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料的防爆设计 (1)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易发生火灾爆炸危 险的原材料、中间物料及成品,应列出其主要的 化学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如爆炸极限、密度、 闪点、自燃点、引燃能量、燃烧速度、导电率、 介电常数、腐蚀速度、毒性、热稳定性、反应热、 反应速度、热容量等) 。 (2)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燃烧爆炸危险物料 (包括各种杂质)的危险性(爆炸性、燃烧性、 混合危险性等),应综合分析研究,在设计时采 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物料的防爆设计 (1)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易发生火灾爆炸危 险的原材料、中间物料及成品,应列出其主要的 化学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如爆炸极限、密度、 闪点、自燃点、引燃能量、燃烧速度、导电率、 介电常数、腐蚀速度、毒性、热稳定性、反应热、 反应速度、热容量等)。 (2)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燃烧爆炸危险物料 (包括各种杂质)的危险性(爆炸性、燃烧性、 混合危险性等),应综合分析研究,在设计时采 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3)工艺流程防火、防爆设计 ()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工艺流程设计,应针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部位和一定 时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在设计中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加以实施。 (2)工艺流程设计,应考虑正常开停车、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时的 安全对策措施和设施。 (3)工艺安全泄压系统设计,应考虑设备及管线的设计压力,允许最高工作压力与安全 阀、防爆膜的设定压力的关系,并对火灾时的排放量,停水、停电及停汽等事故状态下的排 放量进行计算及比较,选用可靠的安全泄压设备,以免发生爆炸。 (4)化工企业火炬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进行火炬的物料处理量、物料压力、温度、堵塞、 爆炸等因素的影响。 (5)工艺流程设计,应全面考虑操作参数的监测仪表、自动控制回路,设计应正确可靠, 吹扫应考虑周全。应尽量减少工艺流程中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存量。 (6)控制室的设计,应考虑事故状态下的控制室结构及设施,不致受到破坏或倒塌,并 能实施紧急停车、减少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7)工艺操作的计算机控制设计,应考虑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备用系统及计算机安全 系统,确保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能正常操作。 (8)对工艺生产装置的供电、供水、供风、供汽等公用设施的设计,必须满足正常生产 和事故状态下的要求,并符合有关防火、防爆法规、标准的规定。 (9)应尽量消除产生静电和静电积聚的各种因素,采取静电接地等各种防静电措施。 (10)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设置各种自控检测仪表、报警信号系统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 排放安全连锁设施。非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常规检测系统和异常检测系统的双重检测体系
3)工艺流程防火、防爆设计 (1)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工艺流程设计,应针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部位和一定 时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在设计中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加以实施。 (2)工艺流程设计,应考虑正常开停车、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时的 安全对策措施和设施。 (3)工艺安全泄压系统设计,应考虑设备及管线的设计压力,允许最高工作压力与安全 阀、防爆膜的设定压力的关系,并对火灾时的排放量,停水、停电及停汽等事故状态下的排 放量进行计算及比较,选用可靠的安全泄压设备,以免发生爆炸。 (4)化工企业火炬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进行火炬的物料处理量、物料压力、温度、堵塞、 爆炸等因素的影响。 (5)工艺流程设计,应全面考虑操作参数的监测仪表、自动控制回路,设计应正确可靠, 吹扫应考虑周全。应尽量减少工艺流程中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存量。 (6)控制室的设计,应考虑事故状态下的控制室结构及设施,不致受到破坏或倒塌,并 能实施紧急停车、减少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7)工艺操作的计算机控制设计,应考虑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备用系统及计算机安全 系统,确保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能正常操作。 (8)对工艺生产装置的供电、供水、供风、供汽等公用设施的设计,必须满足正常生产 和事故状态下的要求,并符合有关防火、防爆法规、标准的规定。 (9)应尽量消除产生静电和静电积聚的各种因素,采取静电接地等各种防静电措施。 (10)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设置各种自控检测仪表、报警信号系统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 排放安全连锁设施。非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常规检测系统和异常检测系统的双重检测体系
4)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设计 ()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 的要求。 (2)生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 火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坏。 (3)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露天、散开或半散开式的建筑物、构筑物内,以减少 火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坏。 (4)室内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在多层厂房内, 易燃易爆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处。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不应设置办 公室、休息室等管理设施。 (5)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靠近易爆炸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泄压部位不应布 置在邻近人员集中或交通要道外,以减小对邻近生产装置和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可设 防护挡板或防护空地。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布置在一端,也 可设在防爆构筑物内,如爆炸危险性大的反应器与其他设备之间应设防爆墙隔离;若多 个反应器,其间也应设防爆墙相互隔离。明火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液化气、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工艺设备及贮罐。 (6)工艺生产装置内露天布置的设备、贮罐、建筑物及构筑物,宜按生产流程分区集中布置。 (7)生产装置的集中控制室、变配电室、分析化验室等辅助建筑物,应布置在非防火、防爆 危险区。 (8)工艺装置各类机械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分布间距,应考虑防火、防爆距离及安全琉 散通道,且有足够的道路及空间便于作业人员操作检修
