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 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龙飞蛇午升平岁燕语莺歌胜世春 2.给下面一句话中加点字注音。(2分) 襄阳自古就是交通咽( )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 通枢( )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自己能够正视一个没有软件的未来,因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 于带来某种具有石破天惊意味的创新。 B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 巍峨磅礴的重峦叠嶂,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C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二者形 影不离,同样重要 D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惟妙惟肖,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C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在当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扬普法教育 的传媒效果。 5.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 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B②⑤③④①C⑤②③④①D.⑤③②①④ 6名著阅读。(2分)
保康县 2013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时限: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答题必须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 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龙飞蛇午升平岁 燕语莺歌胜世春 2. 给下面一句话中加点字注音。(2 分) 襄阳自古就是交通咽.( )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 通枢.( )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自己能够正视一个没有软件的未来,因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 于带来某种具有石破天惊 ....意味的创新。 B.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 巍峨磅礴的重峦叠嶂,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 C.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二者形. 影不离 ...,同样重要。 D.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惟妙惟肖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C.他是大家公认的才子,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D.在当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扬普法教育 的传媒效果。 5.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 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①④ 6.名著阅读。(2 分)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 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 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这是一段关于保尔在身体残疾、 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描写,也是 作者 (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 7古诗文默写。(8分) (1)树木丛生,口口口口。(《观沧海》) (2)千嶂里,口口口口口口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口囗口口,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4)今日听君歌一曲,口口口口口口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口囗口口,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6)《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7)宠辱偕忘,口口口口,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快中考了,你正在看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妈妈发现了,告诉你现在不 能看,你会怎样对妈妈说呢?(2分) 9.班上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任务。(每小题2分,共 8分) (1)请你为本次综合性学习写一条宣传语。(2分) 本次活动可以采用很多形式,老师为你设计了两个,请你再补充两个。(2分) 活动形式一: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 活动形式二:办一期有关战争的手抄报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3)我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三大战役?(2分) 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单位:人) 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国家军人死亡数平民死亡数 中国280000003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137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300000 拉夫 1200000意大利 77500 53000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唐诗《春望》,完成10-11题。(4分)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 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 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这是一段关于保尔在身体残疾、 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描写,也是 作者 (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 7.古诗文默写。(8 分) (1)树木丛生,□□□□。(《观沧海》) (2)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4)今日听君歌一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 (6)《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 □□□□□□□。 (7)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快中考了,你正在看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妈妈发现了,告诉你现在不 能看,你会怎样对妈妈说呢?(2 分) 9.班上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任务。(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请你为本次综合性学习写一条宣传语。(2 分) (2)本次活动可以采用很多形式,老师为你设计了两个,请你再补充两个。(2 分) 活动形式一: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 活动形式二:办一期有关战争的手抄报;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3)我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三大战役?(2 分) (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68 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单位:人)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 000 000 30 000 000 日本 1 850 000 672 000 苏联 13 700 000 13 000 000 德国 3 500 000 1 600 000 南斯 拉夫 300 000 1 200 000 意大利 77 500 153 000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阅读唐诗《春望》,完成 10—11 题。(4 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的前四句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 河到 (2分 1L.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2—16题。