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校管理过程 第一节教育决策 人们在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要做出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有时 不得不做出两难选择(稀缺性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或学科基础)。在教育行政管理 过程中,在教育资源普遍处于短缺的条件下,作为管理者,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 教育系统的有机运转和教育目的的充分实现,必然对其教育行政行为做出某种选择。这种选 择就是我们本节要重点讨论的学校管理决策。 、决策及其特征 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决策。从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来说,决策是管理的首 发阶段,而后来的各阶段都是对决策的具体化表达。因此,决策关系到整个管理 的全过程,决策质量决定整个行政管理的质量。每个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非常 重视决策活动。 实际上,决策对所有的人都不神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就象哈姆雷 特的一句台词:是死是活,都是个问题。那么就要去选择,这就是决策。特别是 在日益多样化、开放的时代,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会越来越多,每个人都不得不成 为行为的决策者。什么是决策呢,简单地说,决策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 对行为、行动方案做出的选择。一般来说,决策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决策的选择性。决策有价值预设,价值就是被选择上了(萨特)(选 修课程建设问题)。这个问题或事情、活动只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你需要并选择 了它。如果不是你选择的结果,其对你的价值可能是有待于确认或实践检验的。 当然,你要体现你的真正价值,你要有选择能力。从初始点(可以自己去规定) 上说,决策是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因为有价值所以选择,而选择产生价值 正如萨特所说:“价值就是被选择上了”,同时我们还要记住他的另一句话:“人 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也就是说,你选择就要承担责任。 决策的本质就是选择。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存在主义哲学家、知识分子的榜 样萨特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就是人自己选择的。你今天是这个样子就是你不断选 择的结果,这个结果又是你进行选择的基础。(他人就是地狱)。经过若干次的选 择你会得到另一种结果,选择不同结果不同(比如你当官了是做清官还是贪官就 是你的逐步选择),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 后果。他说,“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他把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推到每个人 面前:您选择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国人因为没有特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因
第三章 学校管理过程 第一节 教育决策 人们在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要做出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有时 不得不做出两难选择(稀缺性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或学科基础)。在教育行政管理 过程中,在教育资源普遍处于短缺的条件下,作为管理者,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 教育系统的有机运转和教育目的的充分实现,必然对其教育行政行为做出某种选择。这种选 择就是我们本节要重点讨论的学校管理决策。 一、决策及其特征 西蒙有句名言:管理决策。从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步骤来说,决策是管理的首 发阶段,而后来的各阶段都是对决策的具体化表达。因此,决策关系到整个管理 的全过程,决策质量决定整个行政管理的质量。每个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非常 重视决策活动。 实际上,决策对所有的人都不神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就象哈姆雷 特的一句台词:是死是活,都是个问题。那么就要去选择,这就是决策。特别是 在日益多样化、开放的时代,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会越来越多,每个人都不得不成 为行为的决策者。什么是决策呢,简单地说,决策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 对行为、行动方案做出的选择。一般来说,决策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决策的选择性。决策有价值预设,价值就是被选择上了(萨特)(选 修课程建设问题)。这个问题或事情、活动只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你需要并选择 了它。如果不是你选择的结果,其对你的价值可能是有待于确认或实践检验的。 当然,你要体现你的真正价值,你要有选择能力。从初始点(可以自己去规定) 上说,决策是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因为有价值所以选择,而选择产生价值。 正如萨特所说:“价值就是被选择上了”,同时我们还要记住他的另一句话:“人 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也就是说,你选择就要承担责任。 决策的本质就是选择。