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的研发强度已经达到全国(1.98%,2012年)和广东省(2.1%, 2012年)约2倍,也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与以色列 日本、韩国等高强度创新投入的国家相比肩。 2、创新要素快速集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至2013年底,深圳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8万人, 其中研发人员31万人,仅次于北京(322万人),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广东省的347%。全市共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2762名,在深全职工作的两院院 士10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长江学者6人、 国家“千人计划”85人、广东省领军人才6人、鹏城学者58人、深圳杰青40 人。近年来,深圳加大了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全市拥有“海归”约5万人。 企业是深圳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目前,深圳拥有3万多家科技创新企业, 呈现“六个90%”2的深圳特色。至2013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期 达到3833家,同比增长34%。这些企业多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构筑了深圳自 主创新的中流砥柱 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深圳近年加速了科研设施布局。至2014年,全市创 新载体累计达到1093家,其中仅2014年就增加了138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 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载体。近几年,深圳培育发展了45家 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硏发机构,其中华大基因成为全球 最大的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机构,光启研究院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 的专利,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年度专利申请量约占中科院系统的10%。 创新要素在深圳良好的市场环境作用下产生了丰硕的创新成果。2014年,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5645.3亿元,增长14.%,贡献了全市GDP的 35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这种贡献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过去5年,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实现翻番,其中PCT专 利申请量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2014年占全国的48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 量为66.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深圳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员分别入选《科 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自然》杂志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在2014 1注:其中,杰出人才8名、国家级领军人才174名、地方级领军人才1297名、后备级人才1283名。 2注:即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 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3 目前,深圳的研发强度已经达到全国(1.98%,2012 年)和广东省(2.1%, 2012 年)约 2 倍,也普遍高于发达国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与以色列、 日本、韩国等高强度创新投入的国家相比肩。 2、创新要素快速集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至 2013 年底,深圳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08 万人, 其中研发人员 31 万人,仅次于北京(32.2 万人),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占 广东省的 34.7%。全市共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 2762 名1,在深全职工作的两院院 士 10 人、973 首席科学家 7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0 人、长江学者 6 人、 国家“千人计划”85 人、广东省领军人才 6 人、鹏城学者 58 人、深圳杰青 40 人。近年来,深圳加大了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全市拥有“海归”约 5 万人。 企业是深圳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目前,深圳拥有 3 万多家科技创新企业, 呈现“六个 90%”2的深圳特色。至 2013 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期 达到 3833 家,同比增长 34%。这些企业多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构筑了深圳自 主创新的中流砥柱。 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深圳近年加速了科研设施布局。至 2014 年,全市创 新载体累计达到 1093 家,其中仅 2014 年就增加了 138 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 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载体。近几年,深圳培育发展了 45 家 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华大基因成为全球 最大的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机构,光启研究院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 86%以上 的专利,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年度专利申请量约占中科院系统的 10%。 创新要素在深圳良好的市场环境作用下产生了丰硕的创新成果。2014 年,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 5645.33 亿元,增长 14.1%,贡献了全市 GDP 的 35.3%,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这种贡献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过去 5 年, 深圳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和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实现翻番,其中 PCT 专 利申请量连续 11 年居全国首位,2014 年占全国的 48. 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 量为 66.2 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6 倍。深圳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员分别入选《科 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自然》杂志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在 2014 1 注:其中,杰出人才 8 名、国家级领军人才 174 名、地方级领军人才 1297 名、后备级人才 1283 名。 