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狄弗里斯( De vries,H.1848~1935[荷]月见草 科伦斯 Correns,c.1864-1933)德玉米 冯柴马克( VonTschermak,E.)[奥]豌豆 他们三人的论文都刊登在1900年出版的《德国植物学杂 志》上,都证实了孟德尔定律。开始他们都以为是自己发现 了这一重要定律,可后来发现早在35年以前,孟德尔就已经 发现并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就是遗传学历史 上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910年起将孟德尔遗传规律改称为孟德尔定律,公认孟 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6 (2).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 狄·弗里斯 (De Vries,H. 1848~1935) [荷] 月见草 科伦斯 (Correns, C. 1864~1933) [德]玉米 冯·柴马克 (VonTschermak, E.) [奥]豌豆 他们三人的论文都刊登在1900年出版的《德国植物学杂 志》上,都证实了孟德尔定律。开始他们都以为是自己发现 了这一重要定律,可后来发现早在35年以前,孟德尔就已经 发现并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就是遗传学历史 上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910年起将孟德尔遗传规律改称为孟德尔定律,公认孟 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三)经典遗传学时期(1900-1939年) 1核心: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Theory of Chromosome )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 2)遗传物质的传递与有丝分裂、减数 分裂行为相联系
7 (三)经典遗传学时期 (1900-1939年) 1. 核心: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Theory of Chromosome) 1)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 2)遗传物质的传递与有丝分裂、减数 分裂行为相联系
2突出的科学家: 孟德尔(18221884):孟德尔遗传规律 狄费里斯: 1901-1903提出“突变学说”: 突变÷生物进化。 约翰生( Johannsen wl,1859-1927) 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 明确区别基因型vs.表现型; 遗传因子→“基因
8 2. 突出的科学家: ➢孟德尔(1822-1884):孟德尔遗传规律 ➢狄·费里斯: 1901-1903 提出“突变学说” : 突变→生物进化。 ➢约翰生(Johannsen W.L.,1859 - 1927) 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 明确区别基因型vs.表现型; 遗传因子→“基因
鲍维里( Boveri t)1902、萨顿( Sutton w)1903 √发现遗传因子的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呈平行关系, 是染色体遗传学说的初步论证 贝特生( Bateson,W.)1906 √从香豌豆中发现性状连锁; √创造“ genetics”一字 >詹森斯( Janssens,FA)1909 √观察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呈交叉现象,为解释 基因连锁现象提供了基础
9 ➢鲍维里(Boveri T.) 1902 、萨顿(Sutton W.) 1903 ✓ 发现遗传因子的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呈平行关系, 是染色体遗传学说的初步论证。 ➢贝特生(Bateson,W.) 1906 ✓从香豌豆中发现性状连锁; ✓创造“genetics”一字。 ➢詹森斯(Janssens, F. A.) 1909 ✓观察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呈交叉现象,为解释 基因连锁现象提供了基础
摩尔根( Morgan TH.,1866~1945): √提出“性状连锁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细胞遗传学 √著《基因论》: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直 线排列,创立基因学说 √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 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1933诺贝尔奖 10
10 ➢摩尔根(Morgan T.H.,1866~1945): ✓提出“性状连锁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提出染色体遗传理论 细胞遗传学; ✓著《基因论》: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直 线排列,创立基因学说 ✓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 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1933 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