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表现景物的特征。 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营造意境的作用 例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六、答题技巧点拨 (一)研读诗题,回忆作者风格,捕捉信息。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三)联系生活,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四)捕捉意象,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五)熟悉经典诗歌中常用的典故。 (六)了解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2009年中考语文研讨会资料(四) 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策略 命题中的一点体会 (1)没有真正地研究《课标》及《说明》 (2)中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3)对于试题中许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认识有偏差 (4)没有突现学生的主动性 暴露出来的问题 研究不到位 复习不全面 策略一:准确定位 了解考试能力层级要求 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落实不到位 功利化倾向严重 缺乏系统性 策略二:制定复习计划 ■计划中要涉及到的问题 三轮复习法 试题要求 参考资料 策略三:重视研究 研究《课标》及《说明》 《新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 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定位、实施建议、以及具体 的教学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阐述 《考试说明》的制订是政府行为,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制订的有关初中学 生终结性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的引领性文件,主要目的是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方便广大 师生的复习备考工作,对各学科考试的性质与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考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表现景物的特征。 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3.营造意境的作用。 例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六、答题技巧点拨 (一)研读诗题,回忆作者风格,捕捉信息。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三)联系生活,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四)捕捉意象,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五)熟悉经典诗歌中常用的典故。 (六)了解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2009 年中考语文研讨会资料(四) 语文基础知识及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策略 命题中的一点体会 (1)没有真正地研究《课标》及《说明》 (2)中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3)对于试题中许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认识有偏差 (4)没有突现学生的主动性 暴露出来的问题 ◼ 研究不到位 ◼ 复习不全面 策略一:准确定位 了解考试能力层级要求 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 落实不到位 ◼ 功利化倾向严重 ◼ 缺乏系统性 策略二:制定复习计划 ◼ 计划中要涉及到的问题 ◼ 三轮复习法 ◼ 试题要求 ◼ 参考资料 策略三:重视研究 研究《课标》及《说明》 《新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 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的定位、实施建议、以及具体 的教学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阐述。 《考试说明》的制订是政府行为,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制订的有关初中学 生终结性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的引领性文件,主要目的是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方便广大 师生的复习备考工作,对各学科考试的性质与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及要求、考
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释与要求。 关于中考试卷的研究 遵循原则 研究的重心不在试卷的外在表现形式,应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层级要求上。 策略四:全面复习 重视基础、强调能力 强化语文教学识字及写字训练,突出语文工具性特点。 课标说明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 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熱练地书写正橧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橧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 3.临事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一)语音 ■纠错本或者检测本 ■分散复习,勿集中地大批量地复习 多强化正确的印象而淡化错误的影响 1.(2008·北京)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刹那(cha)订正(dng) 茅塞顿开(sai) B贮藏(ch)倾斜(qIng) 轩然大波(p0) 解剖(pou)酝酿(ning) 爱憎分明(z6ng) D符合(怕)乘客( cheng) 自给自足(gi) 2.(2008·福州)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美味佳肴ydo) 寻觅(m)进(beng B.小心翼奚y1) 和煦(x)心扉(fi C.棱(旧ng角分明 蹒(man)堕thu落 D.骇(hai人听闻 孕yun)育凛冽(fe) (二)汉字 ①根据形声字特点,记住字的音形。 ②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乱用繁体字 ③尽量多用字典,养成好习惯。 ④避兔受到不规范的广告语的误导; ⑤在语境中认读汉字,理解记忆; ⑥强化练字,坚持在作业中练字。 1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筹划 愁莫展
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释与要求 。 关于中考试卷的研究 遵循原则 研究的重心不在试卷的外在表现形式,应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层级要求上。 策略四:全面复习 重视基础、强调能力 一、强化语文教学识字及写字训练,突出语文工具性特点。 课标说明 ◼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 00 个,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 、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 ◼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一)语音 ◼ 纠错本或者检测本 ◼ 分散复习,勿集中地大批量地复习 ◼ 多强化正确的印象而淡化错误的影响 1.(2008·北京)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刹那(chà) 订正 (dīng) 茅塞顿开 (sài) B 贮藏(chǔ) 倾斜 (qīng) 轩然大波(pō) C 解剖(pōu) 酝酿 (niàng) 爱憎分明 (zēng) D 符合 (fú)乘客 (chèng) 自给自足 (gěi) 2.(2008·福州)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美味佳肴(yáo) 寻觅 (mì) 迸(bèng)溅 B. 小心翼翼(yì) 和煦(xù) 心扉(fēi) C. 棱(léng)角分明 蹒(mǎn)跚 堕(zhuì)落 D. 骇(hài)人听闻 孕(yùn)育 凛冽(liè) (二)汉 字 ①根据形声字特点,记住字的音形。 ②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乱用繁体字。 ③尽量多用字典,养成好习惯。 ④避免受到不规范的广告语的误导; ⑤在语境中认读汉字,理解记忆; ⑥强化练字,坚持在作业中练字。 1.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筹划 一愁莫展
