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内容选择 12.1碰撞理论 12.2 过渡态理论 12.3单分子反应理论 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2.7光化学反应 12.9催化反应动力学 2025/1/12
2025/1/12 12.1 碰撞理论 12.2 过渡态理论 12.3 单分子反应理论 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2.7 光化学反应 12.9 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内容选择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Arrhenius根据实验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了化学 反应的动力学基本规律,即Arrhenius公式,他认为 反应的速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活化能和指数 前因子。为建立速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课简要介绍碰撞理论、过度态理论和单分 子反应理论。从理论或微观的角度对定律作出解 释
Arrhenius根据实验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了化学 反应的动力学基本规律,即Arrhenius公式,他认为 反应的速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活化能和指数 前因子。为建立速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课简要介绍碰撞理论、过度态理论和单分 子反应理论。从理论或微观的角度对定律作出解 释。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速率理论的共同点 与热力学的经典理论相比,动力学理论发展较 迟。先后形成的撞理论、过渡态理论都是20世 纪后建立起来的,尚有明显不足之处。 理论的共同点是:首先选定一个微观模型,用 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理论)或量子力学(过渡 态理论)的方法,并经过统计平均,导出宏观动 力学中速率系数的计算公式。 由于所采用模型的局限性,使计算值与实验值 不能完全吻合,还必须引入一些校正因子,使理 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与热力学的经典理论相比,动力学理论发展较 迟。先后形成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都是20世 纪后建立起来的,尚有明显不足之处。 理论的共同点是:首先选定一个微观模型,用 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理论)或量子力学(过渡 态理论)的方法,并经过统计平均,导出宏观动 力学中速率系数的计算公式。 由于所采用模型的局限性,使计算值与实验值 不能完全吻合,还必须引入一些校正因子,使理 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速率理论的共同点
12.1並撞理论 内容选择 一、理论要点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三、概率因子 四、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12.1 碰撞理论 内容选择 一、理论要点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三、概率因子 四、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12.1碰撞理论 理论要点: (1)气体分子A和B必须通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反应; (2)只有碰撞动能大于或等于某临界能[或阈能] 的活化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有效碰撞)。 (3)求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分子间的碰撞数 以及活化碰撞所占分数,即可导出速率方程
12.1 碰撞理论 (2)只有碰撞动能大于或等于某临界能[或阈能] 的活化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有效碰撞)。 一、理论要点: (1)气体分子A和B必须通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反应; (3)求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分子间的碰撞数 以及活化碰撞所占分数,即可导出速率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