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第二章 小麦栽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第三节 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 • 第四节 小麦的栽培技术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第二章 小麦栽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第三节 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 • 第四节 小麦的栽培技术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 一 、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二、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 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 四、河北省小麦生产概况 • 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 第一节 概述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 一 、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二、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 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 四、河北省小麦生产概况 • 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 第一节 概述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一)我国小麦品种繁多,适应性强,在全国各 地均有种植。 – 南北分布、东西分布、垂直分布(海拔-154~4 040 m) • (二)小麦具有一定丰产性和稳产性。 – 在高产田,北方冬小麦单产可达6~7.5 t/hm2,春小麦 已有15 t/ hm2的报道。 – 但在旱薄地区,经过努力,也可获得稳产。 – 生长季中的灾害相对较少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一)我国小麦品种繁多,适应性强,在全国各 地均有种植。 – 南北分布、东西分布、垂直分布(海拔-154~4 040 m) • (二)小麦具有一定丰产性和稳产性。 – 在高产田,北方冬小麦单产可达6~7.5 t/hm2,春小麦 已有15 t/ hm2的报道。 – 但在旱薄地区,经过努力,也可获得稳产。 – 生长季中的灾害相对较少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5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三)小麦的生长季节可以利用其他多数作物 不能利用的暮秋到初春,对于调整种植制度, 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都有 一定意义。 • (四)小麦耐贮藏,有利于储粮备荒。 – 虽然小麦种子吸湿快,吸湿能力较强,但萌发所 需水分较多,兼有较强耐热性。因此,在适宜条 件下,可以贮藏30年以上不变质,也不丧失发芽 力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5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三)小麦的生长季节可以利用其他多数作物 不能利用的暮秋到初春,对于调整种植制度, 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都有 一定意义。 • (四)小麦耐贮藏,有利于储粮备荒。 – 虽然小麦种子吸湿快,吸湿能力较强,但萌发所 需水分较多,兼有较强耐热性。因此,在适宜条 件下,可以贮藏30年以上不变质,也不丧失发芽 力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6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五)小麦较利于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栽培。 – 小麦为密植作物,有抑制杂草的作用,尤其对茅 草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 所以除了杂草太多的情况,一般不用中耕除草。 – 即使需要除草,也可在冬前或早春喷一次除草剂 即可。 – 目前,许多地区已实现小麦机播机收,且面积逐 渐扩大
2024年11月1日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6 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 • (五)小麦较利于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栽培。 – 小麦为密植作物,有抑制杂草的作用,尤其对茅 草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 所以除了杂草太多的情况,一般不用中耕除草。 – 即使需要除草,也可在冬前或早春喷一次除草剂 即可。 – 目前,许多地区已实现小麦机播机收,且面积逐 渐扩大