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教学实录 口魏梅徐忠宪 执教: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魏梅 点评: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徐忠宪 上课班级:高一(12)班 开课时间:2006年6月22日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情境 2.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验情境中的演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演讲辞,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 课前就有人提出来“毋宁”怎么理解,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毋宁”就是“不 如”,题目是“不自由,不如死”的意思,强调了“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在西方,议会演讲是很普遍的国家元首在议会上要发表演讲或演说,阐明自 己的观点,以征得大部分议员的同意,他的国家政策才能得到实施今天我们要学 的这篇课文就是西方18世纪的一篇议会演讲为了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议会演讲 的气氛,我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大家都知道西方议会的前身就是古罗马时期的 老院”,(板书:元老院)我们这段视频资料,表现的是古罗马时期首席执 政官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讲号召攻打埃及的情景,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资料画面:古罗马元老院,数十名元老坐在座位上倾听屋大维演 讲:当马克安东尼死时,他希望被葬在他挚爱的亚力山大!在埃及,与埃及人 起,紧靠他的埃及娼妇!我说的是不是事实?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众元老群情激愤:宣战!宣战!宣战! 背景介绍
《不自由,毋宁死》教学实录 □魏 梅 徐忠宪 执教: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魏梅 点评: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徐忠宪 上课班级:高一(12)班 开课时间:2006 年 6 月 22 日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情境 2. 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体验情境中的演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演讲辞,帕特里克· 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 课前就有人提出来“毋宁”怎么理解,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毋宁”就是“不 如”,题目是“不自由,不如死”的意思,强调了“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在西方,议会演讲是很普遍的国家元首在议会上要发表演讲或演说,阐明自 己的观点,以征得大部分议员的同意,他的国家政策才能得到实施今天我们要学 的这篇课文就是西方 18 世纪的一篇议会演讲为了使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议会演讲 的气氛,我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大家都知道西方议会的前身就是古罗马时期的 “元老院”,(板书:元老院)我们这段视频资料,表现的是古罗马时期首席执 政官屋大维在“元老院”发表演讲号召攻打埃及的情景,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资料画面:古罗马元老院,数十名元老坐在座位上倾听屋大维演 讲:当马克安东尼死时,他希望被葬在他挚爱的亚力山大!在埃及,与埃及人一 起,紧靠他的埃及娼妇!我说的是不是事实?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众元老群情激愤:宣战!宣战!宣战!) (二) 背景介绍
师:好,我们已经欣赏完了,这次议会演讲是不是充满了火药味?因为它是 个战前演讲,号召大家参加战争,所以火药味比较浓,言辞也比较激烈好了 我们已经先从感性上了解到议会演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幻 灯片:三面国旗)大家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思考) 师:丁亮,你来说 丁:它们左下方都一样 师:对,但是这是相同点请先告诉我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丁:是美国的国旗 师:是同一时期的国旗吗? 丁:不是 师:很好,请坐他说得很对,是美国的国旗,但是是美国不同时期的国旗在 第一面国旗的左上角是一面英国国旗;第二面呢,是一块有着13颗星星的图案 第三面,大家一起说一一(学生齐说:是50颗星星的国旗)这三面国旗反映出 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一段历史那么为什么第一面上会有英国国旗的图案呢? 生:因为北美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师:是的,那这三面国旗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它们都有红白相间的条纹 师:它们总共有几条? 生:13条 师:对,13条,它表示北美在立国之初是由13块殖民地组成的大家知道在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块殖民地,殖 民地民众主要是从英国迁移过来的破产农民、罪犯、宗教神职人员、投机者等, 这些人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心理,民族的雏形初步形成,但是 民族独立意识并不强烈当时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了,国王只是国家的象 征,议会掌握着实权:可是新即位的英王乔治三世是一个很有个性和魄力的国王 他想从议会中夺回他的权力,要求对北美殖民地征收重税,想用这样的一种手段 夺取权力因为议会并不主张向北美征收重税,议员们认为北美应有一定的自己生 存发展的空间乔治三世的行动激起了北美民众的激烈反抗和强烈的民族独立意
