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洪水和洪灾1.1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水工建筑物授课班级工水工建筑1903班项目名称洪灾及控制授课时数2学时任务名称*******福授课地点洪水和洪灾授课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基础》参考教材《水闸设计与施工》教材,《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6)2(1)洪水的形成过程;(2)洪水的危害;授课内容(3)洪灾形成的原因;(4)洪灾的防治。知识和技能具备水资源、河流基本概念,掌握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和水力学分析与计基础分析算方法。认知和实践能进行水利工程图纸的识读与绘制,会运用力学、水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能力分析本原理分析计算水流问题。(1)学习动力有待激发,可通过课堂思政和匠人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学情分析(2)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有差距,课前进行合理分组,发挥学生帮带作;学习特点分(3)喜欢从手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充分利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析家资源库等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设计:(4)喜欢在训练中寻找成就感,通过挑战答题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竞争、团队协作能力。(1)了解洪水的危害:(2)掌握洪水的形成过程;知识目标(3)理解洪灾形成的原因:(4)掌握洪灾的防治方法。(1)能描述洪水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技能目标(2)能分析洪水三大要素:(3)能应用洪灾的防治方法。(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2)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岗位责任,培养工匠精神;素质目标(3)传承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增强职业荣誉感。教学重点洪峰;洪量;洪水重现期教学难点洪水重现期:洪水过程线课程依托职教云和国家教学资源库信息化教学平台,基于“教·学·做·评·创”教学模式,运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三阶段、四融入、五结合”贯通教学方法。三阶段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四融入是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融入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工匠精神:五结合是指教学内容与专业、水利设计行业、学生学情、课程特点、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结合。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基于“教·学·做·评·创”教学模式,依托云课堂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教学策略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由浅到深、依次递进的学习任务,1
1 2-2 洪水和洪灾 1.1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水工建筑物 授课班级 水工建筑 1903 班 项目名称 洪灾及控制 授课时数 2 学时 任务名称 洪水和洪灾 授课地点 ******* 授课教材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基础》 参考教材 《水闸设计与施工》教材,《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6) 授课内容 (1)洪水的形成过程;(2)洪水的危害; (3)洪灾形成的原因;(4)洪灾的防治。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 基础分析 具备水资源、河流基本概念,掌握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和水力学分析与计 算方法。 认知和实践 能力分析 能进行水利工程图纸的识读与绘制,会运用力学、水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 本原理分析计算水流问题。 学习特点分 析 (1)学习动力有待激发,可通过课堂思政和匠人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有差距,课前进行合理分组,发挥学生帮带作; (3)喜欢从手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充分利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 家资源库等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设计; (4)喜欢在训练中寻找成就感,通过挑战答题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 创新竞争、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洪水的危害; (2)掌握洪水的形成过程; (3)理解洪灾形成的原因; (4)掌握洪灾的防治方法。 技能目标 (1)能描述洪水的形成过程; (2)能分析洪水三大要素; (3)能应用洪灾的防治方法。 素质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岗位责任,培养工匠精神; (3)传承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增强职业荣 誉感。 教学重点 洪峰;洪量;洪水重现期 教学难点 洪水重现期;洪水过程线 课程教学 设计 课程依托职教云和国家教学资源库信息化教学平台,基于“教·学·做·评·创” 教学模式,运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三阶段、四融入、五结 合”贯通教学方法。三阶段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四融入是指教学内容 融入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工匠精神;五结合是指教学内容与专业、水利 行业、学生学情、课程特点、技能等级证书(X 证书)结合。 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 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做·评·创”教学模式,依托云课堂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训软件 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工程案例为载体,通过由浅到深、依次递进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同探究,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通过红旗渠视频引入,树立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岗位责任,培养工匠精神:传承课程思政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增强职业荣誉感激发家国情怀。智慧职教云平台→课前发布预习任务清单;信息化教98年抗洪抢险视频→课中引入,使学生感受我国面临洪水灾害现状;学资源中国大学MOOC《水工建筑物》→课后线上测试检查知识掌握度,及时查漏补缺。2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同探究,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课程思政 通过红旗渠视频引入,树立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岗位责任,培养工匠精神;传承 大禹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增强职业荣誉感 ,激发家国情怀。 信息化教 学资源 智慧职教云平台→课前发布预习任务清单; 98 年抗洪抢险视频→课中引入,使学生感受我国面临洪水灾害现状; 中国大学 MOOC《水工建筑物》→课后线上测试检查知识掌握度,及时查漏补缺