(10分)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 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 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5.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 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2分) 16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 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7-21题。(16分) 麦田的守望 孙守名 ①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的前四句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 河到 。(2 分) 11.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 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 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5.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 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2 分) 16.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 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 分) (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 17—21 题。(16 分) 麦田的守望 孙守名 ①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
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模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 ②我是守望着乡村的麦田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中,臂膊上挎着小小的竹篮,随着大人们 在刚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麦穗。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满满 篮麦穗,还会得到父亲的奖赏和母亲温柔的眼光。伴着播种和收获,我的青春顺着麦垅疯长。 ③我的眼前时时浮现着一波又一波舞动着的麦浪。在沉沉的暗夜,我把梦做到故乡的田 间,看到了父亲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耕作是一件颇为辛苦的活计,当初条件艰苦,为了 把麦子种到地里,父亲硬是领着我们兄妹用铁锨翻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和着执着的梦想, 把种子播撒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吞咽着咸涩的汘水,望眼欲穿地盼望着麦子的丰收。在麦子 诗意的生长中,我学会了犁地、耙地和耩地。晨风习习,我们把肥料耩在成畦的麦田间。那 些在麦田的无数岁月,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 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④夏风吹拂的夜晚,我悠然地睡在宽阔的麦场上,闻着诱人的麦香,数着天上的流星, 做着青春的幻梦。在麦收季节,父亲教我如何使用镰刀,如何又快又好收割麦子。尽管手上 磨出过厚厚的一层硬茧,但我还是炼就了割麦的本领。朝阳初升,父亲带着我们兄妹顺着麦 垅挥舞着镰刀,一排排麦子瞬间成了倒地的战俘。当我渐渐窜到所有人的前面时,心情像飞 翔在天空的布谷鸟,一路放声高歌,唱出心中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有生活的艰苦和劳累呢? 在机器隆隆声中,我跟父亲学会了打麦和扬场。成袋成袋的麦子码放在麦场时,我长长地舒 了口气。望着远处忙碌的父亲,心中涌出无限的感动 ⑤父亲是在那年麦子收割后去世的。长年的劳累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却使他 的身体每况愈下。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每周都会骑上自行车回到父亲身边。坐在田间地 头,看父亲忙东忙西,心里有些隐隐作痛。我不断劝说父亲,让他轻闲一些,养养身体,少 做田里的农活。可父亲是忙不住的身子,时光铸就了他耐劳的品格。他爱田地里的庄稼,像 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怕麦田焦渴,怕麦苗缺少养分,怕大风会吹倒成熟的麦秆· 季,他虔诚地守护着田地,直至倒在麦子收割的季节 ⑥我无数次蹲坐在田埂上,想着父亲和那些与父亲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父亲会做木工活 几块木料在他手上只要半天工夫就可以成为精巧的板凳或木箱。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十 里八乡只要谁家婚丧嫁娶都要叫上父亲。父亲一生收了四位徒弟,个个学得一手好手艺。其 实,他有心要将这项活计传授给我们兄弟,只是我们个个都远走他乡外出求学。看着这项计 划落空,惆怅之中父亲才开始收授徒弟。现在想想,那时父亲该有多么失落啊! ⑦父亲热爱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温情的性格令人备感亲近。父亲给人做木工活从来不 收取任何钱物,这在那个年代该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啊!可世事难料,父亲看麦场那阵子,不 知何故,麦子少了一袋。有人中伤父亲,到处播扬,说父亲偷了那袋不翼而飞的麦子。这对 父亲的打击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明显削瘦,夜深人静时常常泪流满面。母亲用惊 人的毅力捍卫着父亲的尊严,不停地劝慰父亲,可父亲的确蒙受了奇耻大辱,他的苦痛隔了 好多年才逐渐平息。那位诬陷父亲的乡邻恰恰在父亲心情稍为好转时离开了人世,这真是 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人走了,可棺木没有着落,当他的孩子跪在父亲身前苦苦哀求, 母亲的愤怒骤然暴发。但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带上工具就去跟着人家打做棺木。远近乡邻听 说此事,无不惊叹 ⑧而今往事历历,令人悲哽。嗅着泥土的气息,抚慰着葱郁的麦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长 而萦怀的岁月。在这无边无际的麦田地,父亲忙碌的身影已经淡去,化为轻烟浮尘。只有我 还坐着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 (本文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7.文章以“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开篇, 有什么作用?(4分)
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 ②我是守望着乡村的麦田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中,臂膊上挎着小小的竹篮,随着大人们 在刚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麦穗。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满满一 篮麦穗,还会得到父亲的奖赏和母亲温柔的眼光。伴着播种和收获,我的青春顺着麦垅疯长。 ③我的眼前时时浮现着一波又一波舞动着的麦浪。在沉沉的暗夜,我把梦做到故乡的田 间,看到了父亲手把手教我犁地的身影。耕作是一件颇为辛苦的活计,当初条件艰苦,为了 把麦子种到地里,父亲硬是领着我们兄妹用铁锨翻出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和着执着的梦想, 把种子播撒在黑黝黝的泥土里,吞咽着咸涩的汗水,望眼欲穿地盼望着麦子的丰收。在麦子 诗意的生长中,我学会了犁地、耙地和耩地。晨风习习,我们把肥料耩在成畦的麦田间。那 些在麦田的无数岁月,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 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④夏风吹拂的夜晚,我悠然地睡在宽阔的麦场上,闻着诱人的麦香,数着天上的流星, 做着青春的幻梦。在麦收季节,父亲教我如何使用镰刀,如何又快又好收割麦子。尽管手上 磨出过厚厚的一层硬茧,但我还是炼就了割麦的本领。朝阳初升,父亲带着我们兄妹顺着麦 垅挥舞着镰刀,一排排麦子瞬间成了倒地的战俘。当我渐渐窜到所有人的前面时,心情像飞 翔在天空的布谷鸟,一路放声高歌,唱出心中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有生活的艰苦和劳累呢? 在机器隆隆声中,我跟父亲学会了打麦和扬场。成袋成袋的麦子码放在麦场时,我长长地舒 了口气。望着远处忙碌的父亲,心中涌出无限的感动。 ⑤父亲是在那年麦子收割后去世的。长年的劳累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却使他 的身体每况愈下。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每周都会骑上自行车回到父亲身边。坐在田间地 头,看父亲忙东忙西,心里有些隐隐作痛。我不断劝说父亲,让他轻闲一些,养养身体,少 做田里的农活。可父亲是忙不住的身子,时光铸就了他耐劳的品格。他爱田地里的庄稼,像 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怕麦田焦渴,怕麦苗缺少养分,怕大风会吹倒成熟的麦秆……一年四 季,他虔诚地守护着田地,直至倒在麦子收割的季节。 ⑥我无数次蹲坐在田埂上,想着父亲和那些与父亲有着相同命运的人。父亲会做木工活, 几块木料在他手上只要半天工夫就可以成为精巧的板凳或木箱。