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诸葛亮
《出 师 表》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 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 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 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 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 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 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 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 代表作是《出师表》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 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 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 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 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 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 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 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 代表作是《出师表》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 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 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 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学 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 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 亮的一些名言
“表”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 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 求和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 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学 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 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 亮的一些名言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 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 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 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 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身死、魏国大 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 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 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 室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 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 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 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 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ī)身死、魏国大 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 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 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 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 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 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 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 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 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 大业
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 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 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 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 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 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 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