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网络科技 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发、高性能计算、安全应用 生物与医药科技生物技术(重大疾病DNA测序等)、医疗设备技术、新疗法 纳米与材料科技纳米电子学、可持续纳米制造、太阳能收集与转换的纳米技术 先进制造 数字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新技术开发 航空航天科技 通过空天技术突破来开拓空间资源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政府内部参阅第021期:把握研发资金投入新动向推动我市新 兴产业精准发力》整理。 表1-11若干国家研发投入情况和主要领域 研发投入地位 主要研发投入领域 美国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生命科学、信息通讯、能源和新材料 欧盟占研发支出前40名国家一半以上制药与生物技术、汽车、I硬件 韩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速4%,全球第五 工业生产和技术 巴西占南美研发支出比重超过75% 生命科学 中国研发投入总量10年内有望超美国 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学 资料来源:同上 这种情况从“市场决定”的角度也得到了证实。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桥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大多数被认为是发展 潜力大的行业,因此,从风险投资集中度来看,可以观察到未来全球最有前景的 行业分布: ●全球风险投资集中于(新)能源、医疗健康、II/制造、电子商务、网络 /通信行业等领域(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等数据库); 美国风险投资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制造/能源、医疗设备、I服务 等行业 我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II制造、电子商务、(新)能源、金融 等行业 此外,据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高端制造、生 命健康、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是深圳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
13 信息与网络科技 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发、高性能计算、安全应用 生物与医药科技 生物技术(重大疾病 DNA 测序等)、医疗设备技术、新疗法 纳米与材料科技 纳米电子学、可持续纳米制造、太阳能收集与转换的纳米技术 先进制造 数字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新技术开发 航空航天科技 通过空天技术突破来开拓空间资源 资料来源:根据《深圳市政府内部参阅第 021 期:把握研发资金投入新动向推动我市新 兴产业精准发力》整理。 表 1-11 若干国家研发投入情况和主要领域 研发投入地位 主要研发投入领域 美国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生命科学、信息通讯、能源和新材料 欧盟 占研发支出前 40 名国家一半以上 制药与生物技术、汽车、IT 硬件 韩国 研发投入年均增速 4%,全球第五 工业生产和技术 巴西 占南美研发支出比重超过 75% 生命科学 中国 研发投入总量 10 年内有望超美国 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学 资料来源:同上。 这种情况从“市场决定”的角度也得到了证实。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 的桥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大多数被认为是发展 潜力大的行业,因此,从风险投资集中度来看,可以观察到未来全球最有前景的 行业分布: 全球风险投资集中于(新)能源、医疗健康、IT/制造、电子商务、网络 /通信行业等领域(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等数据库); 美国风险投资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制造/能源、医疗设备、IT 服务 等行业; 我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IT/制造、电子商务、(新)能源、金融 等行业。 此外,据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高端制造、生 命健康、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是深圳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
(四)面临形势 挑战和问题 (1)政策红利消失、区域竞争激烈,集聚创新资源面临较大压力 深圳开始失去政策红利的标志性时间节点是2008年1月1日,这一天开始 实施新税法,规定将特区企业原来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在5年内逐步过渡到 25%的新税率,使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对其它一些 地区的内资企业来说是将所得税由原来的33%降到25%,从而实现减税:但对 于深圳特区内的企业,是将所得税由原来的15%提高到25%,反而是增税,这 意味着深圳“最后一项优惠政策的消失”!。而自1995年实行的将特区内的内外 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15%的这项政策在当时大大低于全国税率标准,是曾经吸引 国内外企业入驻深圳的重要砝码,而这一砝码的丧失对深圳集聚和引进外埠地区 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从今天的形势来看,政策红利在全国范围内都日渐淡化,而所谓的“红利” 更多需要从改革和创新中挖掘。其中,对于创新资源的争夺演化成日趋激烈的区 域间竞争。地方政府在科技招商时,通常运用的最具吸引力的政策便是土地优惠, 但从深圳的现有条件看,明显处于不利局面,深圳的面积是1996.85平方公里, 大约是北京的1/8、上海或苏州的1/4、天津的1/6、重庆的1/40,且深圳除生态 保护线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已经过高强度开发,未来新增土地空间的潜力十分有 限。这种情况下,深圳对于一些重大的产业化项目或对空间有着特殊需求的产业 引进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调研中发现,如智能机器人等一些先进制造业对厂房」 承重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只能以单层厂房形式作业,对“横向空间”需要很大)。 此外,近年来,深圳乃至珠三角在国家的区域战略布局中的位势已不再独树 一帜,国家战略资源在区域配置中有普惠化的趋势,而一部分领域的先行先试也 陆续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曾引以为豪和赖以存 在的独特优势一一毗邻香港,也因近年香港地位的相对衰落而变的不再像以往那 样突出。这些都对创新资源的导入形成了挑战,据了解,“海归”等国际人才和 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第一站往往首选北京、上海等地,同时苏州、无锡等地在人才 1王莹,任笑一.不再“特殊”的深圳.南方都市报.20120606