训言色彩斑斓 摇晃恍然大悟 题词金榜提名 C审议顾名思义 沦陷语无伦次 勇猛永往直前 瞭望眼花缭乱 2.(2008·浙江金华)下面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奖词,请根据拼音和 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6n)()。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d ng)()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shi() 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精华的储备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将仍会以积累和运用为主。一般不会单纯去考纯知识性的内容, 而是注重突出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考查,如对词汇的积累程度,对标点、 语法、修辞、文体知识、文学文化常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等,题型上以语段综合题 为主。 (一)词语·成语 1、日常多查词典,养成善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词语:重在善于辨析同义词 成语:要结合语境、了解成语典故及词义的古今变化。 1、(2008·四川自贡)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又从废墟上①,依然发出“留——一留——”的声音。我忽然②了。它是在召唤! 召唤人们留下来,③这凝涸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A.①吹过②醒悟③改造 B.①拂过②感悟③创造 C.①掠扭②清醒⑧改变 D.①刮过②觉悟③制造 2、(2008·乌鲁木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 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B.近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首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参演艺术家们玲珑剔透的服 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嬴得观众的阵阵赞叹 C.现在,上网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交际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用字却 比比皆是,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和谐音。 D.今年起,端午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一时间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欣欣向荣,人们以此 来表达对我国这一传统节日的庆贺 (二)古诗文识记 课标在7~9年级的“阅读”第十一条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 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第六条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 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准确识记,正确理解 书写正确、工整、清晰 根据要求灵活选择运用古诗文名句
谰言 色彩斑斓 B 摇晃 恍然大悟 题词 金榜提名 C 审议 顾名思义 沦陷 语无伦次 D 勇猛 永往直前 瞭望 眼花缭乱 2. (2008·浙江金华)下面是 2007 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奖词,请根据拼音和 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fǎn)(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á ng)( )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 shì( )。 二、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精华的储备。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将仍会以积累和运用为主。一般不会单纯去考纯知识性的内容, 而是注重突出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考查,如对词汇的积累程度,对标点、 语法、修辞、文体知识、文学文化常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等,题型上以语段综合题 为主。 (一)词语·成语 1、日常多查词典,养成善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词语:重在善于辨析同义词 成语:要结合语境、了解成语典故及词义的古今变化。 1、(2008·四川自贡)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风又从废墟上 ① ,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 ② 了。它是在召唤! 召唤人们留下来, ③ 这凝涸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A.①吹过 ②醒悟 ③改造 B.①拂过 ②感悟 ③创造 C.①掠扭 ②清醒 ③改变 D.①刮过 ②觉悟 ③制造 2、(2008·乌鲁木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 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B.近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首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参演艺术家们玲珑剔透的服 饰、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观众的阵阵赞叹。 C.现在,上网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交际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用字却 比比皆是,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和谐音。 D.今年起,端午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一时间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欣欣向荣,人们以此 来表达对我国这一传统节日的庆贺。 (二)古诗文识记 课标在 7~9 年级的“阅读”第十一条指出,“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 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第六条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 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准确识记,正确理解 书写正确、工整、清晰 根据要求灵活选择运用古诗文名句
客观性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整体诗文准确掌握,这种试题堵绝了部分考生复习中投机 取巧的做法 主观性试题考查重点是古诗文中的绝妙比喻和对偶句,以及文中的提示句、中心句、主旨 句,还有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名句。在平时应积极搜集积累,做到胸有成竹。要理解记 忆。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多字、漏字现象 (08·浙江奉化)根据要求默写。(()一(3)题必做,(4)(5)两题任选一题) () ,君子好述。(《诗经·关雌》)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鸟宿池边树 《贾岛《题李凝幽居》 (4)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 (5)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观鸟园的山石或 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句这样完整的诗句 (三)名著阅读 常见考试题型 文学常识积累题, 主要人物性格题。 人物情节关联题 故事情节评点题 感悟品味创新题 简评推荐赏析题。 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例一: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 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 中那老虎领下。 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l哪里去!”那只虎礴着身,伏在尘埃,动也 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装进万.汽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c.左手紧紧地掀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 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葬子里、耳朵里都进出了鲜血。 例二:(2008·长沙市)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任选一部, 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三:(2008·福州市)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例四:(2008·哈尔滨市)对四大名着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四)标点符号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话或一段话中的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或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在几组句子中选出误用标点的一项