2 注:即 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 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深圳有两项研究成果入选。与此同时,企业创新效率不 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圳在第4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及分析、超材料 干细胞等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标志着深圳在源头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大 幅提升,为未来新兴业态、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十一五”以来(图1-4),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不断萎缩,几 近消失。第二产业从2006年的5740%下降到2014年的42.70%,下降了约15 个百分点;对应的,第三产业从2006年的4230%上升到2013年的5730%,提 高了约15个百分点。深圳产业结构的曲线变化与产业发展规律相吻合,随着未 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下去 70% 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 57.40% 57.30% 50 42.30% 42.70% 10%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图1-4深圳产业结构变化曲线(2006-2014年) 数据来源:2006-2013年数据来自《深圳统计年鉴2014》,2014年数据来自2014年政 府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深圳的优势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得到了加速升级和 跨越发展。在优势传统产业方面,据统计,深圳钟表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55%, 荣获全国唯一“中国钟表之都”称号,黄金珠宝产业占全国总量的70%,加工贸 易委托设计生产和自有品牌生产的比重超过65%,大浪服装、横岗眼镜、同乐家 具等在全国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在新兴产业方面,深圳形成了生物医药、互联 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 中的部分企业已享有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华为、中兴通讯已成长为世界级 的综合性通信企业,腾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并逐步向国际
4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深圳有两项研究成果入选。与此同时,企业创新效率不 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圳在第 4 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及分析、超材料、 干细胞等技术处于世界前沿。标志着深圳在源头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大 幅提升,为未来新兴业态、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十一五”以来(图 1-4),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不断萎缩,几 近消失。第二产业从 2006 年的 57.40%下降到 2014 年的 42.70%,下降了约 15 个百分点;对应的,第三产业从 2006 年的 42.30%上升到 2013 年的 57.30%,提 高了约 15 个百分点。深圳产业结构的曲线变化与产业发展规律相吻合,随着未 来的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下去。 图 1-4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曲线(2006-2014 年) 数据来源:2006-2013 年数据来自《深圳统计年鉴 2014》, 2014 年数据来自 2014 年政 府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深圳的优势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得到了加速升级和 跨越发展。在优势传统产业方面,据统计,深圳钟表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 55%, 荣获全国唯一“中国钟表之都”称号,黄金珠宝产业占全国总量的 70%,加工贸 易委托设计生产和自有品牌生产的比重超过 65%,大浪服装、横岗眼镜、同乐家 具等在全国也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在新兴产业方面,深圳形成了生物医药、互联 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 中的部分企业已享有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华为、中兴通讯已成长为世界级 的综合性通信企业,腾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并逐步向国际
市场进军,比亚迪处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前列,迈瑞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 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等。在未来产业方面,深圳加快了以生命健康、航空航 天、海洋产业为重点领域的前瞻布局,力争通过抢占高端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构建现代产业梯队。此外,从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情况看,均有大幅增长,表明 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质量有显著的提升(表1-1) 表1-12013年深圳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 现代产业 支柱产业 现代服务先进制造高技术制造金融物流文化高新技术 增加值5492.374162.87330672008161456210859446520 增长率12.6%122% 12.3% 150%11.4%14.5%12.4% 数据来源:《2013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大幅改善 深圳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2008年率先制定了《深圳国家 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 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措施》(“新33条”)等政策。2012年,深圳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 定》“1+10”系列文件,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在多个领域加快了改革(表1-2) 这些政策措施为深圳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创 新环境,在这些“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深圳科技创新掀起了一波新的发展浪潮 表1-22012年以来深圳科技创新领域的若干体制机制改革与实践 领域 内容 重大科技计划成立高层次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听证公示、社会咨询、专家 和政策决策论证和效果评估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政府科技投入/建立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科技管理的制度程序化 过程痕迹化、办事透明化、评审科学化、行为规范化、导向超前化 整合科技部门职能,建立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加强资源和产 大部制改革业统筹规划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
