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简述 、无线寻呼系统简述 无线寻呼是一种传送呼叫信号的单向个人寻呼系统,它没有话音,在传输过程中也许带有一定的 数码或字符信息,也许不带其它任何信息。它是一种采用无线广播形式将单向的寻呼信号发送给携带寻呼 机移动用户的业务。一个简单的寻呼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主叫用户通过电话告知服务中心话务员(内容为 被叫者的寻呼号、主叫姓名、回电话号码和简短的留言),话务员把寻呼的内容通过发射台发射出去告知 被呼叫人。这样的过程为计算机在无线寻呼应用奠定了基础。1991年左右寻呼机市场非常活跃,全国每年 以50万以上的用户递增,老用户加上新用户成了滚雪球之势。但是,寻呼业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原 先的本地呼叫方式发展为漫游寻呼、全国漫游寻呼。在此之前,俄罗斯莫斯科的寻呼通信业务公司已经把 莫斯科的寻呼机用户同因特网上的电子邮件用户联接起来,电子邮件像其它消息一样在寻呼机上接收,使 寻呼机的发展呈多样化。寻呼机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功能、智能化、存储和显示信息量大。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闻寻呼机,配置了8万字符的存 储器,这种呼机不仅能实现日常的寻呼业务还能与新闻、文化娱乐、体育比赛、专用数据库连接上 ·大容量、大规模联网。摩托罗拉公司将在全球发射几颗通信卫星,试图利用卫星把全球的BP机用户连 接起来,实现覆盖全球的国际寻呼联网,进行全球漫游寻呼 多款式微型化。寻呼机向着体积小,品种更多的方向发展 向双向传送发展。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无线寻呼还处于单向传递信息的阶段,大的BP机厂家的最终 目标是实现双向传送业务。因此,计算机在无线寻呼业务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计算机无线寻呼系统的构成 人工接续无线寻呼系统主要由主机、终端机、编码器、调制器、音频信道、发射机、天线、寻呼 接收机组成,如图1-1所示 电话 计算机中心 控制系统 ≯集中编码器调制器音频信道 发射机 中心控制部件 BP机 图1-1人工接续无线寻呼系统 典型的人工接续寻呼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1-2所示、这里系统这个概念是狭义的,不包括发射机 和寻呼机,也不包括话务排队器、该系统由网络服务器、系统主机、操作终端机(也称座席或终端)和 POCSAG 编码器组成,并由网络总线把它们(除编码器外)全部连接在一起,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的硬 盘中。任何一个终端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功能共享服务器中的所有数据
案例 1: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简述 一、无线寻呼系统简述 无线寻呼是一种传送呼叫信号的单向个人寻呼系统,它没有话音,在传输过程中也许带有一定的 数码或字符信息,也许不带其它任何信息。它是一种采用无线广播形式将单向的寻呼信号发送给携带寻呼 机移动用户的业务。一个简单的寻呼系统的工作过程是:主叫用户通过电话告知服务中心话务员(内容为 被叫者的寻呼号、主叫姓名、回电话号码和简短的留言),话务员把寻呼的内容通过发射台发射出去告知 被呼叫人。这样的过程为计算机在无线寻呼应用奠定了基础。1991 年左右寻呼机市场非常活跃,全国每年 以 50 万以上的用户递增,老用户加上新用户成了滚雪球之势。但是,寻呼业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原 先的本地呼叫方式发展为漫游寻呼、全国漫游寻呼。在此之前,俄罗斯莫斯科的寻呼通信业务公司已经把 莫斯科的寻呼机用户同因特网上的电子邮件用户联接起来,电子邮件像其它消息一样在寻呼机上接收,使 寻呼机的发展呈多样化。寻呼机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功能、智能化、存储和显示信息量大。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闻寻呼机,配置了 8 万字符的存 储器,这种呼机不仅能实现日常的寻呼业务还能与新闻、文化娱乐、体育比赛、专用数据库连接上。 ·大容量、大规模联网。摩托罗拉公司将在全球发射几颗通信卫星,试图利用卫星把全球的 BP 机用户连 接起来,实现覆盖全球的国际寻呼联网,进行全球漫游寻呼。 ·多款式微型化。寻呼机向着体积小,品种更多的方向发展。 ·向双向传送发展。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无线寻呼还处于单向传递信息的阶段,大的 BP 机厂家的最终 目标是实现双向传送业务。因此,计算机在无线寻呼业务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二、计算机无线寻呼系统的构成 人工接续无线寻呼系统主要由主机、终端机、编码器、调制器、音频信道、发射机、天线、寻呼 接收机组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人工接续无线寻呼系统 典型的人工接续寻呼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 1-2 所示、这里系统这个概念是狭义的,不包括发射机 和寻呼机,也不包括话务排队器、该系统由网络服务器、系统主机、操作终端机(也称座席或终端)和 POCSAG 编码器组成,并由网络总线把它们(除编码器外)全部连接在一起,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的硬 盘中。任何一个终端机都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功能共享服务器中的所有数据
