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充通大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生物技术与人类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BEINGS 课程论文 THESIS OF CURRICULUM AO TONG 论文题目:抗生素与耐药菌 学生姓名: 阮绵面 学生学号: 5130519033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 周选围 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生物技术与人类 BIOTECHNOLOGY AND HUMAN BEINGS 课程论文 THESIS OF CURRICULUM 论文题目:抗生素与耐药菌 学生姓名: 阮绵面 学生学号: 5130519033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 周选围 学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4 1抗生素概述 5 1.1抗生素. .5 12抗生素的发展历史简述. 5 1.3抗生素的作用2叫 6 1.4抗生素的应用现状 7 21 耐药菌.… 8 2.1耐药菌… 8 2.2耐药菌的产生及危害.… .8 3探索耐药菌的应对方法和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9 参考文献.10 3
3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4 1 抗生素概述.............................................................................................. 5 1.1 抗生素.............................................................................................. 5 1.2 抗生素的发展历史简述..................................................................5 1.3 抗生素的作用[2]............................................................................... 6 1.4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7 2 耐药菌...................................................................................................... 8 2.1 耐药菌.............................................................................................. 8 2.2 耐药菌的产生及危害......................................................................8 3 探索耐药菌的应对方法和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9 参考文献...................................................................................................... 10
抗生素与耐药菌 摘要 由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越性,抗生素在现代医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 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抗生素的过度信赖和盲目依赖,导致了 抗生素的滥用,而抗生素的滥用则催发了耐药菌的出现。本文将通过阐明抗生素 的真正作用以及抗生素和耐药菌的关系,探究应对耐药菌的措施和正确使用抗生 素的方法,同时,希望能够以此引起人们对于抗生素滥用的重视,并采取广泛的 社会行动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菌,抗生素滥用,正确使用抗生素 ANTIBIOTICS AND DRUG-FAST BACTERIA ABSTRACT Thanks to the superiority of antibiotics,it is undeniable that nothing is able to replace the role of antibiot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medicine.However,the abuse of them, which results from people's overdependence of them,finally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drug-fast bacteria.By illustrate the real effect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rug-fast bacteria and it,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find out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antibiotics reasonably and whether we can deal with the problems caused by drug-fast bacteria.Also,it is expected that people can take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seriously and face this public difficulty together. Key Words:Antibiotics,Drug-fast bacteria,Abuse of antibiotics,Use antibiotics reasonably
4 抗生素与耐药菌 摘要 由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越性,抗生素在现代医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 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于抗生素的过度信赖和盲目依赖,导致了 抗生素的滥用,而抗生素的滥用则催发了耐药菌的出现。本文将通过阐明抗生素 的真正作用以及抗生素和耐药菌的关系,探究应对耐药菌的措施和正确使用抗生 素的方法,同时,希望能够以此引起人们对于抗生素滥用的重视,并采取广泛的 社会行动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菌,抗生素滥用,正确使用抗生素 ANTIBIOTICS AND DRUG-FAST BACTERIA ABSTRACT Thanks to the superiority of antibiotics, it is undeniable that nothing is able to replace the role of antibiot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medicine. However, the abuse of them, which results from people’s overdependence of them, finally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drug-fast bacteria. By illustrate the real effect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drug-fast bacteria and it,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find out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antibiotics reasonably and whether we can deal with the problems caused by drug-fast bacteria. Also, it is expected that people can take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seriously and face this public difficulty together. Key Words: Antibiotics, Drug-fast bacteria, Abuse of antibiotics, Use antibiotics reasonably
1抗生素概述 1.1抗生素 所谓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 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 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 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就达到上万 种。 1.2抗生素的发展历史简述 1928年,英国科学家Alexander Fleming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38年,Chain 和Florey等科学家成功地从点青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这便是现代抗生 素科学的开端。 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随着培养方法的改良,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 下降,从而很快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量迅速增加。青霉素的发现,挽 救了无数感染性病人的生命,前文中提到的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 生理奖。 此后,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以及分子遗传学 和新技术的进步,新抗生素的筛选方法已经逐步从最初的“机遇”的传统方法过 渡到了更为理性化的新方法。在受到青霉素疗效卓越的鼓舞和医疗需要等因素的 推动下,抗生素的研究工作飞速向前迈进,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抗生 素的研究和生产,每一年都有新的发现。 在众多抗生素研究者中,瓦克斯曼是抗生素研究历史中又一丰碑式人物。他 和他的学生抛弃了传统的靠碰巧来分离抗生素的方法,开始通过筛选成千上万的 微生物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抗生素,并于1942年首先给抗生素下了明确定义。 1944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也就是链霉素刊。 到了六十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青霉素的活性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6-APA),并通过6-APA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青霉素,随后,对头孢菌 素C结构进行改造研究。目前大多数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均为母核7-ACA中的7位