14 (四)面临形势 1、挑战和问题 (1)政策红利消失、区域竞争激烈,集聚创新资源面临较大压力 深圳开始失去政策红利的标志性时间节点是 2008 年 1 月 1 日,这一天开始 实施新税法,规定将特区企业原来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在 5 年内逐步过渡到 25%的新税率,使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对其它一些 地区的内资企业来说是将所得税由原来的 33%降到 25%,从而实现减税;但对 于深圳特区内的企业,是将所得税由原来的 15%提高到 25%,反而是增税,这 意味着深圳“最后一项优惠政策的消失”1。而自 1995 年实行的将特区内的内外 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 15%的这项政策在当时大大低于全国税率标准,是曾经吸引 国内外企业入驻深圳的重要砝码,而这一砝码的丧失对深圳集聚和引进外埠地区 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从今天的形势来看,政策红利在全国范围内都日渐淡化,而所谓的“红利” 更多需要从改革和创新中挖掘。其中,对于创新资源的争夺演化成日趋激烈的区 域间竞争。地方政府在科技招商时,通常运用的最具吸引力的政策便是土地优惠, 但从深圳的现有条件看,明显处于不利局面,深圳的面积是 1996.85 平方公里, 大约是北京的 1/8、上海或苏州的 1/4、天津的 1/6、重庆的 1/40,且深圳除生态 保护线外的绝大部分地区均已经过高强度开发,未来新增土地空间的潜力十分有 限。这种情况下,深圳对于一些重大的产业化项目或对空间有着特殊需求的产业 引进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调研中发现,如智能机器人等一些先进制造业对厂房、 承重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只能以单层厂房形式作业,对“横向空间”需要很大)。 此外,近年来,深圳乃至珠三角在国家的区域战略布局中的位势已不再独树 一帜,国家战略资源在区域配置中有普惠化的趋势,而一部分领域的先行先试也 陆续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曾引以为豪和赖以存 在的独特优势——毗邻香港,也因近年香港地位的相对衰落而变的不再像以往那 样突出。这些都对创新资源的导入形成了挑战,据了解,“海归”等国际人才和 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第一站往往首选北京、上海等地,同时苏州、无锡等地在人才 1 王莹,任笑一. 不再“特殊”的深圳. 南方都市报. 2012.06.06
引进方面也不遗余力地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也对深圳形成强大的挤压。 (2)生活成本高企、人才配套服务不完善,对引进和留住青年群体面临挑战 2014年7月,美世( Mercer)发布了“2014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报告, 该调査囊括全球五大洲211座城市,考察各地的住房、交通、食品、服装、家居 用品、休闲娱乐等200多项生活成本,结果显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20座城市 里中国城市占据四席,分别为:香港第3、上海第10、北京第11、深圳第17 其实,我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对于 高校毕业生等中层次和基础型人才的感受尤为明显。《南方日报》曾报道过这样 一组统计:深圳自1995年开始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至2010年7月共培养了 529名博士后,其中261人留在深圳工作,不足一半,而其他人多流向了北京 上海等城市,或选择出国。经调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江浙一带不少城市 的待遇和深圳基本持平,但房价却没有深圳这么高,生活压力也没这么大 深圳的人才服务体系与同类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差,其中教育和医疗等生 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是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资源存量来看(图1-5),深圳的高等 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远低于比较中的其他城市,而中学和小学的数量仅略高 于苏州,也大幅低于其他城市。 普通高等学校(左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左轴) 00 普通中学(右轴) 小学(右轴) 1400 1200 100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天津武汉杭州成都西安 图1-5我国若干大城市教育资源情况(单位:所)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 从医疗资源来看(图1-6),深圳在规模和数量上同样无法和其他大城市竞争。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4-07/21/c126776572.htm 2深圳培养博士后半数选择离开南方日报N]2010-1103:A01版
15 引进方面也不遗余力地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也对深圳形成强大的挤压。 (2)生活成本高企、人才配套服务不完善,对引进和留住青年群体面临挑战 2014 年 7 月,美世(Mercer)发布了“2014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调查”报告, 该调查囊括全球五大洲 211 座城市,考察各地的住房、交通、食品、服装、家居 用品、休闲娱乐等 200 多项生活成本,结果显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 20 座城市 里中国城市占据四席,分别为:香港第 3、上海第 10、北京第 11、深圳第 171。 其实,我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对于 高校毕业生等中层次和基础型人才的感受尤为明显。《南方日报》曾报道过这样 一组统计:深圳自 1995 年开始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至 2010 年 7 月共培养了 529 名博士后,其中 261 人留在深圳工作,不足一半,而其他人多流向了北京、 上海等城市,或选择出国。