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存在主义哲学家、知识分子的榜 样萨特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就是人自己选择的。你今天是这个样子就是你不断选 择的结果,这个结果又是你进行选择的基础。(他人就是地狱)。经过若干次的选 择你会得到另一种结果,选择不同结果不同(比如你当官了是做清官还是贪官就 是你的逐步选择),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 后果。他说,“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他把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推到每个人 面前:您选择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国人因为没有特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因
此就没有理由过多地埋怨他们没有责任心和正义感 第二,决策总是要达成具体的、有确定性的目的,目的性。目的或目标是 决策的核心。所有的决策都是要解决特定的问题,因此要寻求目标的最优化。 第三,决策都是要付诸实施的,可行性。任何一项决策如果不考虑的执行层 面的问题,不具有可行性,这种决策是没有必要做出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决策 都要不折不扣地实施,也不是所有的决策都要实施。比如,错误的决策。 第四,约束性。必须强调的是,决策的约束力是不同的,因机构层次可以对 决策进行分层。而这种约束力对个体也往往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个体 对决策的态度,如理解和信心等,因此,人们在决策时会强调有效的决策制度。 如民主集中制。讲究科学决策,如头脑风暴法等。 第五,决策实际上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与确立。决策实际是对社会组 织个人利益的表达( stake holder) 第六,决策一般都要付出代价。成本性代价(不是越低越好)、人文代价(要 充分避免。如本次的研究生奖励)、补偿性代价(下岗、修路等)和风险性代价 (三峡工程)。因为决策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因此决策是要对行为产生的各种效 益做必要的预测。 、学校决策特征 教育行政决策是指教育行政主体为了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制度的落 实,在教育咨询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教育行动方案做出选择的活动 教育决策除了具有以上特征外,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合法性。(主体、程序)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所有行为包括决策行为都 应限制的合法的限度内。 第二,权威性。(层次性)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个人在表达教育需求是都要 有对行为的选择,然而,当这些行为选择的价值追求出现抵触或不一致时,有的 权威性较低的决策就要进行矫正。决策的权威性的大小是与决策机构所处的管理 层次是正相关的。当然,不可否认,更多的时候下等级的决策一般是按照权威性 决策做出的,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差异或执行主体不同利益表达的需要才出现必 须区分决策的权威性程度问题。我们同时也想强调,并不是说与上级教育行政组 织决策不一致的行为选择必须得到纠正,关键还要比照教育决策确立的基本价值 观念和决策的可执行性。在后面我们将特别关注这个基本价值观。 第三,普适性。就相对的约束对象和管理权限而言,教育行政决策有普适性。 当然,普适性也是相对的。为什么? 第四,非赢利性。(民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是不能赢利)作为决策, 特别是国家教育行政决策,并不考虑决策行为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追求
此就没有理由过多地埋怨他们没有责任心和正义感。 第二,决策总是要达成具体的、有确定性的目的,目的性。目的或目标是 决策的核心。所有的决策都是要解决特定的问题,因此要寻求目标的最优化。 第三,决策都是要付诸实施的,可行性。任何一项决策如果不考虑的执行层 面的问题,不具有可行性,这种决策是没有必要做出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决策 都要不折不扣地实施,也不是所有的决策都要实施。比如,错误的决策。 第四,约束性。必须强调的是,决策的约束力是不同的,因机构层次可以对 决策进行分层。而这种约束力对个体也往往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个体 对决策的态度,如理解和信心等,因此,人们在决策时会强调有效的决策制度。 如民主集中制。讲究科学决策,如头脑风暴法等。 第五,决策实际上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与确立。决策实际是对社会-组 织-个人利益的表达(stake holder)。 第六,决策一般都要付出代价。成本性代价(不是越低越好)、人文代价(要 充分避免。如本次的研究生奖励)、补偿性代价(下岗、修路等)和风险性代价 (三峡工程)。因为决策要付出必要的代价,因此决策是要对行为产生的各种效 益做必要的预测。 二、学校决策特征 教育行政决策是指教育行政主体为了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制度的落 实,在教育咨询和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教育行动方案做出选择的活动。 教育决策除了具有以上特征外,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合法性。(主体、程序)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所有行为包括决策行为都 应限制的合法的限度内。 第二,权威性。(层次性)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个人在表达教育需求是都要 有对行为的选择,然而,当这些行为选择的价值追求出现抵触或不一致时,有的 权威性较低的决策就要进行矫正。决策的权威性的大小是与决策机构所处的管理 层次是正相关的。当然,不可否认,更多的时候下等级的决策一般是按照权威性 决策做出的,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差异或执行主体不同利益表达的需要才出现必 须区分决策的权威性程度问题。我们同时也想强调,并不是说与上级教育行政组 织决策不一致的行为选择必须得到纠正,关键还要比照教育决策确立的基本价值 观念和决策的可执行性。在后面我们将特别关注这个基本价值观。 第三,普适性。就相对的约束对象和管理权限而言,教育行政决策有普适性。 当然,普适性也是相对的。为什么? 第四,非赢利性。(民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是不能赢利)作为决策, 特别是国家教育行政决策,并不考虑决策行为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追求