4)工艺布置的防火、防爆设计 (1)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除应按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考虑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范 的要求。 (2)生产装置中处理同类火灾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或厂房,应尽量集中布置,便于统筹安排 火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坏。 (3)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筑物、构筑物内,以减少 火灾爆炸时造成的损坏。 (4)室内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单层厂房内,并应靠近厂房的外墙。在多层厂房内, 易燃易爆的生产部位应布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处。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不应设置办 公室、休息室等管理设施。 (5)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靠近易爆炸部位应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泄压部位不应布 置在邻近人员集中或交通要道外,以减小对邻近生产装置和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可设 防护挡板或防护空地。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布置在一端,也 可设在防爆构筑物内,如爆炸危险性大的反应器与其他设备之间应设防爆墙隔离;若多 个反应器,其间也应设防爆墙相互隔离。明火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漏易燃液化气、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工艺设备及贮罐。 (6)工艺生产装置内露天布置的设备、贮罐、建筑物及构筑物,宜按生产流程分区集中布置。 (7)生产装置的集中控制室、变配电室、分析化验室等辅助建筑物,应布置在非防火、防爆 危险区。 (8)工艺装置各类机械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分布间距,应考虑防火、防爆距离及安全疏 散通道,且有足够的道路及空间便于作业人员操作检修
2.2.3仪表及自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采用本质安全型电动仪表,原则上可以适用于最高级别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但在安装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有关的技术规定,如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 路不能相混;构成本质安全电路必须应用安全栅,本质安全系统的接地问题必 须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 (2)生产装置的监测、控制仪表除按工艺控制要求选型外,还应根据仪表安装场 所的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选型。 (3)设计所选用的控制仪表及控制回路必须可靠。 (4)当仪表的供电、供气中断时,调节阀的状态应能保证不导致事故或扩大事故。 (5)仪表的供电应有事故电源,供气应有贮气罐,容量应能保证停电、停气后维 持30min的用量。 (6)考虑信号报警器及安全连锁防爆设计时。 (7)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的报警系统应设在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内。 (8)引进技术所选用的监测控制仪表不应低于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 (9)生产装置的控制室不得兼值班工人休息室。 (10)在容易泄漏油气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地点,在条件可能时,应设置可 燃气体报警仪
2.2.3 仪表及自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采用本质安全型电动仪表,原则上可以适用于最高级别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但在安装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有关的技术规定,如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 路不能相混;构成本质安全电路必须应用安全栅;本质安全系统的接地问题必 须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 (2)生产装置的监测、控制仪表除按工艺控制要求选型外,还应根据仪表安装场 所的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选型。 (3)设计所选用的控制仪表及控制回路必须可靠。 (4)当仪表的供电、供气中断时,调节阀的状态应能保证不导致事故或扩大事故。 (5)仪表的供电应有事故电源,供气应有贮气罐,容量应能保证停电、停气后维 持30 min的用量。 (6)考虑信号报警器及安全连锁防爆设计时。 (7)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的报警系统应设在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内。 (8)引进技术所选用的监测控制仪表不应低于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 (9)生产装置的控制室不得兼值班工人休息室。 (10)在容易泄漏油气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地点,在条件可能时,应设置可 燃气体报警仪
2.2.4设备防火、防爆设计 ●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全面考虑设备与机器的使用场合、结构型式、介质性质、工作 特点、材料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合理性。 (2)材料选用应符合各种相应标准、法规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3)选用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焊 接方法应符合有关的材料标准,与之相应的材料试验和鉴定应由用户 和制造厂商定。 (4)由制造厂提供的其他材料,经试验、技术鉴定后,确能保证设计要 求的,用户方可使用。 (5)处理、输送和分离易燃易爆、有毒和强化学腐蚀性介质时,材料的 选用尤其慎重,应遵循有关材料标准。 (6)与设备所用材料相匹配的焊接材料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7)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使用代材时,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8)严格执行进厂设备、备件、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9)在设计、材料分类和加工等各阶段,都可能发生材料误用问题,因 此要严格管理制度,严把设备采购关,防止低劣产品进广
2.2.4 设备防火、防爆设计 ●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全面考虑设备与机器的使用场合、结构型式、介质性质、工作 特点、材料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合理性。 (2)材料选用应符合各种相应标准、法规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3)选用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焊 接方法应符合有关的材料标准,与之相应的材料试验和鉴定应由用户 和制造厂商定。 (4)由制造厂提供的其他材料,经试验、技术鉴定后,确能保证设计要 求的,用户方可使用。 (5)处理、输送和分离易燃易爆、有毒和强化学腐蚀性介质时,材料的 选用尤其慎重,应遵循有关材料标准。 (6)与设备所用材料相匹配的焊接材料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7)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使用代材时,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8)严格执行进厂设备、备件、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9)在设计、材料分类和加工等各阶段,都可能发生材料误用问题,因 此要严格管理制度,严把设备采购关,防止低劣产品进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