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 ③从第3s末开始,A>,5s末A、B相遇。 可知(C)。 ④前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s/m ↑s/m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7.(2021·贵州毕节中考)甲、乙两辆小车同 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 2 3 0 123456/s 由图象可知:0一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 A.经过3s,两车相距可能为4m 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4m/s,比甲车的速 B.经过3s,两车相距一定为1m 度大(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 C.经过3s,两车相距可能为7m 时离出发地点20m。 D.通过8m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多4s 4.右图是甲、乙两车 ◆s/km 4s/m 180 30 在同一平直公路上150 20 行驶过程中的s-t120 10 图象,则下列说法 60 正确的是(B)。 30 0 5 1015 20t/ 31/h A.在行驶过程中, 8.跳伞是一项 +/m·sl 42 两车的速度都等于90km/h 极具挑战的 B.在行驶过程中,甲车比乙车行驶得更快 运动。在某 C.若它们都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 次跳伞表演 10 15 中,运动员 s 车向东行驶 D.乙车在2h内行驶了180km 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 5.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B) 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 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 地面,求: (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A.①和② B.②和③ 答案(1)20m/s(2)400m C.①和④ D.②和④ 6.物体A、B沿同一条直 ↑s/m 10H 线向东运动,其相对点 O的运动距离s随时间 0123451s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0~3s内,以B为参照物,A是静止的。 14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目标导航 身边物理 1.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2.能将物体通过的路程和相应的时间分成若干段, 小明想知道高铁在某一段时间内的 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助 3.能根据测量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 他测量出平均速度吗? 论,从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基础·自生梳理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 3.实验设计方案:如图所示,把实验装置 当对物体的运动只作粗略研究时,也可 组装好。 以用=氵来措述运动的快慢,这样算出来的 速度叫作平均速度。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斜面保持很 知识点二测量平均速度 小的坡度。 1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小车通过的路程,用机械停 表测小车从斜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2.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块、金属片、 将实验数据代入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刻度尺和机械停表。 2核心· 重点探究 探究问题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5:35:20 【例题】小明在测小车的速度的实验中, 15:35:22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 15:35:23 (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 了7m中www 10cm 滑,图中的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 C 6 4 子表的显示情况(显示格式为“小时:分: 23 秒”),则: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 度很小(选填“大”或“小”)。 15
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s=4.00cm, 中速度不断变化,因此不同时间段或路程 vxc=0.03m/s。 段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求分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必须用某段路程除 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不能用每段 AC段的速度c偏大(选填“大”或“小”)。 速度的平均值来表示平均速度,且在表述 命题点①放小车的斜面应保持怎样的 平均速度时,必须强调是哪段路程或哪段 坡度。(很小的坡度)②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 时间的平均速度。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③金属片的作用。(方 便测量时间) 【变式训练】为了节约原 解析(1)实验中为了让小车滑下时间较 料和方便用户使用,蚊香生产 长,测量时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很小。 者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 (2)由题图知: 不同规格的各种蚊香。有一种 sB=10.00cm-6.00cm=4.00cm, 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 sac=10.00cm-1.00cm=9.00cm= 香正常燃烧的平均速度。要求: 0.09m, (1)写出所需要的器材; t4c=23s-20s=3s, (2)说明测量方法。 0c=g=0.09m=0.03m/5。 答案(1)器材:刻度尺、细棉线、手表、蚊 tAC 香、火柴。 (3)处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 (2)测量方法:①取一小段蚊香,使细棉线 所测的时间偏小,根据=氵,则会使所测AC 与蚊香紧贴,在两端点处做标记,拉直棉线,用 刻度尺测出两标记间的距离;②用火柴点燃蚊 段的平均速度vC'偏大。 香并计时,测出蚊香完全烧完所用的时间; 优化点拨 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③蚊香城烧的平物速度为u=氵。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 新知·训练巩固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 杆的时间为10s,若相邻两根电线杆的距离 为50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B). 1.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A.90 km/h B.70 km/h 的理解,正确的是(D)。 C.50 km/h D.40 km/h 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 知识点二测量平均速度 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 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 3.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 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才有 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而其他测量值准 意义 确,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C)。 2.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 A.跟实际值相同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的停表功能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 1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4.两个同学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 位小数) 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停表每格为1s, 2=。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 =80cm 速度=0.20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2=0.13m/s。(结果保留2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D.本次百米赛跑中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某校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中,同学们分 5.1m/s 别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 3.如图所示,小明参加高山速降滑雪运动,滑 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 雪板板尾从A点开始加速下滑并越过C 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点。小明通过AB段与通过AC段的平均 速度的关系为≤(选填“<”“>”或 到起点的距离s/m 20 80 100 “=”)UAC0 小兵 2.3 8.4 12.2 时间/s 小磊 2.4 8.3 11.8 小伟 2.5 8.4 11.4 4.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 B.全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辆、停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C.在20~80m内,小磊和小伟的平均速度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大小相等 有刻度尺 D.在每段距离内,小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很小 大的 (选填“很大”或“很小”)。 2.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某名短跑运动员 (3)经测量,=0.9m,s2=0.4m,小车从 在5s末的速度为9.0m/s,10s末到达终 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停表记 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3上的平均速度 是(C)。 是0.5m/s。 A.在前5s内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6:20:35 4.5m/s 16:20:37 B.在后5s内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6:20:38 】 9.6m/s C.本次百米赛跑中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0m/s 17
/儿家庭作业·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创新应用】 巴火车 刀火车 5.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乘火车去参加车 neetet见 eweetetet 辆模型比赛。在行驶的火车上,小明想: “人顺着和逆着火车的行驶方向以相同的 lalaDalalal 0olalo皿nhad 乙 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用的 (1)针对方案一,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可 时间相等吗?”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 取,请你说明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用随身携带的赛车进行实验探究,并设计 (2)针对方案二,请你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 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的表格。 方案一:如图甲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 答案(1)因为实验前没有明确两辆赛车的 两处,让两辆赛车同时开始做从A到B和 速度大小,实验过程中也不能保证两车的 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观察赛车是否 运动速度相同,所以比较它们能香同时到 同时到达各自的终点。改变A、B两处距 达各自的终点就没有意义了。 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验过程中火 (2)实验数据记最表格设计如下。 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在车厢前后选取A、B 实验 A、B之间的 A到B的 B到A的 两处,让一辆赛车做从A到B的匀速直线 次数 距离s/m 时间/s 时间t2/s 运动,利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测出赛车 1 从A到B的运动时间;然后让该赛车以相 2 同的速度做从B到A的匀速直线运动,测 3 出运动时间。比较两次时间的长短。改变 注:赛车速度一定。 A、B两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在实 验过程中火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