社会和人的长久、全面的发展。但是,做出决策都是要考虑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 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教育贫困的国度。对于办学主体例如学校来说,在行为选择 是更要注意各种效益。当前,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及其决策的非赢利性并不冲突, 大家相互争论而不能苟同的关键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不一样而已 因此这种争论是缺乏公共平台的假命题 、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原则 学校管理决策符合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约束性前提就是在决策过程中要坚 守一定的原则,服从相应的常规性程序。 第一,信息全面准确。细腻可靠真实系统的信息是决策科学性的依据。信息 不准、不全的直接后果就是决策失误,执行困难。行政信息部门正形成独立的职 能机构,我们在后文会有专门的阐述。 第二,可行性原则。这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重要标志。任何决策都是要执行 的,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有利的方面要清楚,不利的因素则更要充分考虑。可行 性是确定教育决策价值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可行性的教育决策是无价值的、更 无科学性可言,所以可行性是教育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决策的可行 性是教育决策实践的条件性,科学的教育决策只有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之上才 能实现。教育决策的可行性标准是教育决策合乎规律性的具体体现,它是教育决 策科学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没有可行性的教育决策是无价值的, 但是可行性的教育决策却未必一定是有价值的 第三,预测性原则。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是在未来执行的,因此,要对执行 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危机有预测,是决策符合、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潮 流。特别是教育决策,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着眼未来,预测决策 对未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是可以预测的吗? 第四,时效性原则。决策的时机问题。要果断,使决策的功能发挥要快(猫 论摸论和不讨论;比如三峡工程就讨论了十几年)。 第五,最优化原则。教育决策最优化的原则:效益最大、代价最小、途径最 短、时间最少。 第六,非均衡原则。各地教育发展显然是不均衡的,因此,教育决策是不均 衡的。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非均衡是绝对的、永恒的。非均衡原则的实施就 是使教育发展体现均衡的要求。 第七,弹性权变原则。各种内在外在的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科学的 教育决策要保持弹性,留有余地,可以根据条件的变化对执行过程进行调节,甚 至改变目标
社会和人的长久、全面的发展。但是,做出决策都是要考虑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 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教育贫困的国度。对于办学主体例如学校来说,在行为选择 是更要注意各种效益。当前,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及其决策的非赢利性并不冲突, 大家相互争论而不能苟同的关键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不一样而已。 因此这种争论是缺乏公共平台的假命题。 三、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原则 学校管理决策符合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约束性前提就是在决策过程中要坚 守一定的原则,服从相应的常规性程序。 第一,信息全面准确。细腻可靠真实系统的信息是决策科学性的依据。信息 不准、不全的直接后果就是决策失误,执行困难。行政信息部门正形成独立的职 能机构,我们在后文会有专门的阐述。 第二,可行性原则。这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重要标志。任何决策都是要执行 的,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有利的方面要清楚,不利的因素则更要充分考虑。可行 性是确定教育决策价值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可行性的教育决策是无价值的、更 无科学性可言,所以可行性是教育决策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决策的可行 性是教育决策实践的条件性,科学的教育决策只有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之上才 能实现。教育决策的可行性标准是教育决策合乎规律性的具体体现,它是教育决 策科学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没有可行性的教育决策是无价值的, 但是可行性的教育决策却未必一定是有价值的 第三,预测性原则。