经调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江浙一带不少城市 的待遇和深圳基本持平,但房价却没有深圳这么高,生活压力也没这么大”2。 深圳的人才服务体系与同类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落差,其中教育和医疗等生 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是重要内容之一。从教育资源存量来看(图 1-5),深圳的高等 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远低于比较中的其他城市,而中学和小学的数量仅略高 于苏州,也大幅低于其他城市。 图 1-5 我国若干大城市教育资源情况(单位:所)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12》 从医疗资源来看(图 1-6),深圳在规模和数量上同样无法和其他大城市竞争。 1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4-07/21/c_126776572.htm 2 深圳培养博士后半数选择离开. 南方日报[N]. 2010-11-03:A01 版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0 5 0 100 150 200 250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苏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成都 西安 普通高等学校(左轴)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左轴) 普通中学(右轴) 小学(右轴)
医院数和床位数均大幅低于其他城市,医生数略高于西安和苏州,但和其他城市 仍有较大差距。实际上,深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主要城 市相比,不仅在规模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其质量和知名度也不在一个层次。 ■床位数(左轴)■医生数(左轴)医院数(右轴) 送R<R 10 6 0000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天津武汉杭州成都西安 图16我国若干大城市医疗资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 因此,受发展机遇、生活成本、城市感受(如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水平不高、 生活配套不够完善等)等综合因素影响,很多在深圳学习工作过的人,最终选择 离开这个城市,如清华和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留深的学生也仅为三分之一。 另有企业反映,北上广等地的很多优秀毕业生不愿来深圳工作,而深圳的企业也 往往成了人才的“入职培训场”和“转场驿站”2。今天,深圳赖以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吸引力下降,人才不断流失,已经成 为深圳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3)创业交流载体缺乏、科技金融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还需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企业不再是“百年老店”,而是新崛起的创业 企业。百年老店是工业经济追求的目标,而知识经济要求的则是以高科技为主流 方向的创业。如今创业的关键要素是创意主导技术、技术替代手工,外加资本催 化,促成创业企业的裂变成长3。而创意的培育需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富和 1注:“医院数”包括医院、卫生院数:;“床位数”包括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医生数”包括执业医师和 执业助理医师数 2深圳要以自身独特优势吸引留住人才.深圳特区报[N].2013-08-06 3王德禄。中国智库须把握新经济创新驱动的核心方法.科技日报2013年9月22日 16
16 医院数和床位数均大幅低于其他城市,医生数略高于西安和苏州,但和其他城市 仍有较大差距。实际上,深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主要城 市相比,不仅在规模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其质量和知名度也不在一个层次。 图 1-6 我国若干大城市医疗资源情况1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12》 因此,受发展机遇、生活成本、城市感受(如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水平不高、 生活配套不够完善等)等综合因素影响,很多在深圳学习工作过的人,最终选择 离开这个城市,如清华和北大的深圳研究生院毕业留深的学生也仅为三分之一。 另有企业反映,北上广等地的很多优秀毕业生不愿来深圳工作,而深圳的企业也 往往成了人才的“入职培训场”和“转场驿站”2。今天,深圳赖以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吸引力下降,人才不断流失,已经成 为深圳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3)创业交流载体缺乏、科技金融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还需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价值的企业不再是“百年老店”,而是新崛起的创业 企业。百年老店是工业经济追求的目标,而知识经济要求的则是以高科技为主流 方向的创业。如今创业的关键要素是创意主导技术、技术替代手工,外加资本催 化,促成创业企业的裂变成长3。而创意的培育需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富和 1 注:“医院数”包括医院、卫生院数;“床位数”包括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医生数”包括执业医师和 执业助理医师数。 2 深圳要以自身独特优势吸引留住人才. 深圳特区报[N]. 2013-08-06 3 王德禄. 中国智库须把握新经济创新驱动的核心方法. 科技日报. 2013 年 9 月 22 日.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2 4 6 8 10 12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苏州 天津 武汉 杭州 成都 西安 个 万人/万张 床位数(左轴) 医生数(左轴) 医院数(右轴)
