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本概念 (2)电极 阴极、阳极 阴极: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在原电池中,阴极是正极;在 (Cathode) 电解池中,阴极是负极。 阳极: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Anode) 在原电池中,阳极是负极;在 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
阴极、阳极 阴极: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Cathode) 阳极: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Anode) 在原电池中,阴极是正极;在 电解池中,阴极是负极。 在原电池中,阳极是负极;在 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 1.1 基本概念 (2)电极
1.1基本概念 (2)电极 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得失的化学反应 阳极:H2→2H+2e 阴极:C2+2e→2C 电池反应: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表示电池反应 以上电极反应的总反应为: H2(g)+C12(g)→2HCI
1.1 基本概念 (2)电极 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得失的化学反应 电池反应: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表示电池反应 阳极: H2 →2H++ 2e- 阴极: Cl2 +2e - →2Cl- 以上电极反应的总反应为: H2 (g)+Cl2 (g)→2HCl
1.2原电池和电解池 (1)电解池:电能→化学能 若电解可逆进行: W-AG 电源 负 e 正 外电路:负极©→正极 极 极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极 极 导电任务。 HCI溶液 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 电解池 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2Ht+2e→H2 2C→Cl2+2e 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 2HC-→H2(g)+Cl2(g)
HCl溶液 - 电源 + 电解池 + - e - e -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1)电解池:电能化学能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负 极 正 极 2HCl→ H2 (g)+Cl2 (g) 2Cl-→ Cl2 +2e- 2H++ 2e- → H2 阴 极 阳 极 外电路:负极 ⎯⎯→ e 正极 - 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 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 若电解可逆进行: Wf=ΔG - - - - - + + + + +
1.2原电池和电解池 (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可逆情况下: 负载电阻 -W=-4G H2 Cl2 阳极 限 外电路:负极©→正极 负极 正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HCI溶液 界面: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 原电池 还原反应,完成电子在界面 H2→2Ht+2e Cl2+2e→2Cl 的传递 H2(g)+Cl2(g)→2HCI
(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HCl溶液 原电池 - e - e 负 极 正 极 H2 (g)+Cl2 (g) → 2HCl Cl2 +2e- → 2Cl H - 2 → 2H++ 2e- 阴 极 阳 极 负载电阻 H2 Cl2 外电路:负极 ⎯⎯→ e 正极 -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界面: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 还原反应,完成电子在界面 的传递 可逆情况下: -Wf= -ΔG - - - - - + + + + +
1.2原电池和电解池 (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阳离子迁向阴极 负 负载电阻 正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 极 极 e Zn Cu e Cu2+(aq)+2e→Cu(s) 阳 Zn2iCu2 阴 阴离子迁向阳极 极 S0- SO2 极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的是 ZnSO溶液!CuSO,溶液 DaniellE电池 Zn(s)->Zn2+(aq)+2e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由其性质决定
阳离子迁向阴极 阴离子迁向阳极 (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负载电阻 正 极 负 极 Zn ZnSO4溶液 阳 极 Cu CuSO4溶液 阴 极 Daniell电池 - e - e - e 2+ Zn 2+ Cu 2- SO4 2- SO4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 ( ) 2 Zn s Zn (aq) 2e → + + − ( ) 2 Cu aq 2e Cu(s) + − + →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的是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由其性质决定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