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看图写话 先看懂图意,然后再依据图意,展开想象写成一段话。 (2003·南京)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筒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②说说这幅画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三、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口语交际 ■介绍类 独白类 交往类 表演类 讨论类 掌握基本的方法 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 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 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 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情景对话 (2005年湖南株洲)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 他对刘老师说 言外之意 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 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 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临别赠言 (西宁市,2005)口语交际能力展示。 (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50字以内
(八)看图写话 先看懂图意,然后再依据图意,展开想象写成一段话。 (2003·南京)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 30 字) ②说说这幅画我们的启示。(不超过 30 字) 三、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口语交际 ◼ 介绍类 ◼ 独白类 ◼ 交往类 ◼ 表演类 ◼ 讨论类 掌握基本的方法 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 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 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 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情景对话 (2005 年湖南株洲)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 他对刘老师说: 言外之意 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 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 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2) 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临别赠言 (西宁市,2005)口语交际能力展示。 (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 50 字以内)
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 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漫画解说 (泰州市,2005)情境口语交际。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 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主持采访 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游 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4分) ①(采访市长)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 发言评说 2006·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 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 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注 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二)综合性学习 ■体验成长类 自然风情类 语言文字类 民俗文化类 ■热门话题类 科技生活类 复习策略 1、掌握方法,实际操作 2、重视积累,关注生活。 3、摸清命题思路。 4、摸清考点,针对训练。 民俗文化 2008年绍兴“名城文化探究”综合实践题。(9分) 学校组织开展“绍兴名城文化探究”活动,作为“历史文化研究小组”的成员,请你按
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 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漫画解说 (泰州市,2005)情境口语交际。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 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主持采访 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游 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4 分) ①(采访市长)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 发言评说 2006·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 访她时 ,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 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注 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 , 你会对她说: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 , 你会对他说: (二)综合性学习 ◼ 体验成长类 ◼ 自然风情类 ◼ 语言文字类 ◼ 民俗文化类 ◼ 热门话题类 ◼ 科技生活类 复习策略 1、掌握方法,实际操作。 2、重视积累,关注生活。 3、摸清命题思路。 4、摸清考点,针对训练。 民俗文化类 2008 年绍兴“名城文化探究”综合实践题。( 9 分) 学校组织开展“绍兴名城文化探究”活动,作为“历史文化研究小组”的成员,请你按
