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31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够承 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且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 件发生时及发生后,结构应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 定性,不致倒塌。 2适用性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满足 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变形 裂缝或振动等性能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度等 3.耐久性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有足够 的耐久性。例如保护层厚度不得过薄、裂缝不得 过宽而引起钢筋锈蚀等
3.1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 3.1.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够承 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且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 件发生时及发生后,结构应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 定性,不致倒塌。 2.适用性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满足 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变形、 裂缝或振动等性能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度等。 3.耐久性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有足够 的耐久性。例如保护层厚度不得过薄、裂缝不得 过宽而引起钢筋锈蚀等
312结构可靠度和安全等级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即设计使 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结构正常的设计、施 工、使用和维修条件),完成预定功能如承载力 刚度、稳定性、抗裂性、耐久性和动力性能等) 的能力。 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 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即结构可靠度是 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3.1.2 结构可靠度和安全等级 •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即设计使 用年限),在规定的条件下(结构正常的设计、施 工、使用和维修条件),完成预定功能(如承载力、 刚度、稳定性、抗裂性、耐久性和动力性能等) 的能力。 • 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 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即结构可靠度是 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 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应根 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 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 级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表3-1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的影响程度 建筑物的类型 级级级 很严重 重要的建筑物 严重 般的建筑物 不严重 次要建筑物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 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应根 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 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 级
31.3结构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极限状态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 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 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将结构的极限 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
3.1.3 结构的极限状态 • 结构的极限状态是指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 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 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将结构的极限 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 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绩承载的变形。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雨 篷压重不足而倾覆、烟囪抗风不足而倾倒、挡土墙抗滑 不足在土压力作用下而整体滑移等。 (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 劳破坏),如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达到了轴心抗压强 度、构件的钢筋因锚固长度不足而被拔出等;或因变形 过大而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构件发生三铰共线而形成 机动体系,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柱到达临界荷载后压 屈失稳而破坏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 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1)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雨 篷压重不足而倾覆、烟囱抗风不足而倾倒、挡土墙抗滑 不足在土压力作用下而整体滑移等。 (2) 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 劳破坏),如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达到了轴心抗压强 度、构件的钢筋因锚固长度不足而被拔出等;或因变形 过大而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 (3)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构件发生三铰共线而形成 机动体系,丧失承载能力。 (4) 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柱到达临界荷载后压 屈失稳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