=0.87 g·cm-3,ρ(Na)=0.97 g·cm-3 ] ( A ) 3.归纳梳理:写出下图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Na2S Na Na2O Na2O2 NaOH NaCl Na2CO3 NaHCO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⒀ ⑿ ⒁ ⒃ 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训练 2、下图是教师演示的两个实验(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两烧杯 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I.___无明显现象____II.___溶 液变浑浊___。加热时,试 管里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2NaHCO3 Na2CO3+CO2↑+H2O___。 (2)实验二用来验证 Na2O2 与 CO2 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含有 Na2O2 的棉花燃烧。由该实验可以得出许 多结论,请写出你所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 1:___该反应放热____;结论 2 ___反应产物有氧气生成____。 活动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讨论交流:教材 P69“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网络图,思考讨论各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2.典例剖析:【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 )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 Na2O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