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了解历史掌故(2分) 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演绎过无数的传奇故事 研究小组有一项活动是通相关成语了解绍兴的历史掌故。下面是成员们搜集到的部分成语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简要说出其相关的历史事件。 东山再起 一觞一泳 卧薪尝胆 沉鱼落雁 ②挖掘精神内涵(3分) 大禹精神是“绍兴精神”的核心内容。自2007年开始,公祭大禹陵典礼已经升格 为国家级祭奠,继承和发扬大禹精神成为我们时代的需要。研究小组的另一项活动 是探究绍兴精神,揭示内函实质。现在请你根据下面的链接文字,用几个词语或短 句概括出大禹精神的实质内涵(要求尽可能全面)。 链接:据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是用息壤来湮塞洪水,结果洪水不仅没有平 息,反而更加泛滥。鯀死后,禹继承父亲的治水大业,他认真汲取了父亲治水失败 的教训,改用硫导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禹领导天下百姓劈山开河,历尽千 辛万苦,不停地治水,其间曾经三次炎路过家门,也没有回家去看一看。天天挂念 他的岳母和正在生病的妻子,这样用了整整十三年,大禹共疏通了九条大河,无数 条小河,填平了亿万个很深的大水坑,终于平息了水患 大禹精神: ③颂扬历史名人 ■宜传历史文化,颂扬历史名人,是研究小组的又一项重要活动。现在,请你从下面 提供的历史名人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点出 其精神品质(不超过50个字)。 备选名人:王充陆游蔡元培马寅初秋瑾竺可被 例如:鲁迅 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 化战士。 赞颂语 热门话题类 2008年(奥运)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点燃。采集火种、 点燃火炬、传递橄榄枝、放飞白鸽等仪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材料二:3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点燃圣火。北京奥运圣火世界传递之旅由 此起步,奥运火炬将传遍五大洲,途经国内外一百多个城市。所到之处,爱好和平 的人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友谊为火炬助跑。 材料三:5月8日9时,火炬传递到达珠峰。19名登上珠峰的队员展开五星红旗 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异口同声地向世界呼唤“北京欢迎你 材料四:5月25日、5月27日,港城8位火炬手手举祥云火炬,奔跑在南通、南 京两座沸腾的城市里。红色的火焰所到之处,点燃了一片欢腾。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意义的认识。(2分) ■(2)如果你以《苍梧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南京,现场采访奥运火炬接力南京 站第78棒火炬手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任晓婷,你应该问她一个什么问题? (1分) 6、为下列一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 了解历史掌故(2 分) 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演绎过无数的传奇故事。 研究小组有一项活动是通相关成语了解绍兴的历史掌故。下面是成员们搜集到的部分成语,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简要说出其相关的历史事件。 东山再起 一觞一泳 卧薪尝胆 沉鱼落雁 ② 挖掘精神内涵(3 分) ◼ 大禹精神是“绍兴精神”的核心内容。自 2007 年开始,公祭大禹陵典礼已经升格 为国家级祭奠,继承和发扬大禹精神成为我们时代的需要。研究小组的另一项活动 是探究绍兴精神,揭示内函实质。现在请你根据下面的链接文字,用几个词语或短 句概括出大禹精神的实质内涵(要求尽可能全面)。 ◼ 链接:据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是用息壤来湮塞洪水,结果洪水不仅没有平 息,反而更加泛滥。鲧死后,禹继承父亲的治水大业,他认真汲取了父亲治水失败 的教训,改用硫导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禹领导天下百姓劈山开河,历尽千 辛万苦,不停地治水,其间曾经三次炎路过家门,也没有回家去看一看。天天挂念 他的岳母和正在生病的妻子,这样用了整整十三年,大禹共疏通了九条大河,无数 条小河,填平了亿万个很深的大水坑,终于平息了水患。 ◼ 大禹精神: ◼ ③颂扬历史名人 ◼ 宣传历史文化,颂扬历史名人,是研究小组的又一项重要活动。现在,请你从下面 提供的历史名人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点出 其精神品质(不超过 50 个字)。 ◼ 备选名人:王充 陆游 蔡元培 马寅初 秋瑾 竺可祯 ◼ 例如:鲁迅———— 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无产阶级文 化战士。 ◼ 赞颂语: 热门话题类 ◼ 2008 年(奥运)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3 分) ◼ 材料一:3 月 24 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点燃。采集火种、 点燃火炬、传递橄榄枝、放飞白鸽等仪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 材料二:3 月 31 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点燃圣火。北京奥运圣火世界传递之旅由 此起步,奥运火炬将传遍五大洲,途经国内外一百多个城市。所到之处,爱好和平 的人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友谊为火炬助跑。 ◼ 材料三:5 月 8 日 9 时,火炬传递到达珠峰。19 名登上珠峰的队员展开五星红旗、 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异口同声地向世界呼唤“北京欢迎你”。 ◼ 材料四:5 月 25 日、5 月 27 日,港城 8 位火炬手手举祥云火炬,奔跑在南通、南 京两座沸腾的城市里。红色的火焰所到之处,点燃了一片欢腾。 ◼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意义的认识。(2 分) ◼ (2)如果你以《苍梧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南京,现场采访奥运火炬接力南京 站第 78 棒火炬手——新海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任晓婷,你应该问她一个什么问题? (1 分) ◼ 6、为下列一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 15 字。(2 分)
成都商报讯4月13日,又一套“竹编福娃”在四川省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制作完 成。该作品将捐赠给北京奥组委,以表达竹艺城员工对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祝 福。每一幅竹编作品要使用2000多根薄如蚕丝的竹丝。 语言文字类 2008年金昌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据2008年4月10日《文摘报》)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分)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 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3分) 2009年中考语文研讨会资料(二)写作 主讲人:西安交大附中倪克俭 中考写作讲座 、建立知识网络 二、把握命题方向 、端正写作态度,写好四种文字 1写清楚的文字 2写明白的文字 3写真情的文字 4写个性的文字 四、制定有效的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作文总复习的三个层面: 一是关注中考作文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是策划总复习阶段的内容“系列”; 三是进行作文复习指导方法的创新。 中考作文包括三轮复习系列 第一轮“中考作文基本技法训练” 第二轮“中考作文综合写作训练”; 第三轮“中考作文专项写作训练”。 总纲
