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创作动机 ●反思历史的现实态度 O克罗齐:“历史的判断标志着在行动 中站一站或看一看,其作用是要打破 (像我们说过的)任何妨碍人们看清 环境的障碍”(克罗齐《作为自由的故事的历 史》,转引自〔美〕M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一 十世纪的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第42页)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创作动机 ⚫反思历史的现实态度 克罗齐:“历史的判断标志着在行动 中站一站或看一看,其作用是要打破 (像我们说过的)任何妨碍人们看清 环境的障碍”(克罗齐《作为自由的故事的历 史》,转引自〔美〕M. 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 —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第42页)
清优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识 ●史实与史感 ○孔尚任:“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 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 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 虚之比。”(《桃花扇凡例》) O老赞礼:“司马迁作史笔,东方朔上 场人。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 盖两三分。”(《桃花扇》加二十一出《孤 吟》)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意识 ⚫史实与史感 孔尚任:“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 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 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 虚之比。 ”(《桃花扇凡例》) 老赞礼:“司马迁作史笔,东方朔上 场人。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 盖两三分。”(《桃花扇》加二十一出《孤 吟》)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识 点结明亡教训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 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 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 救矣。”(《桃花扇传奇小引》) ○左良玉:“替奸臣复私仇的桀纣,媚昏君上 排场的花丑,投北朝学叩马的夷齐,吠唐尧 听使唤的三家狗。”(《桃花扇》第三十四 出《截矶》)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意识 ⚫总结明亡教训 ⚫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 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 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 一救矣。”(《桃花扇传奇小引》) 左良玉:“替奸臣复私仇的桀纣,媚昏君上 排场的花丑,投北朝学叩马的夷齐,吠唐尧 听使唤的三家狗。”(《桃花扇》第三十四 出《截矶》)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识 未世的感伤情怀 ○张道士:“你们絮絮叨叨,说的俱是那里话? 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 侯方域:“此言差矣!从来男女室家,人之 大伦,离合悲欢,情有所钟,先生如何管得?” 张道士:“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 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 月情根,割他不断么?”(《桃花扇》第四十出 《入道》)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意识 ⚫末世的感伤情怀 张道士:“你们絮絮叨叨,说的俱是那里话? 当此地覆天翻,还恋情根欲种,岂不可笑?” 侯方域:“此言差矣!从来男女室家,人之 大伦,离合悲欢,情有所钟,先生如何管得?” 张道士:“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 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 月情根,割他不断么?”(《桃花扇》第四十出 《入道》)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识 O苏昆生:“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 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 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 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 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 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 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
清代文学 《桃花扇》·写作·历史意识 苏昆生:“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 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 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 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 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 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 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 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