1.2教案步骤1课前导学 自主学习评价指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方法手段发布资源:1.通过云课堂平台下发预习任务清单(1)预习我国长江、黄河洪水特点(2)了解我国近现代洪水导致灾害情况,2.云课堂学习平台上讨论互动,线上指导;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看任务清单,完成任1.自主学习:云课常预习任务完发挥学生学习3.登录水利数字博物馆查询我国重要江河洪水情况介绍.获务,做好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线上资源。2.探究式学习;成率主观能动性取相关信息;步骤2课中教师活动【引】学生活动【思】评价指标设计意图方法手段1.检查提问:通过查看云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提问长江98年洪水导致了哪些灾害?激发学生学习2.案例引入:播放98年抗洪抢险视频;让学生了解洪水兴趣和好奇心,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1回顾前期相关知识内容,回答问题树立职业荣誉引导法;2.观看视频.感受98抗洪抢险震撑出勤率;感和自豪感;提问法;3.参与教师发布的讨论,思考洪水形成的主讨论参与率;帮助学生回顾互动法;要原因。河流基本知识特点,做好知识衔接3.发布讨论问题:洪水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洪水的主要因素?3
3 1.2 教案 步骤 1 课前导学 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指标 设计意图 方法手段 发布资源: 1.通过云课堂平台下发预习任务清单 (1)预习我国长江、黄河洪水特点; (2)了解我国近现代洪水导致灾害情况。 2.云课堂学习平台上讨论互动,线上指导; 3.登录水利数字博物馆查询我国重要江河洪水情况介绍,获 取相关信息;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看任务清单,完成任 务,做好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线上资源。 云课堂预习任务完 成率 发挥学生学习 主观能动性 1.自主学习; 2.探究式学习; 步骤 2 课中 教师活动【引】 学生活动【思】 评价指标 设计意图 方法手段 1.检查提问:通过查看云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提问长江 98 年洪水导致了哪些灾害? 2.案例引入:播放 98 年抗洪抢险视频;让学生了解洪水 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 3.发布讨论问题:洪水是如何形成的,形成洪水的主要因 素? 1.回顾前期相关知识内容,回答问题; 2.观看视频,感受 98 抗洪抢险震撼; 3.参与教师发布的讨论,思考洪水形成的主 要原因。 出勤率; 讨论参与率;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和好奇心, 树立职业荣誉 感和自豪感; 帮助学生回顾 河流基本知识 特点,做好知识 衔接 引导法; 提问法; 互动法;
步骤3课中教师活动【教】学生活动【学】评价指标设计意图方法手段1.讲解:洪水的形成过程听课,获取有关知识和信息;思考、回答问流域发生一场降雨,经过流域的产流和汇流,在流域出题口断面便形成一次洪水过程。通常在水文分析中用流量随1.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理解洪水的形成过程时间的变化过程来表示。产流、汇流的过程;ATMuuA水(ARABRAR2.认真学习,通过图文展示,领会不同时段ADa0洪水发生、发展特点;理解描述洪水特征三能准确描述干土菱能卡因网经属(京水)流、支流和水要素;积极参与头脑风暴。归纳总结法讨论参与率;系;能识不同河互动法测试题的完成度段水流特点:能讲授法2.讲解:设计洪水特性要素设计洪水特性可以由三个控制性的要素来描述,即设计分析河流水文案例法要素。洪峰流量Q、设计洪水总量W和设计洪水过程线。(1)设计洪峰流量是指设计洪水的最大流量;3.掌握洪水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危害:积极讨(2)重现期是指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或称多少年一遇):(3)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一般应同时考虑洪峰和洪量论回答问题的影响,要以峰和量同时控制。水4
4 步骤 3 课中 教师活动【教】 学生活动【学】 评价指标 设计意图 方法手段 1.讲解:洪水的形成过程 流域发生一场降雨,经过流域的产流和汇流,在流域出 口断面便形成一次洪水过程。通常在水文分析中用流量随 时间的变化过程来表示。 2.讲解:设计洪水特性要素 设计洪水特性可以由三个控制性的要素来描述,即设计 洪峰流量 Q、设计洪水总量 W 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1)设计洪峰流量是指设计洪水的最大流量; (2)重现期是指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或称多少年一遇); (3)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一般应同时考虑洪峰和洪量 的影响,要以峰和量同时控制。 听课,获取有关知识和信息;思考、回答问 题 1.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理解洪水的形成过程 产流、汇流的过程; 2.认真学习,通过图文展示,领会不同时段 洪水发生、发展特点;理解描述洪水特征三 要素;积极参与头脑风暴。 3.掌握洪水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危害;积极讨 论回答问题 讨论参与率; 测试题的完成度 能准确描述干 流、支流和水 系;能识不同河 段水流特点;能 分析河流水文 要素。 归纳总结法 互动法 讲授法 案例法
头脑风暴:堤防、桥梁、涵洞等水利设施设计主要考虑洪水的哪个因素?4.认真听取老师讲解,掌握河洪灾防治方法能灵活应用不同方法。3.讲解:洪水的危害(1)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的影响。(2)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河流水系的破坏、水环境的污染等。讨论环节:洪灾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关系?4.讲解:洪灾的防治洪灾的防治的主要措施(1)工程措施包括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凌河道、开孵分洪区等。(2)非工程措施:包括增强人们对灾害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等步骤4课中学生活动【做】教师活动【评】评价指标设计意图方法手段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进测试法1.完成挑战答题,加深对洪水和洪灾知识的1.发布测试: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强国形式挑战答题:挑战答题正确率;一步掌握学习互动法2.点评互评:针对学生挑战答题和头脑风暴回答情况,对学理解:小组PK评分重难点。生进行点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评价、组内互评。评价法2.听取老师点评,分组评价,组内互评建立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5
5 头脑风暴:堤防、桥梁、涵洞等水利设施设计主要考虑洪水 的哪个因素? 3.讲解:洪水的危害 (1)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主要包括对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2)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河流水系的破坏、水环境的污染 等。 讨论环节:洪灾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关 系? 4.讲解:洪灾的防治 洪灾的防治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包括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 (2)非工程措施; 包括增强人们对灾害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 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抗洪 抢险指挥管理系统等 4.认真听取老师讲解,掌握河洪灾防治方法, 能灵活应用不同方法。 步骤 4 课中 教师活动【评】 学生活动【做】 评价指标 设计意图 方法手段 1.发布测试: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强国形式挑战答题; 2.点评互评:针对学生挑战答题和头脑风暴回答情况,对学 生进行点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评价、组内互评。 1.完成挑战答题,加深对洪水和洪灾知识的 理解; 2.听取老师点评,分组评价,组内互评 挑战答题正确率; 小组 PK 评分 以实际案例引 发学生思考,进 一步掌握学习 重难点。 建立团队意识, 提高协作能力; 测试法 互动法 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