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读书足以益情,足以傅采,足以成才。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襄阳,闻名遐迩(),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彪炳千秋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影响深 远的史学家、文学家,有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有杀身成仁的革命志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B、本来就是他做错了,他不但不认错,还名正言顺地为自己辩解。 C、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参赛者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写作能力迅速提高 B、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5、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 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 睛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 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读书足以益情,足以傅采,足以成才。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襄阳,闻名遐迩.( ),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彪炳千秋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影响深 远的史学家、文学家,有叱咤.( )风云的农民领袖,有杀身成仁的革命志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 ....,很感染人。 B、本来就是他做错了,他不但不认错,还名正言顺 ....地为自己辩解。 C、对人不要吹毛求疵 ....,应该宽容大度。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参赛者以别具匠心 ....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得 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写作能力迅速提高。 B、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5、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 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 睛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③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④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 6、名著导读。(2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 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7、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 (2)立德,人之根本。我国古、近代的文人墨客视“德”为至上。刘禹锡的 (《陋室铭》),周敦颐的独爱 《爱莲说》),孟子的生、义不可得兼而“ (《鱼我所欲也》),龚自珍的 ”(《已亥杂诗》)等千古名句,都深深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口语交际。(2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求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养成 写日记的习惯。你的同桌却以“无时间”为借口不写日记,你这样劝说他道: 9、“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岁月的苍穹中,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 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 以下题目: (1)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标语。(2分) (2)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2分) A、名人故事大家讲B、瑕瑜互见说名人C、 (3)探究材料。对名人应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村料一:台湾三毛曾以青少年知音的面目出现,并不时对那些颓废、绝望的人作关于人生的规劝,颇 受信任:但她最终却未能劝住自己,自杀了,留下一个并不美丽的句号。先前以三毛为向导的人们或愤怒
②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③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④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6、名著导读。(2 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 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7、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 1 分) ⑴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 ⑵ 立 德 , 人 之 根 本 。 我 国 古 、 近 代 的 文 人 墨 客 视 “ 德 ” 为 至 上 。 刘 禹 锡 的 “ ①, ”(《陋室铭》),周敦颐的独爱“ ②, ” (《爱莲说》),孟子的生、义不可得兼而“ ③ ”(《鱼我所欲也》),龚自珍的 “ ④, ”(《已亥杂诗》) 等千古名句,都深深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口语交际。(2 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求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养成 写日记的习惯。你的同桌却以 “ 无时间 ” 为 借 口 不 写 日 记 , 你 这 样 劝 说 他 道 : “ 。” 9、“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岁月的苍穹中,是一 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 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 以下题目: ⑴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标语。(2 分) ⑵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2 分) A、名人故事大家讲 B、瑕瑜互见说名人 C、 D、 ⑶探究材料。对名人应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探究的结果。(2 分) 村料一:台湾三毛曾以青少年知音的面目出现,并不时对那些颓废、绝望的人作关于人生的规劝,颇 受信任;但她最终却未能劝住自己,自杀了,留下一个并不美丽的句号。先前以三毛为向导的人们或愤怒