CSAG码 服务器 主机 至发射机 总线 席 席 匚排队器 图1-2典型人工接续寻呼系统硬件结构 第二节 研发立项报告 5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立项报告包括下列几项: 、课题项目 研究开发5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 、课题领导机构和负责人 项目领导机构: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 项目总负责人:XX 项目负责人:某人负责5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某人负 责可行性分析、程序设计、系统试运行与维护;(另外)某人负责组织协调。 、开发、办事、联络机构 开发、办事与联络机构设在某公司总部209号办公室 四、课题负责单位和协作单位 负责单位: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 协作单位:中科院某所某室软件应用开发组。 五、课题来源 本部门横向自立应用项目。 六、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寻呼机市场非常活跃。据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由于现在BP机全国每年以50万以上的用户递增 本公司原来建立的1万用户寻呼系统业务已处于超饱和状态,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客户希望能开发 5到10万用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替换旧系统、基于此系统开发组研宄讨论后认为: ·有必要上马开发5万用户的管理系统,如果不开发,将会失去用户 ·市场发展快,需要加快系统版本的更新换代,巩固已有市场,发展新客户,向全国联网漫游发 展 新系统开发后经济效益显著。 七、课题开发研究的内容 ·普通寻呼服务。具体内容为:单呼,连呼,复台,复查,复台复查,留言,列车时刻表,航班 时刻表,位置登记 ·漫游寻呼服务。具体内容为漫游单呼,漫游复台,漫游复台复査,漫游复査,漫游位置登记。 群呼服务。内容有:全呼叫,天气预报,股票行情,组号群呼,散呼 试机服务。内容有按用户号试机,按发射设备号试机,强场测试 ·定时服务。内容有:定时输入,定时删除,定时查询,定时列表
图 1-2 典型人工接续寻呼系统硬件结构 第二节 研发立项报告 5 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立项报告包括下列几项: 一、课题项目 研究开发 5 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 二、课题领导机构和负责人 项目领导机构: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 项目总负责人: XXX 项目负责人:某人负责 5 万用户寻呼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某人负 责可行性分析、程序设计、系统试运行与维护;(另外)某人负责组织协调。 三、开发、办事、联络机构 开发、办事与联络机构设在某公司总部 209 号办公室。 四、课题负责单位和协作单位 负责单位: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 协作单位:中科院某所某室软件应用开发组。 五、课题来源 本部门横向自立应用项目。 六、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寻呼机市场非常活跃。据市场调查资料分析:由于现在 BP 机全国每年以 50 万以上的用户递增, 本公司原来建立的 1 万用户寻呼系统业务已处于超饱和状态,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客户希望能开发 5 到 10 万用户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替换旧系统、基于此系统开发组研究讨论后认为: ·有必要上马开发 5 万用户的管理系统,如果不开发,将会失去用户。 ·市场发展快,需要加快系统版本的更新换代,巩固已有市场,发展新客户,向全国联网漫游发 展。 ·新系统开发后经济效益显著。 七、课题开发研究的内容 ·普通寻呼服务。具体内容为;单呼,连呼,复台,复查,复台复查,留言,列车时刻表,航班 时刻表,位置登记。 ·漫游寻呼服务。具体内容为漫游单呼,漫游复台,漫游复台复查,漫游复查,漫游位置登记。 ·群呼服务。内容有:全呼叫,天气预报,股票行情,组号群呼,散呼。 ·试机服务。内容有按用户号试机,按发射设备号试机,强场测试。 ·定时服务。内容有:定时输入,定时删除,定时查询,定时列表
·系统管理。内容有用户资料管理,操作员管理,漫游管理,系统记账管理,航班时刻表管理, 列车时刻表管理,字典管理 ·运行管理 八、课题完成时间 本课题计划用10个月时间完成,具体为: 系统分析1个月 系统设计1个月 系统程序设计6个月 系统调试1个月 系统试运行1个月。 九、课题经费概算 初步估算(不计人员成本费、奖金)约需人民币20万元,其中包括:上机、购买辅助材料、技术 资料、调硏、印刷岀版技术资料、邀请预订用户、本公司现有客户现场观摩、研讨、推广等费用。 经费使用安排:系统开发期间需8万元人民币:邀请客户观摩、研讨、推广等需12万元人民币。 经费来源:向本公司借支20万元人民币。待系统应用推广后归还借支款。 第三节系统分析说明书—现行系统分析 、概述 1.