在当时,他的名气很大,十 里八乡只要谁家婚丧嫁娶都要叫上父亲。父亲一生收了四位徒弟,个个学得一手好手艺。其 实,他有心要将这项活计传授给我们兄弟,只是我们个个都远走他乡外出求学。看着这项计 划落空,惆怅之中父亲才开始收授徒弟。现在想想,那时父亲该有多么失落啊! ⑦父亲热爱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温情的性格令人备感亲近。父亲给人做木工活从来不 收取任何钱物,这在那个年代该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啊!可世事难料,父亲看麦场那阵子,不 知何故,麦子少了一袋。有人中伤父亲,到处播扬,说父亲偷了那袋不翼而飞的麦子。这对 父亲的打击可想而知!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明显削瘦,夜深人静时常常泪流满面。母亲用惊 人的毅力捍卫着父亲的尊严,不停地劝慰父亲,可父亲的确蒙受了奇耻大辱,他的苦痛隔了 好多年才逐渐平息。那位诬陷父亲的乡邻恰恰在父亲心情稍为好转时离开了人世,这真是一 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人走了,可棺木没有着落,当他的孩子跪在父亲身前苦苦哀求, 母亲的愤怒骤然暴发。但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带上工具就去跟着人家打做棺木。远近乡邻听 说此事,无不惊叹。 ⑧而今往事历历,令人悲哽。嗅着泥土的气息,抚慰着葱郁的麦苗,又回到了那段悠长 而萦怀的岁月。在这无边无际的麦田地,父亲忙碌的身影已经淡去,化为轻烟浮尘。只有我, 还坐着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 (本文节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7.文章以“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开篇, 有什么作用?(4 分)
18.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在文中含义的理解。(3分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19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2分) 例句: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 仿写: 20.文章以“麦田的守望”为题,却用了很多篇幅写“父亲”,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1结尾处写到“只有我,还坐在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入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 爱着的父亲”,为什么“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3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2-26题。(10分) 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人民日报评论员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 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 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 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放眼过去的30多年、60多年,乃至近代以来的170多年,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 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 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 福”,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脉相承,始终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奋斗的梦想。 ④正是对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神州大地沧桑巨变。100年前国人只能在小说中幻想 万国博览会,00年后千万游客穿过小说里虚构梦梖的跨江大桥和地铁隧道走进世博中国 馆。30年前中国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今天中国高速里程位居世界第-。我们用20多年 时间走过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用10年时间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中,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 的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 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 ⑤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回首过去,国家、民族 和人民面貌的巨变,凝聚着我们所走过的风雨艰辛;面向未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依然面 临诸多可预料的困难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 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城乡差 距、社会公平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岀更多辛劳。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18.说说你对下面句子在文中含义的理解。(3 分)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喝着大地的乳汗长大成人的,与土地注定有着千年的因缘。 19.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2 分) 例句:收获一个麦穗,就获得一份希望。 仿写: , 。 20.文章以“麦田的守望”为题,却用了很多篇幅写“父亲”,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21.结尾处写到“只有我,还坐在暗夜的田埂上,守望着这沁入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 爱着的父亲”,为什么“守望着这沁人心脾的麦香,一如我深爱着的父亲”?(3 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22—26 题。(10 分) 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人民日报评论员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 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 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 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③放眼过去的30多年、60多年,乃至近代以来的170多年,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 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 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 福”,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脉相承,始终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奋斗的梦想。 ④正是对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神州大地沧桑巨变。100年前国人只能在小说中幻想 万国博览会,100年后千万游客穿过小说里虚构梦想的跨江大桥和地铁隧道走进世博中国 馆。30年前中国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今天中国高速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用20多年 时间走过西方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用10年时间编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接力奋斗中,今天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经济总量 的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亿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 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大踏步迈进。 ⑤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回首过去,国家、民族 和人民面貌的巨变,凝聚着我们所走过的风雨艰辛;面向未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依然面 临诸多可预料的困难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中国还有1.28亿 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差距,城乡差 距、社会公平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出更多辛劳。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