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弥火学蝇程救育第件 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血液气体分析有助于对呼吸状态的全面而精确的 分析判断,评价呼吸器治疗效果,调整呼吸器参数。 (一)血液气体分析参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 pH 血液酸碱度,是H门负对数。 ● 正常值: 动脉血中的pH为7.35~7.45,平均7.40 pH=pK+logHCO;/a PaCO2 急救护理学
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血液气体分析有助于对呼吸状态的全面而精确的 分析判断,评价呼吸器治疗效果,调整呼吸器参数。 (一)血液气体分析参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 pH 血液酸碱度,是[H+ ]负对数。 ● 正常值: 动脉血中的pH为 7.35 ~ 7.45,平均7.40。 pH=pK+logHCO3 – /α· PaCO2 急救护理学
专絲大学蝇程段育器件 临床意义: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酸血症。 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或碱血症。 pH:7.35~7.45有三种情况: 正常,无酸碱失衡; 代偿了的酸碱紊乱; 互相抵消的酸碱紊乱。 酸血症时: pH从7.40降至7.20时,神志恍惚嗜睡, 心输出量降低30%。 pH从7.40降至7.00时,变为浅昏迷或深 昏迷,心输出量约降低50%~60%。 急救护理学
● 临床意义: 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酸血症。 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或碱血症。 pH:7.35 ~ 7.45有三种情况: 正常,无酸碱失衡; 代偿了的酸碱紊乱; 互相抵消的酸碱紊乱。 酸血症时: pH从7.40降至7.20时,神志恍惚嗜睡, 心输出量降低30%。 pH从7.40降至7.00时,变为浅昏迷或深 昏迷,心输出量约降低50% ~ 60%。 急救护理学
专弥火学蝇程救育第件 2、Pa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所产生的张力。 ● 正常值: 35~45mmHg 平均40mmHg ●临床意义: ①判断肺泡通气量 ②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 ③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有否代偿及 复合性酸碱失衡 ④诊断Ⅱ型呼吸衰竭必备的条件 其他方面作用 急救护理学
2、 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血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 正常值: 35~45mmHg 平均40mmHg ● 临床意义: ① 判断肺泡通气量 ② 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 ③ 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有否代偿及 复合性酸碱失衡 ④ 诊断II型呼吸衰竭必备的条件 ⑤ 其他方面作用 急救护理学
专水火学蝇程我育景件 3、Pa02(动脉血氧分压) 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中氧产生的张力。 吸入气的氧分量(Fi02): 鼻导管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吸入的氧分压(Pi02)片(760-47)×Fi02 ● 正常值: 中青年Pa0,正常值为90~100mmHg ●临床意义 ◆衡量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低氧血症标准分级: 90~-60mmHg 轻度缺氧 60~40mmHg 中度缺氧 40~20mmHg 重度缺氧 急救护理学
3、 PaO2 (动脉血氧分压) 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中氧产生的张力。 吸入气的氧分量(FiO2 ): 鼻导管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吸入的氧分压(PiO2 )= (760-47) ×FiO2 ● 正常值: 中青年 PaO2正常值为90~100mmHg ● 临床意义 ◆ 衡量有无缺氧及缺氧的程度: 低氧血症标准分级: 90~60mmHg 轻度缺氧 60~40mmHg 中度缺氧 40~20mmHg 重度缺氧 急救护理学
专弥火学蝇程救育第饼 ◆判断呼吸衰竭 诊断标准:海平面,760mmHg大气压 休息状态 吸室内空气 ◆判断酸碱失衡的间接指标 PaO2<40mmHg,机体乳酸产量增加。 PaO2<35mmHg,血内乳酸增加2倍。 PaO2<30mmHg,血内乳酸增加3倍。 急救护理学
◆ 判断呼吸衰竭 诊断标准:海平面,760mmHg大气压 休息状态 吸室内空气 ◆ 判断酸碱失衡的间接指标 PaO2<40mmHg,机体乳酸产量增加。 PaO2<35mmHg,血内乳酸增加2倍。 PaO2<30mmHg,血内乳酸增加3倍。 急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