或绝望,犹如遭了雷击一般,似乎被骗之后,于任何的人生意义都失去了兴趣。 材料二:某歌星在某市办演唱会,竟有数人为争得与之握手的“殊荣”而惨死于狂热的挤踏之中。 探究结果: (4)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谁呢?请你从以下名星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备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鲁迅莫言林书豪袁隆平 我心目中的“星”是 理由是: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10-11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此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2分) 11、颔联中的“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请说说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或绝望,犹如遭了雷击一般,似乎被骗之后,于任何的人生意义都失去了兴趣。 材料二:某歌星在某市办演唱会,竟有数人为争得与之握手的“殊荣”而惨死于狂热的挤踏之中。 探究结果: ⑷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谁呢?请你从以下名星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2 分) 备选:邓稼先 闻一多 贝多芬 鲁迅 莫言 林书豪 袁隆平 我心目中的“星”是: 理由是: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 10—11 题。(4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此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2 分) 11、颔联中的“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请说说理由。(2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弗如远甚。( (2)期年之后,(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孰与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孰视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以光先帝遗德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皆以美于徐公 欲有求于我也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忌不自信。 (2)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5、【甲】【乙】两文同是臣子向君王提出 的建议,但谏言的方式各异:一是直言,寓情于 议;一是婉劝 (2分) 16、说说邹忌的劝说艺术对你的启示。(2分) 三)阅读散文《倾听花开的声音》,完成17-21题。(13分) 倾听花开的声音 凌晨,我静坐在盛开的红花石蒜旁。夜里花开的呢喃细语,浸润着我心田。这株盛开在北京的故乡的 花儿,让我想起故乡与亲人。 那时,每年春天,学校都要求毎个学生挖几公斤中药交到班里。我和村里的伙伴毎到星期天都会背上 背篓,拿上锄头,帶着干粮,赶到离家很远的巴山上挖药。红花石蒜就是我在一忺挖药休息时,顺手挖来 的“草”。回家后,我把它种在家门口,母亲看见了,说这草叫老鸦蒜。种上后,母亲比我更经心,时常 滉水。然而,刚入初夏不久,这草叶子就逐渐发黄,直至全部枯死 那年深秋,母亲发现种过老鸦蒜的地方,冒岀了一点绿芽。母亲说老鸦蒜又活了。小芽冒岀地面后, 母亲毎次看到土干了就浇点水。几天之后,冒出的绿芽更多了。渐渐地,先冒出的芽开始散(长)成叶片 看着奇迹般复活的老鸦蒜,我们全家人部很惊喜。不久,一丛葱绿的老鸦蒜又摇曳在门口。进入冬季,其 他草部枯萎了,唯有那葱绿的老鸦蒜,旺旺地生长着,直到春天。第二年初夏,它的叶孑又逐渐变黃,枯 萎。这次,我猜想:这草又要换叶子了 老鸦蒜种在门J口的前三年里,都只换叶子,始终没有开花。第四年的初秋,一天我放学刚进家门,母 亲就高兴地说:“老鸦蒜要开花了!”种老鸦蒜的地方确实冒出了一个花蕾,后来几天,又有更多的陆续 冒岀地面。第一个冒出的花蕾长得最快,一周左右就一尺多高了。花儿开了,那花朵像一种菊花的样子 红艳艳的,非常好看。以后毎年秋季,老鸦蒜都艳艳地开放在家门]口,迎接家人早出晚归。 风信子 此后,我离开故乡20多年,只春节回老家小住几天。老鸦蒜往往只剩叶子葱绿。今年,从老家汉中 回京时,我特地带了几株老鸦蒜,把它种在花盆里。初夏后,天气渐渐热了,老鸦蒜的叶子又一天一天枯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 思。(2 分) ⑴又弗.如远甚。( ) ⑵期.年之后,(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吾孰.与徐公美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孰.视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以.光先帝遗德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皆以.美于徐公 欲有求于.我也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⑴忌不自信。 ⑵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5、【甲】【乙】两文同是臣子向君王提出 的建议,但谏言的方式各异:一是直言,寓情于 议;一是婉劝, 。(2 分) 16、说说邹忌的劝说艺术对你的启示。(2 分) (三)阅读散文《倾听花开的声音》,完成 17—21 题。(13 分) 倾听花开的声音 风信子 此后,我离开故乡 20 多年,只春节回老家小住几天。老鸦蒜往往只剩叶子葱绿。今年,从老家汉中 回京时,我特地带了几株老鸦蒜,把它种在花盆里。初夏后,天气渐渐热了,老鸦蒜的叶子又一天一天枯
黄了。大妹来京说,这是倒苗,过段时间就又发芽了。农历七夕那天,我给其他几盆花浇水时,突然看见 种老鸦蒜的那个盆里冒出了绿色芽尖。随后,这株绿芽逐渐长高,顶出花蕾。这期间,我每天下班进门第 一件事,就是看花蕾的变化。渐渐地,花蕾散开越来越大,分出七个小花枝,其中一枝即将散开,色泽已 经明显红艳。据说,老鸦蒜学名石蒜,花有红、白、黄等色,开红花者叫红花石蒜 出差在外,我生怕错过花朵盛开,每天打电话给妻子询问情况。回京时,半夜进了家门,我放下行李 就去看花。花头上六枝已开,最后一枝即将散开。看着儿时采的花,30多年后第一次开放在北京的家里 心里异常高兴 夜里躺下睡觉,觉得最后这一枝花,可能今晚就会全部开放。于是后半夜凌晨一点半,静静地坐在红 花石蒜旁,看着花一点一点地舒展着花瓣,细细倾听花开的声音,一股生活的香甜顿涌心底。 17、就记叙的顺序来看,文章运用的是什么顺序?(2分) 18、本文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生活的一段往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9、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动词“散”,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3分) 渐渐地,先冒出的芽开始散(长)成叶片 20、文中写到了老鸦蒜哪些生长习性?作者为何要两次详写红花石蒜开花的过程?(3分) 21、作者从一生活小事中,能感到“生活的香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说明文《植物奶油少吃为佳》,完成22-26题。(13分) 植物奶油少吃为佳 杨昆
黄了。大妹来京说,这是倒苗,过段时间就又发芽了。农历七夕那天,我给其他几盆花浇水时,突然看见 种老鸦蒜的那个盆里冒出了绿色芽尖。随后,这株绿芽逐渐长高,顶出花蕾。这期间,我每天下班进门第 一件事,就是看花蕾的变化。渐渐地,花蕾散开越来越大,分出七个小花枝,其中一枝即将散开,色泽已 经明显红艳。据说,老鸦蒜学名石蒜,花有红、白、黄等色,开红花者叫红花石蒜。 出差在外,我生怕错过花朵盛开,每天打电话给妻子询问情况。回京时,半夜进了家门,我放下行李 就去看花。花头上六枝已开,最后一枝即将散开。看着儿时采的花,30 多年后第一次开放在北京的家里, 心里异常高兴。 夜里躺下睡觉,觉得最后这一枝花,可能今晚就会全部开放。于是后半夜凌晨一点半,静静地坐在红 花石蒜旁,看着花一点一点地舒展着花瓣,细细倾听花开的声音,一股生活的香甜顿涌心底。 17、就记叙的顺序来看,文章运用的是什么顺序?(2 分) 18、本文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生活的一段往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 分) 19、文中画线句中加点的动词“散”,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3 分) 渐渐地,先冒出的芽开始散.(长)成叶片。 20、文中写到了老鸦蒜哪些生长习性?作者为何要两次详写红花石蒜开花的过程?(3 分) 21、作者从一生活小事中,能感到“生活的香甜”。这对你有什么启发?(3 分) (四)阅读说明文《植物奶油少吃为佳》,完成 22—26 题。(13 分) 植物奶油少吃为佳 杨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