迅捷的资讯获取渠道以及开放共享协作的互联网思维,这就对交流的环境产生高 度的依赖,不同于以往单兵作战、封闭孤立的传统创业模式,如今的创意想法、 创新理念、商业模式往往孕育在咖啡馆、酒吧一条街等使人放松惬意的交流载体 中。这方面深圳相对较差,北京、上海领先一步,如中关村通过以创业咖啡馆为 载体的创业交流平台集聚了众多的科技项目、创业投资人和青年创业者,形成了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其实,近年来深圳移动互联网产业领域之所以落后于北京、 上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交流载体,没有形成浓厚的集中式创业交流氛围。 此外,对创业有着重要催化作用的金融资本也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天 使投资是加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深圳鲜有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真正投 入到创业前端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群体少之又少。同时,科技金融产品的普适性 较差、覆盖面太小,仅有部分优质的企业能够得到资金支持,而大量的科技型小 微和创业企业仍被排除在外,这也与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导致各类金融机 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少积极性,市场上缺少满足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 小微和创业企业金融需求的一套行之有效、可大量复制和低成本推广的整体解决 方案。而作为政府力图解决“市场失灵”、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深 圳市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尚缺乏完善的机制设计,目前覆盖范围十分有限,面对 全市众多的科技创业只能是蜻蜓点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因此,总体上看, 深圳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还任重道远 (4)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开放共享程度不高,全市整体创新效率有待提升 深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因素。深圳 建设初期以特区建设为重点,形成了特区内外不同的起步速度,导致了时至今日 的原特区内外二元发展格局。深圳是一个包含经济特区的城市,这与其他非特区 城市不同;深圳建市与建特区几乎同时起步,这又与其他特区城市(如厦门、汕 头等)不同。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深圳在起步阶段即开始了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 的历程。经济特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战略,深圳必然将工作重点放在特区 建设上,而特区灵活的措施和特殊的政策进一步加剧特区内外的差异,这就不可 避免地影响到了科技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一直延续至今。据统计,2013年南 1深圳市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情况报告2014年1月
17 迅捷的资讯获取渠道以及开放共享协作的互联网思维,这就对交流的环境产生高 度的依赖,不同于以往单兵作战、封闭孤立的传统创业模式,如今的创意想法、 创新理念、商业模式往往孕育在咖啡馆、酒吧一条街等使人放松惬意的交流载体 中。这方面深圳相对较差,北京、上海领先一步,如中关村通过以创业咖啡馆为 载体的创业交流平台集聚了众多的科技项目、创业投资人和青年创业者,形成了 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其实,近年来深圳移动互联网产业领域之所以落后于北京、 上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交流载体,没有形成浓厚的集中式创业交流氛围。 此外,对创业有着重要催化作用的金融资本也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天 使投资是加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深圳鲜有真正意义上的天使投资,真正投 入到创业前端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群体少之又少。同时,科技金融产品的普适性 较差、覆盖面太小,仅有部分优质的企业能够得到资金支持,而大量的科技型小 微和创业企业仍被排除在外,这也与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导致各类金融机 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少积极性,市场上缺少满足科技企业尤其是科技型 小微和创业企业金融需求的一套行之有效、可大量复制和低成本推广的整体解决 方案1。而作为政府力图解决“市场失灵”、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深 圳市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尚缺乏完善的机制设计,目前覆盖范围十分有限,面对 全市众多的科技创业只能是蜻蜓点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因此,总体上看, 深圳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还任重道远。 (4)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开放共享程度不高,全市整体创新效率有待提升 深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由来已久,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因素。深圳 建设初期以特区建设为重点,形成了特区内外不同的起步速度,导致了时至今日 的原特区内外二元发展格局。深圳是一个包含经济特区的城市,这与其他非特区 城市不同;深圳建市与建特区几乎同时起步,这又与其他特区城市(如厦门、汕 头等)不同。这两个特点就决定了深圳在起步阶段即开始了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 的历程。经济特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大战略,深圳必然将工作重点放在特区 建设上,而特区灵活的措施和特殊的政策进一步加剧特区内外的差异,这就不可 避免地影响到了科技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一直延续至今。据统计,2013 年南 1 深圳市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情况报告.2014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