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本四折末、且、净、丑唱、科、白唱词科白 3、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 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 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基础演练】 1、明确: xie dou di ging pie gu b6 zhen bo lei ta zhong cha zheng chuai juan du qi zheng xI hudr tu nie kang gui man qian zhi qian 2、明确: 1)古义:折合、抵偿今义:标准、依据、准确;一定、准许等。 (2)古义:时候/随时/有时候 今义:①早晨和晚上;②或早或晚;③时候④(方)将来某个时 候 (3)古义:数落、责备 今义:处罚决定 (4)古义:清醒今义:精密细致,精明细心 (5)古义:想到、料到今义:小心防备 (6)古义:走快今义:多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7)古义:配制/该、应当今义:闭、合作、盖上盖子等 (8)古义:这边、那边;这里、那里今义:走;行列 9)古义:意思今义:主见,办法 (10)古义:语气助词,相当“也”今义:我们,第一人称代词 (11)古义:完整今义:全部 (12)古义:烧(动词)今义:强烈,猛烈(形容词) (13)古义:语言(名词),说法今义:用语言表达意思 (14)古义:糊里糊涂 今义:不明不白 (15)古义:发今义:处罚 (16)古义:们今义:指全体中任何一个或一次 3、参考答案:A 【合作探究 1.《感天动地窦娥冤》 楔子(序幕),苦命女偿父债卖蔡家,无奈父抛孤女应京试; 第一折(开端),蔡婆婆索债险遭害,张驴儿救人生歹念;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药死老驴儿,昏县官乱判葫芦案 第三折(高潮),窦娥临刑发誓愿,完美女子遭刑斩; 第四折(结局),窦娥冤魂诉实情,千古奇冤得申雪; 2.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 ①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主) 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主)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3.明确:①这些矛盾冲突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反映了当时 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也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普良
2、一本四折 末、旦、净、丑 唱、科、白 唱词 科 白 3、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 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 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基础演练】 1、明确:xiē dòu dí qìng piē qù bó zhēn zhuó yú bó lēi tà zhōng chǎn zhèng chuài juàn dǔ qì zhèng xī huáng zhī ǒu tù niè kàng guì mán yǎn qiān zhí qiān 2、明确: (1)古义:折合、抵偿 今义:标准、依据、准确;一定、准许等。 (2)古义:时候/随时/有时候 今义:①早晨和晚上;②或早或晚;③时候 ④(方)将来某个时 候 (3)古义:数落、责备 今义:处罚决定 (4)古义:清醒 今义:精密细致,精明细心 (5)古义:想到、料到 今义:小心防备 (6)古义:走快 今义:多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7)古义:配制/该、应当 今义:闭、合作、盖上盖子等。 (8)古义:这边、那边;这里、那里 今义:走;行列 (9)古义:意思 今义:主见,办法 (10)古义:语气助词,相当“也” 今义:我们,第一人称代词 (11)古义:完整 今义:全部 (12)古义:烧(动词) 今义:强烈,猛烈(形容词) (13)古义:语言(名词),说法 今义:用语言表达意思 (14)古义:糊里糊涂 今义:不明不白 (15)古义:发 今义:处罚 (16)古义:们 今义:指全体中任何一个或一次 3、参考答案:A 【合作探究】 1.《感天动地窦娥冤》 楔子(序幕),苦命女偿父债卖蔡家,无奈父抛孤女应京试; 第一折(开端),蔡婆婆索债险遭害,张驴儿救人生歹念;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药死老驴儿,昏县官乱判葫芦案; 第三折(高潮),窦娥临刑发誓愿,完美女子遭刑斩; 第四折(结局),窦娥冤魂诉实情,千古奇冤得申雪; 2.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 ① 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主) ②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主) ③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3.明确:①这些矛盾冲突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反映了当时 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庸,贪赃枉法;也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②从表面上看,主要矛盾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驴儿等人。其实, 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不仅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 社会中的劳动人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也不仅仅是 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 4.明确: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 物的台词交代出来,而不直接加以描述。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 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的人生变故,均借蔡婆婆之口进行 交代。 【巩固提升】 1、明确:A 2、明确:C 3、明确:C 4、明确: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5、明确:[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窦娥冤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知识导学】 、戏剧通用对联集锦 1.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 2.生旦净末丑管 弦丝竹琴 3.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4.三五步走遍天 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5.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6.真真假假真不假假假真 真假如真 7.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 8.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 班面目演尽忠奸情 9.东西汉,南北朝,人物备考 山海经,水浒传,今古奇观 10.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他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11.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上一捧雪 紫琼瑶降生麒麟阁,金印楼头 满床笏 12.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 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13.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 荣辱贵贱,来做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②从表面上看,主要矛盾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驴儿等人。其实, 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不仅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 社会中的劳动人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也不仅仅是 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 4.明确:和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却是人物活动的重要背景的情节往往由人 物的台词交代出来,而不直接加以描述。比如楔子和第一折之间剧情的时间跨 度是十三年,这期间在女主角窦娥身上发生的人生变故,均借蔡婆婆之口进行 交代。 【巩固提升】 1、明确:A 2、明确:C 3、明确:C 4、明确: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5、明确: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窦 娥 冤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到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2.分析悲剧产生的根源,感受《窦娥冤》悲剧的美学价值。 3.概括该剧的主题。 【知识导学】 一、戏剧通用对联集锦 1.古今真乐府 天地大梨园 2.生旦净末丑 管 弦丝竹琴 3.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4.三五步走遍天 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5.顷刻间千秋事业 方寸地万里江山 6.真真假假真不假 假假真 真假如真 7.舞台方寸悬明镜 优孟衣冠启后人 8.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 两 班面目演尽忠奸情 9.东西汉,南北朝,人物备考 山海经,水浒传,今古奇观 10.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他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11.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上一捧雪 紫琼瑶降生麒麟阁,金印楼头 满床笏 12.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 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13.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 荣辱贵贱,来做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