客观性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整体诗文准确掌握,这种试题堵绝了部分考生复习中投机 取巧的做法。 主观性试题考查重点是古诗文中的绝妙比喻和对偶句,以及文中的提示句、中心句、主旨 句,还有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名句。在平时应积极搜集积累,做到胸有成竹。要理解记 忆。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多字、漏字现象。 (08·浙江奉化)根据要求默写。(( l )一(3 )题必做,( 4 ) ( 5 )两题任选一题) ( l )__________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雌》) ( 2 )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 3 )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 贾岛《 题李凝幽居》) ( 4 )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一联: ( 5 )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有关部门准备挑选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观鸟园的山石或 廊柱上,请你推荐两句这样完整的诗句: (三)名著阅读 常见考 试 题 型 ◼ 文学常识积累题, ◼ 主要人物性格题。 ◼ 人物情节关联题。 ◼ 故事情节评点题。 ◼ 感悟品味创新题。 ◼ 简评推荐赏析题。 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以及相关的重要句子 ;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例一:下面是《 水浒》 《 西游记》 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 A .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 虎粪门。… …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 中那老虎领下。 ◼ B .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礴着身,伏在尘埃,动也 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装迸万.汽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 C .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 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葬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例二:(2008·长沙市)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任选一部, 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例三:(2008·福州市)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例四: (2008·哈尔滨市)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四)标点符号 ◼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话或一段话中的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或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②在几组句子中选出误用标点的一项;
③根据表达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的标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原句上直接修改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号所起的表达作用,做出选择 例:(2008·扬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风凰岛。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感慨。 (五)修改病句 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准确辨识病句。2.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改病句,并能使用修 改符号修改。 例:(08·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普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遑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例:(08·哈尔滨)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 相应的横线处。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 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 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六)仿句 (1)试题的约束性。所仿写例句内容、形式是受上下文约束的,即内容连贯,结构相似 修辞一致; (2)约束中的开放性。即内容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考生可凭借自己大胆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运用自己的积累和才华,创造出尽可能清新、优美的句子 例:(08·哈尔滨)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 界;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 (七)提取信息 新闻类 二、压缩语段类 例:(2008·大连)从下面的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写在横线上。(2分 按照“限塑令”的规定,自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 物袋。这样,市民购物只能自买购物袋,购物袋的价格自然引人注目。 据报道,在广东一些超市、商场,购物袋的价格并不便宜,一般在3至5元/只。 在个别商场,一只购物袋竟然达到15元。其他城市购物袋也价格不菲。如北京的家乐福、 沃尔玛和易初莲花等超市,环保购物袋的售价一般都在1.8元至4.9元/只之间 “限塑令”的本意是保护环境,但动辄数元甚至十几元的环保购物袋显然已经“贵 族化”了。如果环保购物袋不能“平民化”,就意味着多数人将其弃用,其结果是给百姓生 活带来不便。因此,推出环保且廉价的购物袋是当务之急
◼ ③根据表达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的标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 ④原句上直接修改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号所起的表达作用,做出选择。 例:(2008·扬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的感慨。 (五)修改病句 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准确辨识病句。2. 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改病句,并能使用修 改符号修改。 例:(08·广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寓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例:(08·哈尔滨)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 相应的横线处。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 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 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六)仿句 (1)试题的约束性。所仿写例句内容、形式是受上下文约束的,即内容连贯,结构相似, 修辞一致; (2)约束中的开放性。即内容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考生可凭借自己大胆丰富的联想和想 象,运用自己的积累和才华,创造出尽可能清新、优美的句子。 例:(08·哈尔滨)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 界;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 (七)提取信息 一、新闻类 二、压缩语段类 例:(2008·大连)从下面的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写在横线上。(2 分) 按照“限塑令”的规定,自 6 月 1 日起,所有超市、商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 物袋。这样,市民购物只能自买购物袋,购物袋的价格自然引人注目。 据报道,在广东一些超市、商场,购物袋的价格并不便宜,一般在 3 至 5 元/只。 在个别商场,一只购物袋竟然达到 15 元。其他城市购物袋也价格不菲。如北京的家乐福、 沃尔玛和易初莲花等超市,环保购物袋的售价一般都在 1.8 元至 4.9 元/只之间。 “限塑令”的本意是保护环境,但动辄数元甚至十几元的环保购物袋显然已经“贵 族化”了。如果环保购物袋不能“平民化”,就意味着多数人将其弃用,其结果是给百姓生 活带来不便。因此,推出环保且廉价的购物袋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