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目标导航 身边物理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她距离我太远,得 2.记住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过会儿才能听见。 我怎么听不到? 3.记住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能说出常温下声音在空 0 气中的传播速度 009 4.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体会转换法和理想实 传播 验法 1000m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续表 实验 解释 固体可以传声 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发声的喉头在 振动。 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如固体、液体、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气体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 解释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 气体可以传声:真空不能 成声波 传声 结论: 液体可以传声 声波:声音以浚的形式传播 19
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知识点三声速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 2.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的最小时 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 间差为0.1s。 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 【例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 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 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 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潜在水中能听到 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音乐而跳舞,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探究问题二声速及有关计算 思路导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参见下图)。 【例2】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 声源旅动南气体液体因休人甲 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 解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 汽车的速度为20m/s,声速按340m/s计 要介质,在水中能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算,求: (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 归纳总结 路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的距离。 (1)产生:物体只要振动就产生声音, 思路导引如图 高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产生声音。 所示,汽车行驶的路 (2)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且固体、 程为1,孤线表示声 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音通过的距离为s2, (3)探究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常 在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和汽车行驶的路程 常用到“转换法”;探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间距离的 时常常用到“理想实验法”。 2倍 【变式训练】(1)如图甲所示,左手用力击 答案(1)80m(2)640m 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 解析由速度的公式U一氵变形,得到汽车 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行驶的路程s1=v车t=20m/sX4s=80m;声 的振动产生的。 音传播的距离s2=vt=340m/s×4s 1360m。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 高为,则2=0一1,所以s=(一)=号× (1360m-80m)=640m 20
第二章声现象、 优化点拨 1 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利用回声可 如,其中1为发声体从发声到听到回声 以对海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 的时间,心声为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的远近等进行测量。测量的原理是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下列事物,不属于声源的是(A)。 A.放在书包里的口琴 B.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的泉水 C.正在发出悦耳哨声的哨子 D.牛叫时牛的声带 知识点三声速 4.同一声音分别在铁棒、水、空气中传播,其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传播速度(A)。 2.在太空中,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 A.在空气中的最小 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 B.在水中的最小 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C)。 C.在铁棒中的最小 A.太空中噪声太大 D.在三者中一样大 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 5.端午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 C.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声 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声速按340m/s计算,他们距山崖大约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 272m。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 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的4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C)。 A吹着的哨子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21
/1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创新应用】 6.如图所示,小丽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 C.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敲击水瓶琴 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 话,这表明固体能(选填“能”或“不能”) 3.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 传声。 计时,他记录运动员成绩为13.4s,则该运动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声音大小 员的实际成绩应比记录的成绩(A)。 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 A.约多0.3s B.约少0.3s 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C.多0.5s D.少0.5s 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好(选填 4.小刚在班级“元旦”晚会上用吉他为大家弹 “好”或“不好”)。 奏了一首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捏住棉线 弦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的 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 耳朵的。 了,这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 5.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 (4)如果在用“土电话”远距离通话时,线没 得鱼惊不应人”两句。这个钓鱼的小孩子 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不 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出声,这 能(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棉线听到 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 对方的讲话。 还能在水中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音调 目标导航 身边物理 在用乐器演奏曲子的 1.能说出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时候,音调的高低为 2.识别超声波和次声波 什么不一样呢? 22
第二章声现象N 基础·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音调 结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 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 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知识点二声的种类 1.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其频率范围 如图甲,直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 为20~20000Hz 越高。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 如图乙,纸片划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 3.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越高。 核心·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音调与乐器 规律总结 【例题】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 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 紧有关,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 变声音的音调 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空气 思路导引弦乐器的音调变化(参见下图)。 柱越短,音调越高。 音调越低弦越松、越长、越粗 弦乐器 【变式训练】下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 音调越高 弦越紧、越短、越细 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 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 解析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 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振动,发出声音。如 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 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 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 由于橡皮筋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东器 音调也不同。 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 变琴声的音调。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