师:好,我们已经欣赏完了,这次议会演讲是不是充满了火药味?因为它是 一个战前演讲,号召大家参加战争,所以火药味比较浓,言辞也比较激烈好了, 我们已经先从感性上了解到议会演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幻 灯片:三面国旗)大家能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吗? (学生思考) 师:丁亮,你来说 丁:它们左下方都一样 师:对,但是这是相同点请先告诉我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丁:是美国的国旗 师:是同一时期的国旗吗? 丁:不是 师:很好,请坐他说得很对,是美国的国旗,但是是美国不同时期的国旗在 第一面国旗的左上角是一面英国国旗;第二面呢,是一块有着 13 颗星星的图案; 第三面,大家一起说——(学生齐说:是 50 颗星星的国旗)这三面国旗反映出 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一段历史那么为什么第一面上会有英国国旗的图案呢? 生:因为北美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师:是的,那这三面国旗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它们都有红白相间的条纹 师:它们总共有几条? 生:13 条 师:对,13 条,它表示北美在立国之初是由 13 块殖民地组成的大家知道在 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初,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 13 块殖民地,殖 民地民众主要是从英国迁移过来的破产农民、罪犯、宗教神职人员、投机者等, 这些人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和心理,民族的雏形初步形成,但是 民族独立意识并不强烈当时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了,国王只是国家的象 征,议会掌握着实权;可是新即位的英王乔治三世是一个很有个性和魄力的国王, 他想从议会中夺回他的权力,要求对北美殖民地征收重税,想用这样的一种手段 夺取权力因为议会并不主张向北美征收重税,议员们认为北美应有一定的自己生 存发展的空间乔治三世的行动激起了北美民众的激烈反抗和强烈的民族独立意
识当时在北美议会的上层,分主和派和激进派著名律师帕特里克·亨利属于激 进派人物,他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美国的独立 经过我的讲解,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不是有所认识了呢?北美独立战争 和我们这篇演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关于独立战争的图片 (幻灯片:几张历史图片) 师:这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战士的雕塑,这是战争时期行进中的军队,这 幅图片中议员们正在商讨如何对待英国人的重税政策好了,已经欣赏了图片,我 们下面要回到文本上来 (三)学生朗读课本,理清演讲思路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那么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二两节 (全体学生朗读课文) 师:好,总体来讲读得还可以,但有些字词还需要确认一下来,我们来看 看课本,跟着老师画一下字词 (幻灯片:①画释字词 钦qin佩截jie然不同缄jian口不语 沉湎mian桎zhi梏$u缴械ⅹie镣liao铐 铿keng锵 q ian g虚无缥piao缈miao ②讲解几个易错的字形和词语意思 陷阱桎梏 缴械缥缈 诉诸:诉之于 枉然:白费劲 师:大家都知道,“缥缈”还有一种写法是“飘渺”,但现在已经统一了, 就用我们书本上的这种写法中国的汉字有不少都有一定的形象意义,比如“桎 梏”,意思就是“束缚人的锁链”,可为什么偏旁都是“木”字呢? 生:因为古代的枷锁大都是木头做的师:是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中 犯人戴的都是这种木制的刑具像“陷阱”“缴械”都有形象的意义,课后你们自 己査査资料,去思考总结好了,我们已经把词语画了,下面大家读起来就会顺畅
识当时在北美议会的上层,分主和派和激进派著名律师帕特里克 ·亨利属于激 进派人物,他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美国的独立 经过我的讲解,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不是有所认识了呢?北美独立战争 和我们这篇演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关于独立战争的图片 (幻灯片:几张历史图片) 师:这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战士的雕塑,这是战争时期行进中的军队,这 幅图片中议员们正在商讨如何对待英国人的重税政策好了,已经欣赏了图片,我 们下面要回到文本上来 (三) 学生朗读课本,理清演讲思路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那么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二两节 (全体学生朗读课文) 师:好,总体来讲读得还可以,但有些字词还需要确认一下来,我们来看一 看课本,跟着老师画一下字词 (幻灯片:① 画释字词: 钦qīn佩截 jié 然不同 缄jiān口不语 沉湎miǎn 桎zhì 梏 ɡù 缴械xiè 镣liào铐 铿kēnɡ 锵qiānɡ 虚无 缥piāo缈miǎo ② 讲解几个易错的字形和词语意思 陷阱 桎梏 缴械 缥缈 诉诸:诉之于 枉然:白费劲 师:大家都知道,“缥缈 ”还有一种写法是“飘渺”,但现在已经统一了, 就用我们书本上的这种写法中国的汉字有不少都有一定的形象意义,比如“桎 梏”,意思就是“束缚人的锁链”,可为什么偏旁都是“木”字呢? 生:因为古代的枷锁大都是木头做的 师:是的,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中, 犯人戴的都是这种木制的刑具像“陷阱”“缴械”都有形象的意义,课后你们自 己查查资料,去思考总结好了,我们已经把词语画了,下面大家读起来就会顺畅
