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地震破坏作用 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 分为两种类型:场地、地基的破坏作用和场地的震动作用。 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 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 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 震灾害的。 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 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 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 为此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2.1 地震破坏作用 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 分为两种类型:场地、地基的破坏作用和场地的震动作用。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一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 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 为此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 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 震灾害的。 场地的地震动作用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 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 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
§2.2建筑地段的选择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常有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即 “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由重灾” 产生的原因是局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 地段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士,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 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2 建筑地段的选择 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 常有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即 产生的原因是局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 “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由重灾” 地段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 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 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 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 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 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水边地的地下 山坡地在地震 水位较高,土质也时会产生土壤滑动 用另外的土石 來填补地基,常有 较松软,容易在地 冲积地的土质士壤密实度不足情 震时产生土壤滑动松软,地震时容易形,导致建筑物在 或地层液化。 塌陷,如果此处有地震时产生倾斜、 地下水层,还容易沉陷 发生液化
水边地的地下 水位较高,土质也 较松软,容易在地 震时产生土壤滑动 或地层液化。 山坡地在地震 时会产生土壤滑动 用另外的土石 來填补地基,常有 土壤密实度不足情 形,导致建筑物在 地震时产生倾斜、 沉陷。 冲积地的土质 松软,地震时容易 塌陷,如果此处有 地下水层,还容易 发生液化
临近 悬崖, 容易 滑落 谷地或低地,这里的 建筑物容易在地震发生时, 受土石崩塌破坏。 萨尔瓦多地震引发了一巨大的 泥石流,数百户人家被埋在泥 石里,估计有1200多人遇难 地裂
临近 悬崖, 容易 滑落 谷地或低地,这里的 建筑物容易在地震发生时, 受土石崩塌破坏。 萨尔瓦多地震引发了一巨大的 泥石流,数百户人家被埋在泥 石里,估计有1200多人遇难 地裂
地段选择 1.选择有利地段; 2.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3不在危险地段建设。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烈度为8度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湾 某村坐落于山梁上,山梁长 150m,顶部最宽15m,最窄5m, 高60m.距震中18km。 烈度为度突出端部的最大加速度为 0.632g,鞍部为0.257g,大山根 部为0.431g 烈度为9度
地段选择 1.选择有利地段; 2.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3.不在危险地段建设。 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湾 某村坐落于山梁上,山梁长 150m,顶部最宽15m,最窄5m, 高60m.距震中18km。 突出端部的最大加速度为 0.632g,鞍部为0.257g,大山根 部为0.431g。 烈度为9度 烈度为8度 烈度为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