◼ 成都商报讯 4 月 13 日,又一套“竹编福娃”在四川省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制作完 成。该作品将捐赠给北京奥组委,以表达竹艺城员工对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祝 福。每一幅竹编作品要使用 2000 多根薄如蚕丝的竹丝。 语言文字类 ◼ 2008 年金昌 ◼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 答:宋朝的铁木真。 ◼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 答:黄河、长江。 (据 2008 年 4 月 10 日《文摘报》)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 分) ◼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 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3 分) 2009 年中考语文研讨会资料(二)--写作 主讲人: 西安交大附中 倪克俭 中考写作讲座 一、建立知识网络。 二、把握命题方向 三、端正写作态度,写好四种文字。 1.写清楚的文字 2.写明白的文字 3.写真情的文字 4.写个性的文字 四、制定有效的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作文总复习的三个层面: 一是关注中考作文发展变化的趋势; 二是策划总复习阶段的内容“系列”; 三是进行作文复习指导方法的创新。 中考作文包括三轮复习系列 第一轮“中考作文基本技法训练”; 第二轮“中考作文综合写作训练”; 第三轮“中考作文专项写作训练”。 总纲
本部分考查:能写记叙文、简单说明文、简单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的能力 具体内容是:基础等级包括: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情感真实,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生动,结构完整;6.材料典型、丰富、新颖;7.书 写正确,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包括:1.感情真挚;2.表达富有创意 二、作文一览表 2006年陕西省中考语文作文题 作文一:命题作文和你在一起 作文二话题作文仰望(提示文字略 陕西省2007年中考作文题目 20.(1)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后作文 题目: 你好吗? (2)材料作文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不要将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优势比较。 ②记住,你自己是独特的。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要给他人以应有的尊重 ③凡遇失败,切莫自责不已。 ④和处世积极、喜欢与你同行的人并共享人生的朋友交往。 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 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你对自己这篇考场作文满意吗?请从选材与主题关系的角度做点儿自我评价。(10 0字左右) 2008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 选 半命题作文 1难忘那张 命题 2做一个有心人 小结 06、07、08年作文题目 (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作文命题的形式) 存在问题 1文章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假话、空话、抄袭现象较为普遍。 2审题不准,不能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拟题不新,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立意不深,空喊 口号,讲大道理;结构单调,作文模式往往固定不变(开头、正文、结尾);语言贫乏,缺 少活泼的、灵动的、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 3作文训练忽略了思考和感悟的环节,一味多写多练,造成逆反心理。 三、命题走向 (一)从命题形式来看,将会是形式多样,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1.话题作文仍将受到关注 2.命题作文可能会有新的发展 3.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将会受到青睐 (二)从文体来看,将会出现文体开放和文体限制并存的局面 (三)从内容来看,强调人文、生活、思辨与创新的意识 掌握作文考试题型及其要求:
本部分考查:能写记叙文、简单说明文、简单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的能力。 具体内容是:基础等级包括: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情感真实,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生动,结构完整;6.材料典型、丰富、新颖;7.书 写正确,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包括:1.感情真挚;2.表达富有创意 二、作文一览表 2006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作文题 作文一:命题作文:和你在一起 作文二:话题作文:仰望(提示文字略) 陕西省 2007 年中考作文题目 20.(1)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后作文) 题目:_____________,你好吗? (2)材料作文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不要将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优势比较。 ②记住,你自己是独特的。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要给他人以应有的尊重。 ③凡遇失败,切莫自责不已。 ④和处世积极、喜欢与你同行的人并共享人生的朋友交往。 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选定文 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你对自己这篇考场作文满意吗?请从选材与主题关系的角度做点儿自我评价。(10 0 字左右) 2008 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 二选一: 半命题作文 1.难忘那张_________脸; 命题 2.做一个有心人 小结 06、07、08 年作文题目 (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作文命题的形式) 存在问题 1.文章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假话、空话、抄袭现象较为普遍。 2.审题不准,不能领会命题者的意图;拟题不新,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立意不深,空喊 口号,讲大道理;结构单调,作文模式往往固定不变(开头、正文、结尾);语言贫乏,缺 少活泼的、灵动的、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 3.作文训练忽略了思考和感悟的环节,一味多写多练,造成逆反心理。 三、命题走向 (一)从命题形式来看,将会是形式多样,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1.话题作文仍将受到关注 2.命题作文可能会有新的发展 3.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将会受到青睐 (二)从文体来看,将会出现文体开放和文体限制并存的局面 (三)从内容来看,强调人文、生活、思辨与创新的意识 掌握作文考试题型及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