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诸翦亮
诸 葛 亮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是其基本特征。这种文体有其 特殊的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 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之类的话
•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是其基本特征。这种文体有其 特殊的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 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之类的话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 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 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 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 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 鲜卑 蛋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 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 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 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 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 曹丕(p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 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 三国时全图 加来基本上就是 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 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 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hp时y时 返
返 回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 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 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 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 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 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 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 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 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 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 曹丕(pī)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 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 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 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 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 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 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 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旋 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43 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5岁:诸葛亮率 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47岁:诸葛亮向后主 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48岁:北伐街 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4 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 相职位。蜀建兴8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 合。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 元181年: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9 岁:与友人徐庶师从司马徽。27岁:在司马徽、 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 “隆中对”。旋 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参与赤壁之战获胜。43 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5岁:诸葛亮率 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47岁:诸葛亮向后主 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48岁:北伐街 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4 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 相职位。蜀建兴8年。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 合。54岁:诸葛亮再次北伐中病故百丈原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 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三国鼎立。刘备称帝后, 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付国事,并 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 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 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 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 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 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 作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 (3)平定南方叛乱
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 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三国鼎立。刘备称帝后, 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付国事,并 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 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 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 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 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 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 作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 (3)平定南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