引言 本文档是对某公司5万用户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总结,包括该公司已建立的计算机寻呼 软件系统和尚未建立的新系统的分析,由系统分析确定5万用户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的需求,以作为设计的依据。本说明书对工程的实施提出计划,连同附件一起供开发人员设计使用,本说 明书也是开发者与用户对系统共同理解的基础。 2.业务需求 本项目是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的横向自立项目。根据寻呼机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用户需求 建立一个5万用户、功能更强、应用面更广的系统。 本项目完成后,主要提供给本公司原有用户和新发展的用户使用,同时也推广到各行各业的寻呼 业务服务中去。 3.参加设计人员 系统分析由某公司信息系统计发组的全体开发人员负责。人员名单如下 开发人员:XXX,XX, 文档撰写者:XXX 二、现行系统分析 1.组织概况 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城乡居民共同使用的传呼业务系统,不存在一个有序的组织。一个 寻呼台是一个服务组织、寻呼台提供服务,用户支付服务费用。 2.业务概况 现行系统的业务主要是提供人工寻呼服务,具体内容有 普通寻呼服务 漫游寻呼服务 群呼服务 试机服务 定时服务 系统管理 运行管理 帮助与维护 3.所需环境
·系统管理。内容有用户资料管理,操作员管理,漫游管理,系统记账管理,航班时刻表管理, 列车时刻表管理,字典管理。 ·运行管理 八、课题完成时间 本课题计划用 10 个月时间完成,具体为: 系统分析 1 个月; 系统设计 1 个月; 系统程序设计 6 个月; 系统调试 1 个月; 系统试运行 1 个月。 九、课题经费概算 初步估算(不计人员成本费、奖金)约需人民币 20 万元,其中包括:上机、购买辅助材料、技术 资料、调研、印刷出版技术资料、邀请预订用户、本公司现有客户现场观摩、研讨、推广等费用。 经费使用安排:系统开发期间需 8 万元人民币;邀请客户观摩、研讨、推广等需 12 万元人民币。 经费来源:向本公司借支 20 万元人民币。待系统应用推广后归还借支款。 第三节 系统分析说明书——现行系统分析 一、概述 1.引言 本文档是对某公司 5 万用户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总结,包括该公司已建立的计算机寻呼 软件系统和尚未建立的新系统的分析,由系统分析确定 5 万用户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的需求,以作为设计的依据。本说明书对工程的实施提出计划,连同附件一起供开发人员设计使用,本说 明书也是开发者与用户对系统共同理解的基础。 2.业务需求 本项目是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组的横向自立项目。根据寻呼机市场的发展状况和用户需求, 建立一个 5 万用户、功能更强、应用面更广的系统。 本项目完成后,主要提供给本公司原有用户和新发展的用户使用,同时也推广到各行各业的寻呼 业务服务中去。 3.参加设计人员 系统分析由某公司信息系统计发组的全体开发人员负责。人员名单如下: 开发人员:XXX,XXX,… 文档撰写者:XXX 二、现行系统分析 1.组织概况 无线寻呼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城乡居民共同使用的传呼业务系统,不存在一个有序的组织。一个 寻呼台是一个服务组织、寻呼台提供服务,用户支付服务费用。 2.业务概况 现行系统的业务主要是提供人工寻呼服务,具体内容有: 普通寻呼服务 漫游寻呼服务 群呼服务 试机服务 定时服务 系统管理 运行管理 帮助与维护 3.所需环境
(1)设备及器材场地 发射设备器一台发射机及天线,一台备用发射机及天线。 信息服务器(用于存放寻呼信息)信息服务器2台,其中一台备份 发送服务器(发送寻呼ASC11码单)发送服务器2台,其中一台备份 编码卡(将寻呼ASC1l码变成 Ppesag码)编码卡2台,其中一台备份 班长台(管理整个寻呼系统)一台,用户信息管理站一台,定时呼工作站(发送定时寻呼信息至发送服务 器)一台 话务员工作站20台,其中5台备份。 用户电话排队器一台。 打印机一台。 网络电缆(50欧姆同轴电缆)75m。 BNC60个,T型头30个1网络终结器2个 UPS电源(500VA)3台。 班长台电话一套,话务员电话30套。 电话中继线(外线)30条 服务器、排队器机房面积30m2 话务员工作场地面积80m2。 发射机机房(离天线不能太远)面积20m2。 天线馈线。长度为从天线到发射机的连接距离 (2)设备配置 信息服务器 服务器:386X,33MHZ 内存4MB 硬盘:80MB 软盘:1.44AB,3.5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14寸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发送服务器 处理器:386sX,2OMHZ 内存:2MB 显示器:14寸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班长台 处理器:386SX,33MHZ 内存:80MB 软盘:1.44MB,3.5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用户信息管理 处理器:386SX,20MHZ 内存:2MB 硬盘:40MB