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是在未来执行的,因此,要对执行 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危机有预测,是决策符合、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潮 流。特别是教育决策,要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着眼未来,预测决策 对未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是可以预测的吗? 第四,时效性原则。决策的时机问题。要果断,使决策的功能发挥要快(猫 论摸论和不讨论;比如三峡工程就讨论了十几年)。 第五,最优化原则。教育决策最优化的原则:效益最大、代价最小、途径最 短、时间最少。 第六,非均衡原则。各地教育发展显然是不均衡的,因此,教育决策是不均 衡的。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非均衡是绝对的、永恒的。非均衡原则的实施就 是使教育发展体现均衡的要求。 第七,弹性权变原则。各种内在外在的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科学的 教育决策要保持弹性,留有余地,可以根据条件的变化对执行过程进行调节,甚 至改变目标
第八,集体决策原则。决策在多变的社会里,不可能凭借个人的努力获得科学的品 质。科学的决策绝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当然,不否认有些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四、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过程往往是一种形式,但过程和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决定结果的正确性。法 律制度就特别讲究司法程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形式有时比内容更重要。但 是,反对建立刻意包装的过程和形式。 一)收集信息。全面完整而准确的信息是决策正确表达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决策前,必须针对问题和目标进行信息调査和发现。首先要确立信息源。哪个 地方的信息更强烈,为什么。那些地方信息不强烈甚至有与主题相背离的信息, 要非常重视,也要问为什么。其次,是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对于那些现在没有价 值,似乎后来也没有价值的信息也要适当地加以处理 二)发现并明确问题,确立目标。决策就是要解决问题,因此要围绕问题 进行决策。首先就要发现问题并有明确的问题指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主观 的还是客观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艰难而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发现正确 的问题(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实际是“真实的假问题”)。其次,要对针对问题的 目标进行价值趋向上的判断,还要对目标做出设计和量化与分解。总目标、分目 标、小目标,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第三,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距离目标之间的差距 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应明确最大可能和边界条件。 (三)拟订被择方案。拟订方案就是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显然,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价值驱动下,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会对问题、目的有 不同的认识和把握。提出的方案也不同。决策就是要在这些方案中进行选择。 拟订方案首先要有互异性;其次,要把握所有的可能性;第三,要抓住关键 环节;有时需要制约因素和防范措施。 四)方案评估、选优。损益值的衡量:利大于弊、利中取大、弊中取小 时效性:可行性;。可以通过综合得不同与所有被选方案的新方案。 五)组织实施,追踪决策。方案选定后,就要统一思想、集中人财物信等 有形、无形的力量实施,甚至成立必要的机构。 决策制定后,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执行。决策是否科学没有得到实践检 验,因此要组织更大更深刻的宣传动员。二是执行了,发现决策与实际的符合程 度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但根本目标正确,因此,需要调整。第三,执行后,发现 离确认的目标越来越远。或者执行中出现重大不可抗拒的灾难等。都需要追踪决 策。这三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说明决策的失效率问题,可以用浴盘曲线表示。除 此以外,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在决策执行中是否也存在学习理论中总结的高原期
第八,集体决策原则。决策在多变的社会里,不可能凭借个人的努力获得科学的品 质。科学的决策绝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当然,不否认有些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四、学校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过程往往是一种形式,但过程和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决定结果的正确性。法 律制度就特别讲究司法程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形式有时比内容更重要。但 是,反对建立刻意包装的过程和形式。 (一)收集信息。全面完整而准确的信息是决策正确表达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决策前,必须针对问题和目标进行信息调查和发现。首先要确立信息源。哪个 地方的信息更强烈,为什么。那些地方信息不强烈甚至有与主题相背离的信息, 要非常重视,也要问为什么。其次,是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对于那些现在没有价 值,似乎后来也没有价值的信息也要适当地加以处理。 (二)发现并明确问题,确立目标。决策就是要解决问题,因此要围绕问题 进行决策。首先就要发现问题并有明确的问题指向。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主观 的还是客观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艰难而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发现正确 的问题(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实际是“真实的假问题”)。其次,要对针对问题的 目标进行价值趋向上的判断,还要对目标做出设计和量化与分解。总目标、分目 标、小目标,成为有机的统一体。第三,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距离目标之间的差距 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应明确最大可能和边界条件。 (三)拟订被择方案。拟订方案就是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显然,从不 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价值驱动下,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会对问题、目的有 不同的认识和把握。提出的方案也不同。决策就是要在这些方案中进行选择。 拟订方案首先要有互异性;其次,要把握所有的可能性;第三,要抓住关键 环节;有时需要制约因素和防范措施。 (四)方案评估、选优。损益值的衡量:利大于弊、利中取大、弊中取小; 时效性;可行性;。可以通过综合得不同与所有被选方案的新方案。 (五)组织实施,追踪决策。方案选定后,就要统一思想、集中人财物信等 有形、无形的力量实施,甚至成立必要的机构。 决策制定后,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执行。决策是否科学没有得到实践检 验,因此要组织更大更深刻的宣传动员。二是执行了,发现决策与实际的符合程 度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但根本目标正确,因此,需要调整。第三,执行后,发现 离确认的目标越来越远。或者执行中出现重大不可抗拒的灾难等。都需要追踪决 策。这三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说明决策的失效率问题,可以用浴盘曲线表示。除 此以外,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在决策执行中是否也存在学习理论中总结的高原期
现象,这个问题留着我们共同地思考。 失效率 高原期 浴盘曲线图 学习曲线 时间维 第二节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控制 、教育控制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的生活里都会根据外界的变化和目标的调整不断修正自 己的言行。这就是对自己发展境域的控制。为什么要实施控制,因为我们总是发 现自己发出的行为不会有收益甚至带来不良后果。对于教育决策来说,也需要在 决策执行中采取有效地控制,保持执行节奏,更合理有效地实现目标。如果教育 决策执行中没有控制行为和手段,很容易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长久发展产生 不利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决策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符合。 1笑话一则处分何用位父亲递给女儿一个瓦罐,让女儿拿瓦罐去打水,并顺手扇了 她一个响亮的大耳光,高声叫喊道:“当心,不要把罐子打碎了”。人们看到小姑娘在哭,便 对父亲说:“你不该无缘无故地打小姑娘,她并没有做错事”。父亲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 要让她知道打碎罐子的结果,以引起她的注意。否则,等瓦罐了再处分她,好有什么意思 呢?”。 父亲对女儿的控制显然是为了保证“瓦罐不被打碎”,他的行为保证了他的 目的一定能够实现。但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假设性前提错误? 教育控制就是以决策目的为依据,衡量决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之间 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保证决策目的实现的过程。简单地说,为 了连接教育决策和教育目标之间关系的调整行为就是教育控制
现象,这个问题留着我们共同地思考。 失 高原期 效 浴盘曲线图 学习曲线 率 时间维 第二节 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控制 一、教育控制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的生活里都会根据外界的变化和目标的调整不断修正自 己的言行。这就是对自己发展境域的控制。为什么要实施控制,因为我们总是发 现自己发出的行为不会有收益甚至带来不良后果。对于教育决策来说,也需要在 决策执行中采取有效地控制,保持执行节奏,更合理有效地实现目标。如果教育 决策执行中没有控制行为和手段,很容易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长久发展产生 不利的影响,因为我们的决策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符合。 [笑话一则]处分何用 一位父亲递给女儿一个瓦罐,让女儿拿瓦罐去打水,并顺手扇了 她一个响亮的大耳光,高声叫喊道:“当心,不要把罐子打碎了”。人们看到小姑娘在哭,便 对父亲说:“你不该无缘无故地打小姑娘,她并没有做错事”。父亲理直气壮地说道:“我是 要让她知道打碎罐子的结果,以引起她的注意。否则,等瓦罐了再处分她,好有什么意思 呢?”。 父亲对女儿的控制显然是为了保证“瓦罐不被打碎”,他的行为保证了他的 目的一定能够实现。但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假设性前提错误? 教育控制就是以决策目的为依据,衡量决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目标之间 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保证决策目的实现的过程。简单地说,为 了连接教育决策和教育目标之间关系的调整行为就是教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