了以前的课上,我看大家比较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今天读第一、二节的时候,大 家的感情并不充沛,我希望大家都能把感情调动起来,读好剩下的三段 (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节) 师:现在由我来给大家理理思路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亨利说:“没有人比 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他首先肯定前面讲 话的议员的爱国精神,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这是出于一种礼貌,另一方面,这 是一种说话的技巧你首先肯定别人,才能博得别人的支持亨利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呢?我们看看……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被奴役还是 自由的大问题所以,这一小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再往下看第二小节,请大家注意一下本节的第一、二两句有人不理解其中的 女海妖”,其实大家以前是接触过的,能想起来吗?在必修三的课本中曾经有 一篇选自《荷马史诗》的课文《奥德塞》,说的是奥德修斯在归家的途中,有人 告诉他,在途中如果听到了海妖迷惑人的歌声,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她诱惑到岛上, 让你变成禽兽,然后吃掉你后来奥德修斯怎么做的呢?他把水手们的耳朵里都塞 满了蜡,然后让水手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所以虽然海妖的歌声非常动听迷人,但 是他们都没有被诱惑大家是不是回忆起来了呢?(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回忆起 来了)那么在这里,为什么说人们有听女海妖诱惑人歌声的倾向呢?在这里就是 指英国人让北美感觉到似乎可以不通过武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这是 不可能的,是一种幻觉人都有一种沉湎于幻觉的天性,比如在二战时期,德国进 攻波兰,西方国家并不马上采取措施对付希特勒,他们存在一个幻想,就是希望 希特勒吞并一个波兰就满足了,最好不要扩大战争那时候英国的绥靖政策反映出 人的这种天性文中说不要沉湎于这种天性,英国人对北美所做的宽仁之举都是假 象,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痛苦的现实这就是第二节的意思 第三节有同学不大理解“英国人锻造出锁链来桎梏我们”,这个锁链究竟是 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大家联系一下在这节课开头我介绍的背景,就能明白了 陶娴婷,你来说说陶:英国人要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征收重税 师:很好,这仅是经济上的在军事上有什么行动吗?你看看书上 (陶沉默) 生(异口同声):军事封锁
了以前的课上,我看大家比较善于表达感情,可是今天读第一、二节的时候,大 家的感情并不充沛,我希望大家都能把感情调动起来,读好剩下的三段 (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节) 师:现在由我来给大家理理思路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亨利说:“没有人比 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他首先肯定前面讲 话的议员的爱国精神,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这是出于一种礼貌,另一方面,这 是一种说话的技巧你首先肯定别人,才能博得别人的支持亨利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呢?我们看看……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被奴役还是 自由的大问题所以,这一小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再往下看第二小节,请大家注意一下本节的第一、二两句有人不理解其中的 “女海妖”,其实大家以前是接触过的,能想起来吗?在必修三的课本中曾经有 一篇选自《荷马史诗》的课文《奥德塞》,说的是奥德修斯在归家的途中,有人 告诉他,在途中如果听到了海妖迷惑人的歌声,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她诱惑到岛上, 让你变成禽兽,然后吃掉你后来奥德修斯怎么做的呢?他把水手们的耳朵里都塞 满了蜡,然后让水手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所以虽然海妖的歌声非常动听迷人,但 是他们都没有被诱惑大家是不是回忆起来了呢?(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回忆起 来了)那么在这里,为什么说人们有听女海妖诱惑人歌声的倾向呢?在这里就是 指英国人让北美感觉到似乎可以不通过武力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这是 不可能的,是一种幻觉人都有一种沉湎于幻觉的天性,比如在二战时期,德国进 攻波兰,西方国家并不马上采取措施对付希特勒,他们存在一个幻想,就是希望 希特勒吞并一个波兰就满足了,最好不要扩大战争那时候英国的绥靖政策反映出 人的这种天性文中说不要沉湎于这种天性,英国人对北美所做的宽仁之举都是假 象,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痛苦的现实这就是第二节的意思 第三节有同学不大理解“英国人锻造出锁链来桎梏我们”,这个锁链究竟是 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只要大家联系一下在这节课开头我介绍的背景,就能明白了 陶娴婷,你来说说 陶:英国人要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征收重税 师:很好,这仅是经济上的在军事上有什么行动吗?你看看书上 (陶沉默) 生(异口同声):军事封锁