(1)设备及器材场地 发射设备器 一台发射机及天线,一台备用发射机及天线。 信息服务器(用于存放寻呼信息)信息服务器 2 台,其中一台备份。 发送服务器(发送寻呼 ASCll 码单)发送服务器 2 台,其中一台备份。 编码卡(将寻呼 ASCll 码变成 PpeSAG 码)编码卡 2 台,其中一台备份。 班长台(管理整个寻呼系统)一台,用户信息管理站一台,定时呼工作站(发送定时寻呼信息至发送服务 器)一台。 话务员工作站 20 台,其中 5 台备份。 用户电话排队器一台。 打印机一台。 网络电缆(50 欧姆同轴电缆)75m。 BNC 60 个,T 型头 30 个 l 网络终结器 2 个。 UPS 电源(500VA)3 台。 班长台电话一套,话务员电话 30 套。 电话中继线(外线)30 条。 服务器、排队器机房面积 30m2。 话务员工作场地面积 80m2。 发射机机房(离天线不能太远)面积 20m2。 天线馈线。长度为从天线到发射机的连接距离。 (2)设备配置 信息服务器 服务器:386SX,33MHZ 内存 4MB 硬盘:80MB 软盘:1. 44MB,3. 5 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I4 寸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发送服务器 处理器:386SX,20MHZ 内存:2MB 显示器:14 寸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班长台 处理器:386SX,33MHZ 内存:80MB 软盘:1.44MB,3 .5 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用户信息管理 处理器:386SX,20MHZ 内存:2MB 硬盘:40MB
软盘:1.44AB,3.5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定时呼工作站 处理器:386,20MHZ 内存:2MB 硬盘:40MB 软盘;1.44MB,3.5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话务员工作站 处理器:386SX,16MHz 内存:1MB 硬盘:40MB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101键盘 上述硬件环境由用户自行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软件环境:DS3.0以上操作系统,汉字库, fOxBASE或 FoxPro数据库,C语言 及其编译系统 4.现行系统的特点 现行系统是一个人工接续寻呼系统,对数字寻呼机和汉字寻呼机兼容,其系统组成结构 简单、投资小、见效快在某一个区域内能提供一万用户的寻呼服务 5.现行系统的优点 中心控制子系统有一个由单片机组成的编码器,发出 POCSAG码 中继传输子系统采用 MODEM把信号送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发射机去发射。 发射子系统对 POCSAG码基带信号进行FSK调制。放大至一定功率从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子系统是一个随身携带、体积小、耗电少和可靠性高的BP机。 6.现行系统的不足之处 容纳的用户数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服务功能上也不能满足用户的日益需求,具体表现为 不能提供漫游服务 不能提供异地寻呼服务: 系统管理能力不足 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功能不多 第四节系统分析—系统的目标和总体功能 、系统的设计目标 1.在人工寻呼系统的基础上,5万用户级寻呼管理信息系统增加自动寻呼、自动漫游寻呼功能 2.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提高对人为干扰、硬件故障的适应能力。 4.为相似规模的专业寻呼台提供一通用的系统设计模式
软盘:1.44MB,3 .5 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定时呼工作站 处理器:386,20MHZ 内存:2MB 硬盘:40MB 软盘;1.44MB,3.5 英寸软盘驱动器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话务员工作站 处理器:386SX,16MHz 内存:1MB 硬盘:40MB 显示器:单色显示器 网卡:NE2000 兼容卡 汉卡:联想汉卡 键盘:全功能 101 键盘 上述硬件环境由用户自行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软件环境:DOS3.0 以上操作系统,汉字库,foxBASE 或 FoxPro 数据库,C 语言 及其编译系统。 4.现行系统的特点 现行系统是一个人工接续寻呼系统,对数字寻呼机和汉字寻呼机兼容,其系统组成结构 简单、投资小、见效快在某一个区域内能提供一万用户的寻呼服务。 5.现行系统的优点 中心控制子系统有一个由单片机组成的编码器,发出 POCSAG 码。 中继传输子系统采用 MODEM 把信号送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发射机去发射。 发射子系统对 POCSAG 码基带信号进行 FSK 调制。放大至一定功率从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子系统是一个随身携带、体积小、耗电少和可靠性高的 BP 机。 6.现行系统的不足之处 容纳的用户数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服务功能上也不能满足用户的日益需求,具体表现为: 不能提供漫游服务; 不能提供异地寻呼服务; 系统管理能力不足; 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功能不多。 第四节 系统分析—— 系统的目标和总体功能 一、系统的设计目标 1.在人工寻呼系统的基础上,5 万用户级寻呼管理信息系统增加自动寻呼、自动漫游寻呼功能。 2.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提高对人为干扰、硬件故障的适应能力。 4.为相似规模的专业寻呼台提供一通用的系统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