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导学案 窦娥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知识导学】 作者及其作品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 的奠基人,被誉为 ”,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 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 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 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 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 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流传较广的有 》《 》《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 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 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 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 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文学和文化常识 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 括 和 是元代文学最高 成就的标志 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 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 《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 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 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套较严格 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 或多本连演
《窦 娥 冤》导学案 窦 娥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 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知识导学】 一.作者及其作品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 的 , 的奠基人,被誉为 “ ”、“ ”,1958 年被列入世界文 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 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 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 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 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流传较广的有 《 》《 》《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 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 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 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 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 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 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文学和文化常识 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 括 和 。 是元代文学最高 成就的标志。 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 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 《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 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 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套较严格 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 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 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 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 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 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 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 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6)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三部分构成。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 有惯例规定。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 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 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元杂剧中的“四 元杂剧四大 家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 》、王实甫的 》、白朴的《 》、郑光祖 的《 元杂剧四大悲剧: 朴祥 、纪君 三.关于标题 在元杂剧中,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 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 地窦娥冤”,其中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 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 在于广告宣传。 四.背景介绍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 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 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 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 、 、 、 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 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 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 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 、 三部分构成。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 有惯例规定。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 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 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3.元杂剧中的“四”。 元杂剧四大 家: 、 、 、 。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 》、王实甫的 《 》、白朴的《 》、郑光祖 的《 》。 元杂剧四大悲剧: 、白 朴 、 、纪君 祥 。 三.关于标题 在元杂剧中,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 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 地窦娥冤”,其中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 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 在于广告宣传。 四.背景介绍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 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
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窦娥冤》便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 会矛盾。它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楔子( 窦娥( 嫡亲 亲家( 撇下 看觑( )薄面( 斟酌 )隅头( 孛老 勒杀( )绣闼( 怕不中 划的( 亲眷( 羊肚儿 )知契 )症候( )愜 惶( )祗候( )呕吐 孽根( 亢早 )刽子手( )埋怨( 合后偃( )罪愆( )盗跖( )古 陌荒阡( 2.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 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2)这早晚窦秀才早晚使用早晚呆痴( )(3)当骂呵,则处分 几句(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5)不堤防遭刑宪 (6)行动些,行动些( (⑦)谁敢合毒药给你只合把清浊分辨(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9)是什么主意( )(10)嘱咐他 几句话咱( )(11)念窦娥尸首不 完全(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13)你还有甚的说话那有这等 说话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 )(14) 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15)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窦娥冤》便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 会矛盾。它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楔子( ) 窦娥( ) 嫡亲 ( ) 亲家( ) 撇下( ) 看觑( ) 薄面( ) 斟酌 ( ) 隅头( ) 孛老 ( ) 勒杀( )绣闼( ) 怕不中( ) 刬的( ) ( ) 亲眷( ) 羊肚儿 ( ) 知契( ) 症候( ) 恓 惶( ) 祗候( ) 呕吐 ( ) 孽根( )亢旱 ( ) 刽子手( ) 埋怨( ) 前 合后偃( )罪愆( ) 盗跖( )古 陌荒阡( ) 2.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 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 ( ) (2)这早晚窦秀才 早晚使用 早晚呆痴 ( ) ( )(3) 当骂呵,则处分 几句 ( ) ( )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 ( ) (5) 不堤防遭刑宪( ) ( ) (6)行动些,行动些( ) ( ) (7)谁敢合毒药给你 只合把清浊分辨( ) ( )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 ( ) (9)是什么主意( )( ) (10)嘱咐他 几句话咱( )( ) (11) 念窦娥尸首不 完全( )( )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 )( ) (13)你还有甚的说话 那有这等 说话 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 )(14) 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 ) (15) 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 )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②云③净④科⑤唱⑥卜儿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⑨叨叨令⑩正旦①D正宫①滚绣球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0D(12) B.①②③④0/⑤/⑥⑦⑧/⑨⑩/D C.①③④/②⑤0/⑥⑦/⑧⑨00 D.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①D/D0D 【合作探究】 1.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请大家 复述故事情节,用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别林斯基说:“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 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该悲剧中的主角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 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3.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冲突的焦点何在? 4.剧本中,主角窦娥除开主要矛盾以外的其他信息是怎样交代的? 【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亢(kang)旱错勘(kan) 苌( chang)弘化碧 B.角(jiao)色 埋(mai)怨 前合后偃(yan C.罪愆(qian) 刽(kui)子手杳(yao)无音信 D.阡陌(bai) 嗟(jie)怨 望帝啼鹃(juan)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 )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⑿滚绣球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12) B.①②③④⑿/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⑿/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⑿/⑾⑿ 【合作探究】 1.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请大家 复述故事情节,用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别林斯基说:“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 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该悲剧中的主角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 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3.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 冲突的焦点何在? 4.剧本中,主角窦娥除开主要矛盾以外的其他信息是怎样交代的? 【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亢(kàng)旱 错勘(kān) 苌(cháng)弘化碧 B.角(jiǎo)色 埋(mái)怨 前合后偃(yǎn) C.罪愆(qiān) 刽(kuài)子手 杳(yǎo)无音信 D.阡陌(bǎi) 嗟(jiē)怨 望帝啼鹃(juān)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症候倾刻披枷戴锁 B.魂魄诀别造 望帝啼鹃 C.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 D.怜悯枷纽白 练负屈衔冤 3.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摇旗 ②行动些:行动起 来 ③不堤防遭刑宪:拷打 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出 ⑤向哥哥行有句言:走 ⑥念窦 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⑦兀的不是我媳妇儿:这 ⑧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 亡灵。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⑥⑦⑧ D.②③④⑤ 4.下面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而成的一种 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话剧的一幕,是戏剧 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 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 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5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 改换标点符号。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 《窦娥冤》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知识导学】 、戏剧家元杂剧 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窦娥冤救 风尘 1、杂剧散曲杂剧散
A.寒喧 症候 倾刻 披枷戴锁 B.魂魄 诀别 造 蘖 望帝啼鹃 C.时辰 昭障 冤枉 湛湛清天 D.怜悯 枷纽 白 练 负屈衔冤 3.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刽子磨旗:摇旗 ②行动些:行动起 来 ③不堤防遭刑宪:拷打 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出 ⑤向哥哥行有句言:走 ⑥念窦 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⑦兀的不是我媳妇儿:这 ⑧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 亡灵。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⑥⑦⑧ D.②③④⑤ 4.下面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而成的一种 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话剧的一幕,是戏剧 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 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 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 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 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5 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 改换标点符号。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 《窦娥冤》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知识导学】 一、戏剧家 元杂剧 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 窦娥冤 救 风尘 二、1、杂剧 散曲 杂剧 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