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混、套作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种植模式的辨别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玉米小麦一玉米/大豆一小麦/棉花棉花/花生→小麦一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大豆耕作学
●一 .间、混、套作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种植模式的辨别; 小麦/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玉米 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棉花 棉花/花生→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大豆 耕作学
间、混、套作概念与评价指标(二)评价指标王地当量比:为了获得与间、混、套作中各个作物同等的产量,所需各种作物单作面积之比的总和。其公式为LER-.Yi / YiiYi代表单位面积内,间、混、套作中的i个作物的实际产量Yii代表该作物在同样单位面积上单作的产量耕作学
●间、混、套作概念与评价指标 (二)评价指标 土地当量比:为了获得与间、混、套作中各个作物同等的 产量,所需各种作物单作面积之比的总和。其公式为: LER= Yi / Yii Yi代表单位面积内,间、混、套作中的i个作物的实际产量; Yii代表该作物在同样单位面积上单作的产量。 耕作学
间、混、套作评价指标例:玉米间作大豆,亩产分别为320kg和88kg,玉米单作产量为410kg,大豆单作产量为120kg,LER=间作玉米产量/单作玉米产量+间作大豆产量/单作大豆产量-320/410+88/120=0.78+0.73=1.51土地当量比>1,表示间、套作有利。>1的幅度愈高,增产效益愈大耕作学
●间、混、套作评价指标 例:玉米间作大豆,亩产分别为320kg和88kg,玉米 单作产量为410kg,大豆单作产量为120kg, LER=间作玉米产量/单作玉米产量+间作大豆产量/单作大豆产量 =320/410+88/120=0.78+0.73=1.51 土地当量比>l,表示间、套作有利。>l的幅度愈高,增 产效益愈大 耕作学
二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一空间的互补与竞争1.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系数间混套种通常是将不同高度、株型、叶型的作物搭配在一起,或采用宽窄行、带状种植等方式,比单作提高了密度,叶面积有所增加。套作时,前后茬作物共生期间也有保持较大叶面积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耕作学
●二.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 (一)空间的互补与竞争 1.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系数 间混套种通常是将不同高度、株型、叶型的作物搭配在一起, 或采用宽窄行、带状种植等方式,比单作提高了密度,叶面积有所 增加。套作时,前后茬作物共生期间也有保持较大叶面积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 耕作学
二·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2.增加采光数量,提高光合效率-群落上疏、下密-上层透光率高,下层光照好-高杆侧面光照,群体立体受光,植被反射降低单作间作单作与间作受光面积示意图耕作学
●二.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 2. 增加采光数量,提高光合效率 -群落上疏、下密 -上层透光率高,下层光照好 -高杆侧面光照,群体立体受光,植被反射降低 耕作学 单作与间作受光面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