5 市场进军,比亚迪处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前列,迈瑞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 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等。在未来产业方面,深圳加快了以生命健康、航空航 天、海洋产业为重点领域的前瞻布局,力争通过抢占高端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构建现代产业梯队。此外,从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情况看,均有大幅增长,表明 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质量有显著的提升(表 1-1)。 表 1-1 2013 年深圳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加值和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 现代产业 支柱产业 现代服务 先进制造 高技术制造 金融 物流 文化 高新技术 增加值 5492.37 4162.87 3370.67 2008.16 1445.62 1085.94 4652.00 增长率 12.6% 12.2% 12.3% 15.0% 11.4% 14.5% 12.4% 数据来源:《2013 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大幅改善 深圳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在 2008 年率先制定了《深圳国家 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 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措施》(“新 33 条”)等政策。2012 年,深圳为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 定》“1+10”系列文件,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在多个领域加快了改革(表 1-2), 这些政策措施为深圳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创 新环境,在这些“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深圳科技创新掀起了一波新的发展浪潮。 表 1-2 2012 年以来深圳科技创新领域的若干体制机制改革与实践 领域 内容 重大科技计划 和政策决策 成立高层次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听证公示、社会咨询、专家 论证和效果评估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政府科技投入 建立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科技管理的制度程序化、 过程痕迹化、办事透明化、评审科学化、行为规范化、导向超前化 大部制改革 整合科技部门职能,建立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机制,加强资源和产 业统筹规划布局,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促进创新资源优化
自主创新考深化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应用导向,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核评价机制完善目标责任制,建立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 规范和简化办税流程,企业所得税优惠均采取备案制,对已取得高 税收优惠新技术企业等资格的企业,在服务大厅即时可办结备案手续:推行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工作,降低企业负担 提出“人才特区”五大战略、出台人才“1+6”文件、面向海外高层 人才引进次人才的“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探索建立“人才甄别 人才,人才引进人才”的新型人才引进机制以及其它评估激励机制 知识产权创造、颁布地方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强化行政执法和 运用、保护管理司法保护相衔接,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出台《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关于贯彻〈法治广 优化法治环境/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深 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促进条例》 等法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 深港合作建立“深港创新圈”督导会议机制,统筹及督导两地各有关机构在 创新及科技合作上的工作安排:设立“深港创新圈”联合资助计划 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工作报告》,经整理。 (二)发展阶段 1、世界银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世界银行最初从1987年开始,按照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将各国分为低 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阶段。并根据全球经济发展实际,考虑 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每年动态调整区间范围。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最新定义: 人均GNI在104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1046-12745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 1274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4125美元为中低与中高的界限(表1-3) 表1-3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划分的经济发展阶段(单位:汇率法现价美元) 阶段 199 2000 2010 低收入≤610 ≤755 875 ≤975 ≤1005 中低收入611-2465766-3035756-2995876-3465976-38551006-397510464125 中高收入2467203989993461023851905397127421275 高收入>7620>938 10725>11905 >1227 >1274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6 自主创新考 核评价机制 深化科技奖励和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应用导向,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完善目标责任制,建立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 税收优惠 规范和简化办税流程,企业所得税优惠均采取备案制,对已取得高 新技术企业等资格的企业,在服务大厅即时可办结备案手续;推行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工作,降低企业负担 人才引进 提出“人才特区”五大战略、出台人才“1+6”文件、面向海外高层 次人才的“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等政策;探索建立“人才甄别 人才,人才引进人才”的新型人才引进机制以及其它评估激励机制 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保护管理 颁布地方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强化行政执法和 司法保护相衔接,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优化法治环境 出台《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关于贯彻〈法治广 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 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深 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转移促进条例》 等法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 深港合作 建立“深港创新圈”督导会议机制,统筹及督导两地各有关机构在 创新及科技合作上的工作安排;设立“深港创新圈”联合资助计划 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工作报告》,经整理。 (二)发展阶段 1、世界银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世界银行最初从 1987 年开始,按照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将各国分为低 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阶段。并根据全球经济发展实际,考虑 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每年动态调整区间范围。根据世界银行 2014 年的最新定义: 人均 GNI 在 1045 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1046-12745 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 12746 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4125 美元为中低与中高的界限(表 1-3)。 表 1-3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收入划分的经济发展阶段(单位:汇率法现价美元) 阶段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2010 2013 低收入 ≤610 ≤765 ≤755 ≤875 ≤975 ≤1005 ≤1045 中低收入 611-2465 766-3035 756-2995 876-3465 976-3855 1006-3975 1046-4125 中高收入 2466-7620 3036-9385 2996-9265 3466-10725 3856-11905 3976-12275 4126-12745 高收入 > 7620 > 9385 > 9265 > 10725 > 11905 > 12275 > 1274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国内一般缺乏人均GNI的统计,往往以人均GDP来代替。《深圳市201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深圳人均GDP达到22112 美元,已处于高收入阶段,且大幅高于高收入阶段的门槛。然而,深圳作为一个 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很多,距南方日报数据显示,至2014年6月,深圳户籍人 口3255万、非深户籍人口达150508万,即总人口达到183058万人,是中国 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本研究数据将分别取 自实际人口和常住人口两套数据。如果以实际人口数据计算,则深圳人均GDP 变为12790美元,刚过高收入阶段的门槛。 需要说明的是,以人均GDP代替人均GNI来进行分析,结果会存在“虚高” 的成分。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均GDP会比人均GNI高很多,甚至高出40%(张千 帆,2012)。国内有另一项相似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一一人均可支配收入。若以 该指标来计算,2013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53元,合7210美元,属于中 高收入阶段。当然,人均可支配收入会比人均国民收入少,但不妨可以作为“下 限”的分析结果,而以人均GDP代替人均GNI可以作为“上限”的分析结果, 因此,深圳真实的发展阶段应处于两种不同指标计算结果的区间(表1-4)。 表1-4不同衡量指标下深圳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衡量标准人均GDP(美元)2 发展阶段 常住人口 22112 高收入阶段(大幅高于高收入门槛) 实际人口 高收入阶段(刚过高收入门槛) 人均可支配收入 7210 中高收入阶段 资料来源:课题组测算整理 钱纳里关于工业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伴随经济的发展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趋势是: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通常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国内外学者为此给出了多种经验性判据,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多的是钱纳里的 “标准结构”(表1-5),判断依据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 结构、城市化水平等 南方日报官方网站:htp/www.southcn.com/daily/bo/timeline/content2014-0626/content102940932hm 注:按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
7 国内一般缺乏人均 GNI 的统计,往往以人均 GDP 来代替。《深圳市 2013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 年,深圳人均 GDP 达到 22112 美元,已处于高收入阶段,且大幅高于高收入阶段的门槛。然而,深圳作为一个 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很多,距南方日报数据显示,至 2014 年 6 月,深圳户籍人 口 325.5 万、非深户籍人口达 1505.08 万1,即总人口达到 1830.58 万人,是中国 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本研究数据将分别取 自实际人口和常住人口两套数据。如果以实际人口数据计算,则深圳人均 GDP 变为 12790 美元,刚过高收入阶段的门槛。 需要说明的是,以人均 GDP 代替人均 GNI 来进行分析,结果会存在“虚高” 的成分。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均 GDP 会比人均 GNI 高很多,甚至高出 40%(张千 帆,2012)。国内有另一项相似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人均可支配收入。若以 该指标来计算,2013 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4653 元,合 7210 美元,属于中 高收入阶段。当然,人均可支配收入会比人均国民收入少,但不妨可以作为“下 限”的分析结果,而以人均 GDP 代替人均 GNI 可以作为“上限”的分析结果, 因此,深圳真实的发展阶段应处于两种不同指标计算结果的区间(表 1-4)。 表 1-4 不同衡量指标下深圳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衡量标准 人均 GDP(美元)2 发展阶段 常住人口 22112 高收入阶段(大幅高于高收入门槛) 实际人口 12790 高收入阶段(刚过高收入门槛) 人均可支配收入 7210 中高收入阶段 资料来源:课题组测算整理。 2、钱纳里关于工业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实践表明,产业结构伴随经济的发展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总体趋势是: 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通常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国内外学者为此给出了多种经验性判据,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多的是钱纳里的 “标准结构”(表 1-5),判断依据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 结构、城市化水平等。 1 南方日报官方网站:http://www.southcn.com/nfdaily/bo/timeline/content/2014-06/26/content_102940932.htm 2 注:按 2013 年平均汇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