师:对,同学们己经帮你说了,英国人做了一些战争的准备,从军事上控制 北美人民好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三节内容: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愿、减免税收 的努力已经无效,现在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 在第四节中,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亨利说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有很多朋友 呢?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法国在和英国争夺加拿大的殖民地, 同时英国还和西班牙、荷兰在争夺殖民地,这些国家有效地分散了英国的兵力所 以说北美并非孤军作战还有一处,说波士顿草原响起了镣铐的丁当响声为什么会 有镣铐的响声?因为英国已经对北美抗税的人民采取了镇压的政策 (幻灯片放映出教师归纳的各节大意第一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因为面对着国家的存亡、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第二节:论述沉湎于幻 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这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第三节: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 愿、减免税收的努力已经无效,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第四节:阐明我们 没有退路,但只要努力,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第五节:表达“不自由,毋宁死 的主张) (四)演讲练习 师:大家都知道演讲能力是我们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有时对一个 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欣赏了一段议会演讲的场面,刚才又朗读 了课文,大家看看演讲和朗读有什么不同呢 生:演讲包括朗读朗读一般是带稿子的 师:这是一点,还有吗? 生:两者在感情上也有区别的,演讲比较激昂一点,朗读比较优美一点 师:优美一点?这也是要看文本的,对吗?好,请坐(教师概括)有三点不 同 (幻灯片:①演讲要脱稿②表情、眼神要与听众交流③语调和语气更强烈, 并借助于手势与其他体态语言) 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演讲和朗读的区别,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第四段 (脱稿演讲第四节的内容主席先生:他们说我们的力量太弱小了,可是,我们何 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年?难道直到家家户户都站满了英国士兵的
师:对,同学们已经帮你说了,英国人做了一些战争的准备,从军事上控制 北美人民好,我们来归纳一下第三节内容: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愿、减免税收 的努力已经无效,现在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 在第四节中,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亨利说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有很多朋友 呢?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法国在和英国争夺加拿大的殖民地, 同时英国还和西班牙、荷兰在争夺殖民地,这些国家有效地分散了英国的兵力所 以说北美并非孤军作战还有一处,说波士顿草原响起了镣铐的丁当响声为什么会 有镣铐的响声?因为英国已经对北美抗税的人民采取了镇压的政策 (幻灯片放映出教师归纳的各节大意第一节:阐述“我”为什么要发表演讲: 因为面对着国家的存亡、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第二节:论述沉湎于幻 想,不愿正视痛苦现实,这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第三节:依据事实,说明和平请 愿、减免税收的努力已经无效,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第四节:阐明我们 没有退路,但只要努力,我们就有胜利的希望第五节:表达“不自由,毋宁死” 的主张) (四) 演讲练习 师:大家都知道演讲能力是我们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素质之一,有时对一个 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欣赏了一段议会演讲的场面,刚才又朗读 了课文,大家看看演讲和朗读有什么不同呢? 生:演讲包括朗读朗读一般是带稿子的 师:这是一点,还有吗? 生:两者在感情上也有区别的,演讲比较激昂一点,朗读比较优美一点 师:优美一点?这也是要看文本的,对吗?好,请坐(教师概括)有三点不 同 (幻灯片:① 演讲要脱稿②表情、眼神要与听众交流③ 语调和语气更强烈, 并借助于手势与其他体态语言) 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演讲和朗读的区别,我想给大家演示一下第四段 (脱稿演讲第四节的内容主席先生:他们说我们的力量太弱小了,可是,我们何 时才能强大起来呢?是下周,还是明年?难道直到家家户户都站满了英国士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