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 第三章清代 文 ●清代散文数量也远超前代,近年柯愈春编《清集 簿录》收清人诗文集近16000家,《清史稿·艺文 志》及补编收清人文集4575种。清文的质量虽不 能同唐宋相比,但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不容忽视 的价值。最为突出者是骈文、散文争奇斗艳,制 约二者消长变化的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与强 调文学独立价值及抒情功能的观念的交锋和对峙
清代文学 第三章 清 代 散 文 ⚫ 清代散文数量也远超前代,近年柯愈春编《清集 簿录》收清人诗文集近16000家,《清史稿·艺文 志》及补编收清人文集4575种。清文的质量虽不 能同唐宋相比,但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不容忽视 的价值。最为突出者是骈文、散文争奇斗艳,制 约二者消长变化的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与强 调文学独立价值及抒情功能的观念的交锋和对峙
清代文学 清代放次 ●清代散文上承秦汉唐宋,蔚为大观。清初 散文可分两类:一类是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学人之文,以学术修养 为根柢,以政论、史论见长,无不风骨遒 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一类是侯方 域、魏禧、汪琬等为代表的文人之文,以 唐宋古文为取资,以传记文学为优,文风 各具特色,表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文学 清代散文 ⚫清代散文上承秦汉唐宋,蔚为大观。清初 散文可分两类:一类是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学人之文,以学术修养 为根柢,以政论、史论见长,无不风骨遒 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一类是侯方 域、魏禧、汪琬等为代表的文人之文,以 唐宋古文为取资,以传记文学为优,文风 各具特色,表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文学 清代放文 ●清代中叶出现了影响最大、延续最长的散 文流派—一桐城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刘 大櫆、姚鼐,他们提倡义理、考据和辞章, 使古文理论系统化、规范化,在创作上也 取得了一定成就。桐城派从康熙年间创立, 直到晚清还非常活跃,几乎与清朝国运相 始终
清代文学 清代散文 ⚫清代中叶出现了影响最大、延续最长的散 文流派――桐城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刘 大櫆、姚鼐,他们提倡义理、考据和辞章, 使古文理论系统化、规范化,在创作上也 取得了一定成就。桐城派从康熙年间创立, 直到晚清还非常活跃,几乎与清朝国运相 始终
清代文学 清代文·桐城派 方苞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 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 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 人,故称“桐城派 桐城派 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 的。 提倡义理、考据和辞章,使古文 理论系统化、规范化
清代文学 清代散文·桐城派 ⚫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 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刘 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 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 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 的。 提倡义理、考据和辞章,使古文 理论系统化、规范化。 方苞
清代文学 清代文·姚第 姚鼐(1732-1815),桐城派集大成 者。他提倡文章要“义理”、“考 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 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 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 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 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內 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 和发展。在美学上,提出用“阳 刚 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 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 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清代文学 清代散文·姚鼐 姚鼐(1732—1815),桐城派集大成 者。他提倡文章要“义理” 、 “考 证” 、 “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 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 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 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 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 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 和发展。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 刚” 、 “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 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 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