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智慧 罗家伦 练习题
学问和智慧 罗家伦 练习题
、词语 1、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2、无关宏旨: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3、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 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4、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5、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 的领悟。 6、寸积铢累:一点一滴的积累
一、词语 1、探骊得珠: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2、无关宏旨: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3、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 说明问题,切中要害。 4、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5、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 的领悟。 6、寸积铢累:一点一滴的积累
理解句子 1、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 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指的是积累的知识,指挥指的是发现和 创造能力 2、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人只有知识,没有智慧,难以发挥作用。但 是智慧也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没有 定的知识积累,也就很难有发现和创造
二、理解句子 1、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 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指的是积累的知识,指挥指的是发现和 创造能力。 2、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人只有知识,没有智慧,难以发挥作用。但 是智慧也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 定的知识积累,也就很难有发现和创造
探究练习 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 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 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 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 后来他亳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 他成为数学大师。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 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 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 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 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 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 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
探究练习一: 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 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 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 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 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 他成为数学大师。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 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 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 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 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 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 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
探究练习二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 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 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 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 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 ◆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 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 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 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 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 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 尽
探究练习二: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 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 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 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 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 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 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 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 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 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 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 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