5 1 抗生素概述 1.1 抗生素 所谓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 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 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转基因工程菌培养液液中提 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的天然抗生素就达到上万 种。 1.2 抗生素的发展历史简述 1928 年,英国科学家 Alexander Fleming 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38 年,Chain 和 Florey 等科学家成功地从点青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这便是现代抗生 素科学的开端。 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随着培养方法的改良,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 下降,从而很快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量迅速增加。青霉素的发现,挽 救了无数感染性病人的生命,前文中提到的三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 生理奖。 此后,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以及分子遗传学 和新技术的进步,新抗生素的筛选方法已经逐步从最初的“机遇”的传统方法过 渡到了更为理性化的新方法。在受到青霉素疗效卓越的鼓舞和医疗需要等因素的 推动下,抗生素的研究工作飞速向前迈进,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抗生 素的研究和生产,每一年都有新的发现。 在众多抗生素研究者中,瓦克斯曼是抗生素研究历史中又一丰碑式人物。他 和他的学生抛弃了传统的靠碰巧来分离抗生素的方法,开始通过筛选成千上万的 微生物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抗生素,并于 1942 年首先给抗生素下了明确定义。 1944 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也就是链霉素[1]。 到了六十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青霉素的活性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6-APA),并通过 6-APA 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青霉素,随后,对头孢菌 素 C 结构进行改造研究。目前大多数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均为母核 7-ACA 中的 7 位
氨基酸及3位乙酰甲基进行化学改造制得的衍生物,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 菌素的品种不下70个,其产量和销售额更是占据着抗生素的半壁江山。 八十年代后,抗生素发展又迎来了第三个高峰,这一时期发现的新抗生素的 特点是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肿瘤活性物质、杀虫剂等药理活性物质占较大 比例。 1.3抗生素的作用a 抗生素曾经被称为抗菌素,但是,它除了能杀灭相应的细菌,还对霉菌、支 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 用,因此才改称抗生素。简而言之,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下面分别讨论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特点及作用。 (1)B-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如前文所述,青霉 素是应用与治疗的第一类抗生素,至今仍然是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共同特征是含B-内酰胺环。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 萄球菌感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症、骨髓炎等,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如腹膜炎、 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炭疽等。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由链霉菌、小单孢菌和芽孢杆菌产生, 化学特征是具有环状氨基,种类多达300多种。此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阴 性菌和分支杆菌均有活性。 (3)四环类抗生素:四环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光谱抗生素,临床 上应用的四环类抗生素主要有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四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 毒副作用小,几乎没有过敏反应,口服吸收好,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指的是以大环内酯为基本骨架的一类抗生素的总称, 主要由链霉菌产生,少数由小单孢菌产生,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是红霉素,主要 用于由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环菌引起的感染症如脑炎、败血症、骨 髓炎等。 (5)抗癌抗生素:抗癌抗生素在癌症化疗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品种 最多的一类是蒽环类抗生素。但是,抗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仅可 作为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种治疗手段。 可见,抗生素使得人类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了强而有效的武器
6 氨基酸及 3 位乙酰甲基进行化学改造制得的衍生物,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 菌素的品种不下 70 个,其产量和销售额更是占据着抗生素的半壁江山[2]。 八十年代后,抗生素发展又迎来了第三个高峰,这一时期发现的新抗生素的 特点是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肿瘤活性物质、杀虫剂等药理活性物质占较大 比例。 1.3 抗生素的作用[2] 抗生素曾经被称为抗菌素,但是,它除了能杀灭相应的细菌,还对霉菌、支 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 用,因此才改称抗生素。简而言之,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下面分别讨论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特点及作用。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如前文所述,青霉 素是应用与治疗的第一类抗生素,至今仍然是治疗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共同特征是含β-内酰胺环。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 萄球菌感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症、骨髓炎等,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症如腹膜炎、 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炭疽等。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由链霉菌、小单孢菌和芽孢杆菌产生, 化学特征是具有环状氨基,种类多达 300 多种。此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阴 性菌和分支杆菌均有活性。 (3)四环类抗生素:四环类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一类光谱抗生素,临床 上应用的四环类抗生素主要有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四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 毒副作用小,几乎没有过敏反应,口服吸收好,因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指的是以大环内酯为基本骨架的一类抗生素的总称, 主要由链霉菌产生,少数由小单孢菌产生,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是红霉素,主要 用于由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环菌引起的感染症如脑炎、败血症、骨 髓炎等。 (5)抗癌抗生素:抗癌抗生素在癌症化疗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品种 最多的一类是蒽环类抗生素。但是,抗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仅可 作为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种治疗手段。 可见,抗生素使得人类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了强而有效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