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环锅妒水循环糸统 30根 6030 ●后水冷壁上部常作成一个折焰角,同时拉 5 出部分管束作为后墙悬吊管 折焰角可增加水平烟道长度,改善炉膛出 口烟气的空气动力特性,增长烟气流程,强 化烟气的混合 v41300 侧墙内螺纹 高度 ●水冷壁上部通过上集箱固定在支架上,下 部则悬挂着下集箱,可自由膨胀 850 燃烧带 ●燃烧器区域布置卫燃带,以提髙炉膛温度 ●在四面墙的高热负荷区域采用了内螺纹管, 以保证水冷壁工作的安全性 2/4
后水冷壁上部常作成一个折焰角,同时拉 出部分管束作为后墙悬吊管 折焰角可增加水平烟道长度,改善炉膛出 口烟气的空气动力特性,增长烟气流程,强 化烟气的混合 水冷壁上部通过上集箱固定在支架上,下 部则悬挂着下集箱,可自由膨胀 燃烧器区域布置卫燃带,以提高炉膛温度 在四面墙的高热负荷区域采用了内螺纹管, 以保证水冷壁工作的安全性 2/4
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糸统 ●给水由省煤器经汽包分别进入4个大直 30根 v60300 径集中下降管,其下端分别接一个分配器, 并通过96根供水管与32个下集箱相连。然 后经32组648根膜式水冷壁、折焰角、后墙 水冷壁悬吊管、水平烟道底部、后墙排管 向上流动,水被逐渐加热形成汽水混合物, v41300 前、侧墙内螺纹 通过26个上集箱106根导汽管被引入汽包, 臂高度 进行汽水分离 28850 ●饱和蒸汽由18根连接管引入顶棚过热器 燃烧带 进口集箱; ●饱和水留在汽包下部,连同不断送入汽 包的给水一起进入下降管 3/4 l
给水由省煤器经汽包分别进入4个大直 径集中下降管,其下端分别接一个分配器, 并通过96根供水管与32个下集箱相连。然 后经32组648根膜式水冷壁、折焰角、后墙 水冷壁悬吊管、水平烟道底部、后墙排管 向上流动,水被逐渐加热形成汽水混合物, 通过26个上集箱106根导汽管被引入汽包, 进行汽水分离 饱和蒸汽由18根连接管引入顶棚过热器 进口集箱; 饱和水留在汽包下部,连同不断送入汽 包的给水一起进入下降管 3/4
强制循环锅炉水循环糸统 4根大直径集中下降管2从汽包底 部引出并与汇集联箱3连接,循环泵 4通过吸入短管与汇集联箱相连,每 台循环泵通过2根出水管6与环形下 水包7(由前、后、左右四侧水包组 成)的前下水包连接。经由890根 水冷壁管、5个上集箱和48根导汽管, 回到汽包。 16 汇集联箱可均衡各循环泵的入口 流量,有利于提高循环泵运行的可 靠性 4/4 7
4/4 4根大直径集中下降管2从汽包底 部引出并与汇集联箱3连接,循环泵 4通过吸入短管与汇集联箱相连,每 台循环泵通过2根出水管6与环形下 水包7(由前、后、左右四侧水包组 成)的前下水包连接。 经由890根 水冷壁管、5个上集箱和48根导汽管, 回到汽包。 汇集联箱可均衡各循环泵的入口 流量,有利于提高循环泵运行的可 靠性
螺旋管圈型水冷壁 直流锅炉水冷壁形式主要有螺旋管圈型和垂直上升管屏型 ●螺旋管圈型水冷壁由若干根水冷壁组成管带,沿炉膛四面倾斜上升, 无水平段,各管带均匀地分布在炉膛四壁,任一高度上所有管带的受热几 乎完全相同 ●螺旋管圈型水冷壁的特点 热偏差小,炉膛四周热负荷 不均不会增大工质热偏差 可减轻传热恶化的影响,可 根据需要获得足够高的工质质 量流速 3/6
直流锅炉水冷壁形式主要有螺旋管圈型和垂直上升管屏型 螺旋管圈型水冷壁 由若干根水冷壁组成管带,沿炉膛四面倾斜上升, 无水平段,各管带均匀地分布在炉膛四壁,任一高度上所有管带的受热几 乎完全相同 螺旋管圈型水冷壁的特点 Ø 热偏差小,炉膛四周热负荷 不均不会增大工貭热偏差 Ø 可减轻传热恶化的影响,可 根据需要获得足够高的工质质 量流速 3/6
螺旋管圄型水冷壁 防止管壁超温,工质焓值较高的管段处在热负荷较低的炉膛上部 金属耗量小,无下降管及中间联箱 适应锅炉变压运行的要求可在变压运行中解决汽水两相分配不均问 题,同时可在低负荷下维持足够的工质质量流速,可不采用内螺纹管 缺点是大机组沿炉膛高度管带中各管之间热偏差较大,制造安装困难, 工作量大,承重能力差,悬吊难 4/6
Ø 防止管壁超温,工质焓值较高的管段处在热负荷较低的炉膛上部 Ø 金属耗量小,无下降管及中间联箱 Ø 适应锅炉变压运行的要求 可在变压运行中解决汽水两相分配不均问 题,同时可在低负荷下维持足够的工质质量流速,可不采用内螺纹管 缺点是大机组沿炉膛高度管带中各管之间热偏差较大,制造安装困难, 工作量大,承重能力差,悬吊难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